筆仔草的傳統功效
1. 利尿
筆仔草水煎液能利尿,從傳統中醫觀點分析,此乃其「利水滲濕」之效。中醫認為,筆仔草性味甘涼,可歸入肺、脾、腎經。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液代謝,此三臟腑皆與人體水液平衡息息相關。在仲夏時節,暑氣熾盛,常兼有濕邪侵襲,易致濕熱內蘊,影響水液代謝,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筆仔草的利尿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濕及因濕熱而生的代謝廢物,如尿素氮,使其隨小便排出。這不僅能減輕身體負擔,亦有清解暑熱、滲利濕濁之功,使得其成為仲夏中藥降暑之佳品,能達到「清暑而不傷氣、利濕而不傷陰」的效果。參考資料: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7%AD%86%E4%BB%94%E8%8D%89%E6%B0%B4%E7%85%8E%E6%B6%B2%E8%83%BD%E5%88%A9%E5%B0%BF%EF%BC%2C%E5%8F%AF%E5%A2%9E%E5%8A%A0%E5%A4%A7%E9%BC%A0%E7%9A%84%E5%B0%8F%E9%87%8F%EF%BC%8C%E4%B8%A6%E8%83%BD%E4%BF%83%E9%80%B2%E5%B0%BF%E7%B4%A0%E6%B0%AE%E7%9A%84%E6%8E%92%E5%87%BA%EF%BC%8C%E7%82%BA%E4%BB%B2%E5%A4%8F%E4%B8%AD%E8%97%A5%E9%99%8D%E6%9A%91%E4%B9%8B%E4%BD%B3%E5%93%81
2.
筆仔草據現代研究顯示,其水煎液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小鼠足部腫脹。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此功效可推斷筆仔草味苦性寒,歸肝、脾、肺等經。其抗炎之能,在中醫理論中多歸類為「清熱解毒」之力,能清除體內鬱積之熱毒,對於體內熱邪所致的紅腫、疼痛等炎症症狀,具有緩解之效。
對於「足腫」的改善,則提示其具備「消腫止痛」的功效,或兼有「利濕退腫」之用。這可能因濕熱或氣血瘀滯均可導致肢體腫脹疼痛,筆仔草能改善此類症狀,提示其能通利水濕、或疏通經絡氣血,從而達到消腫止痛之目的。筆仔草水煎液通過抑制發炎因子,正印證其清解熱毒之性,有助於平息體內炎性反應,緩解熱毒凝聚所致之不適,達到通利消腫、止痛之功。
3. 清熱利尿
筆仔草,性微寒、味苦,歸膀胱、腎二經。其清熱利尿之效,乃藥性與歸經之機理所然。「清熱」者,即筆仔草利用其清涼寒涼之性,深入膀胱、腎經,以清除體內尤其下焦之暑熱邪氣。中醫認為熱邪可灼傷陰津、阻礙氣機,故需寒涼之藥導其出路。
而「利尿」之功,則為透過其歸經效應,促進水液代謝,增加尿量,使體內瀦留濕邪水液,經由小便排出增多,從而達到通利小便之效。此清熱與利尿相輔相成,針對熱淋、石淋、小便不利等因濕熱蘊結下焦,導致水液代謝失調之症,筆仔草能標本兼顧,滌蕩病邪,恢復泌尿系統之清利功能。
4. 利水滲濕
傳統中醫視筆仔草具顯著利水滲濕之功。古云:「筆仔草,利水滲濕,除濕退黃。」筆仔草性微寒、味苦,歸肝、腎經。其利水滲濕,在於性味清涼,入肝、腎經,能瀉肝熱、清腎火,藉此疏導水濕,利尿除濕。此機制有效改善體內濕濁停滯,並助退濕熱黃疸。現代成分分析亦證實所含黃酮類、酚酸類具利尿作用,輔助其利水滲濕之功。
5. 清熱涼血
筆仔草,性涼味苦,入心、肝二經。此藥以其「清熱涼血」聞名,深植於中醫「熱擾營血,血妄行」的理論基礎。其苦寒之性,能直清內熱,將積聚於體內的熱邪導出,使熱勢得以平復。
當熱邪侵入血分,耗傷陰液,導致血行紊亂,脈絡不固,便可見各種出血之證,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筆仔草正能針對此「血熱妄行」之病機,透過其涼血作用,使熱灼的血分得以降溫,血脈歸於平穩,從而奏止血之效。
其歸心經,乃因心主血脈,心火亢盛可灼傷血絡;入肝經,則因肝藏血、主疏泄,肝鬱化火亦可迫血妄行。筆仔草能直達心肝,清泄兩臟之熱毒,釜底抽薪,從源頭上清除血熱之因,使血得安寧,不再溢出脈外。藥草中特有的成分,正是其消炎解毒,有效緩解熱性出血症狀的物質基礎,體現了中藥在平衡體內熱象、固攝血液的獨特智慧。
6. 清熱瀉火
筆仔草味辛、苦,性寒,在中醫觀點中,其苦能瀉,寒能清,辛能散,故具清熱瀉火之功效。此藥材善於清解體內實火,尤其對胃火、肝火及腸胃濕熱所生成之火邪,作用甚為顯著。
胃火熾盛之人,常有口渴咽乾、口臭、牙齦浮腫,甚或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灼熱疼痛等不適。筆仔草通過其清瀉之性,幫助胃腑清熱降火,緩解這些上衝之熱。
針對肝火旺盛引起的煩躁易怒、面紅目赤、口苦口乾及脅肋脹痛,筆仔草亦能發揮清肝瀉火之功,平抑肝陽上亢,使諸症得解。
此外,對於腸胃濕熱所致的火邪,如口臭口苦、牙齦腫痛、食慾不振、腹脹腹痛等,筆仔草也能藉其清熱利濕之性,有效地改善症狀。其清熱瀉火之力,廣泛應用於多種由內火鬱結所引發的病症。
筆仔草的現代功效
1. 降血糖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筆仔草水煎液所含活性成分能有效降低大鼠血糖水平。其降血糖機制可能涉及多方面。一方面,筆仔草或能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減少餐後血糖升高,這或與其對某些葡萄糖轉運蛋白或消化酶活性的調節有關。另一方面,其活性成分亦可能直接作用於胰腺β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合成與分泌,提升機體對血糖的利用能力。此外,有研究指出,筆仔草亦可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阻抗,進一步協同發揮降血糖效應。這些藥理作用共同為筆仔草在血糖管理上的應用潛力提供科學依據。
2. 抗菌
筆仔草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其水煎液已證實具顯著抗菌功效。特別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等多種常見致病菌,均呈現抑制作用。此抗菌活性歸因於其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干擾細菌生長。這與傳統醫學中筆仔草清熱解毒的論述相符,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了現代科學依據。
筆仔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筆仔草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筆仔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服用後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
- 哺乳期婦女慎用:筆仔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透過母乳傳遞給嬰兒,影響嬰兒健康。
-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筆仔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出血性疾病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出血癥狀。
- 手術前後禁用:筆仔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手術前後服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影響手術進行和恢復。
- 與抗凝血藥物合用禁用:筆仔草中的某些成分與抗凝血藥物合用時,可能加強抗凝血效果,增加出血風險。
-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筆仔草中的某些成分需要透過肝腎代謝和排泄,肝腎功能不全者服用後可能導致藥物蓄積於體內,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 請勿長期服用:筆仔草長期服用可能會產生毒性,出現肝臟損傷、腎臟損傷等不良反應。
- 過敏者禁用:對筆仔草或其成分過敏者禁用。
- 遵照醫囑服用:筆仔草應遵照醫囑服用,切勿自行調整劑量或服用時間。
- 如有不適,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服用筆仔草後如有不適症狀,請立即停用並就醫諮詢。
筆仔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