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杏煎丸
JIN XING J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十六引《靈苑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杏煎丸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對於因肺燥津傷、痰熱壅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杏仁可有效緩解。
- 清熱解毒:杏仁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肺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等。
因此,金杏煎丸中加入杏仁,旨在發揮其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金杏煎丸方中使用瓜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瓜蔞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效,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藥材協同作用,清解肺熱,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同時,其利濕消腫之效可協助化解痰液,改善呼吸道積痰,減輕呼吸道炎症。
- 利咽開音,止痛止咳:瓜蔞可利咽開音,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此外,其止痛止咳之效,亦可配合金銀花、杏仁等藥材,緩解咳嗽、胸痛等不適。
總而言之,瓜蔞在金杏煎丸方中,發揮清熱解毒、利濕消腫、利咽開音、止痛止咳等功效,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炎症,緩解咳嗽、喘息、咽痛等症狀,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金杏煎丸方劑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的功效。皁莢味苦、甘,性寒,入脾、胃、大腸經。其皁苷成分能促進腸蠕動,潤滑腸道,幫助排泄宿便,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皁莢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熱毒壅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病症。因此,在金杏煎丸方劑中加入皁莢,可以起到潤腸通便、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增強方劑的療效。
金杏煎丸中包含百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 百部性甘、微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金杏煎丸主要針對肺熱咳嗽,百部可以潤燥止咳,並輔助金銀花、杏仁等清熱解毒藥物,達到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效果。
- 殺蟲止癢: 百部還有殺蟲止癢的作用。金杏煎丸若用於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百部可以幫助殺滅寄生蟲,緩解皮膚瘙癢。
綜上所述,百部在金杏煎丸中扮演著潤肺止咳和殺蟲止癢的重要角色,使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
金杏煎丸中加入牽牛子,主要源於其瀉下逐水之效。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之功效。其能清熱利濕,對於水腫、腹脹、便祕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金杏煎丸通常用於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牽牛子在此方劑中起到瀉下逐水、清熱利濕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金杏煎丸中加入木香,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金杏煎丸主治肝胃不和、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疼痛、胃脘脹滿等症狀,木香能行氣止痛,疏肝理氣,緩解疼痛症狀,並促進消化吸收。
2. 燥濕健脾:木香還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金杏煎丸中常加入一些滋潤的藥物,如杏仁、生地等,容易導致脾胃虛寒、濕氣內阻,木香加入可以燥濕健脾,使藥物更易於吸收,並減少副作用。
主治功效
金杏煎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幼幼新書》| 劉昉 所載,金杏煎丸主治小兒咳嗽。
治療原理分析:
金杏煎丸的組成包含:
- 杏仁: 止咳化痰、潤肺平喘,為方中主藥,針對咳嗽症狀的核心。
- 瓜蔞: 消炎解毒、利尿通便,有助於清除體內炎症,並通過利尿通便排出體內毒素。
- 皁莖: 殺菌抗病毒、緩解咳嗽,針對咳嗽病因,發揮抗菌抗病毒作用。
- 百部: 驅蟲滅蟎、治療哮喘,對於因寄生蟲或過敏引起的咳嗽可能有效。
- 牽牛子: 促進腸胃蠕動、減輕腹脹。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牽牛子通腑降氣,有助於肺氣宣降,從而緩解咳嗽。
- 木香: 調理脾胃、舒緩疼痛。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木香調理脾胃,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並可能緩解因咳嗽引起的胸腹不適。
古文記載該方用赤石脂封固後,用炭火煅燒,再研磨成粉。這種炮製方法可能增強藥物的溫燥之性,並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
該方以杏仁為主,配合瓜蔞、皁莖、百部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品,再佐以牽牛子、木香等理氣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針對小兒咳嗽,該方通過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調理脾胃等多重作用,達到緩解症狀、祛除病因的效果。
總體而言,金杏煎丸通過多味藥物的協同作用,針對小兒咳嗽的病因病機,發揮止咳、化痰、清熱、理氣等多重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杏仁四十九個(去皮尖,生研) 瓜蔞(大者)一枚 不蛀皂角一錠(捶碎) 生百部一兩(三味各用水挼搗碎,續取濃計,入銀器內,慢火熬成膏,入後藥) 牽牛子(搗為末)一兩 木香半兩(為細末)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用糯米飲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杏煎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六引《靈苑方》。 組成:杏仁49個(去皮尖,生研),瓜蔞(大者)1枚,不蛀皂角1錠(捶碎),生百部1兩(3味各用水挼搗碎,續取濃計,入銀器內,慢火熬成膏,入後藥),牽牛子(搗爲末)1兩,木香半兩(爲細末)。 主治:小兒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