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住喘湯」方中加入牽牛子,主要考量其瀉肺降氣之效。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腎經,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喘症多由肺熱、痰濁阻滯氣道引起,牽牛子可清熱瀉肺,化痰降氣,使氣道通暢,緩解喘息。此外,牽牛子還能利水消腫,有助於去除肺部積水,改善呼吸困難。總而言之,牽牛子在「神仙住喘湯」中發揮著清熱降氣,化痰利水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喘症。
神仙住喘湯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收斂止咳: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具有收斂止咳的作用,可抑制肺氣上逆,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
2. 燥濕化痰:白礬亦有燥濕化痰之效,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病症,可助於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通暢。
因此,神仙住喘湯加入白礬,有助於收斂止咳、燥濕化痰,進而改善呼吸道疾病的症狀。
神仙住喘湯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化痰止咳:皁莢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緩解痰液阻塞,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 利水消腫:皁莢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喘息等症。對於因痰溼壅肺導致的喘息,皁莢能利水化痰,緩解肺部壓力,幫助改善呼吸困難。
因此,神仙住喘湯中加入皁莢,旨在發揮其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共同作用,以達到治療哮喘的目的。
神仙住喘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降逆止喘: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喘之效。喘症多因肝氣鬱結,氣逆上衝所致,木香能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降逆止喘,緩解呼吸困難。
- 健脾和胃,助藥力達肺:木香亦能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藥物吸收,使藥力更易達肺,加強止喘效果。
「神仙住喘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肺,緩解喘息: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之效。喘息往往與肺氣虛弱、氣虛不固有關,人參能補益肺氣,增強肺臟功能,從而緩解喘息症狀。
- 扶正固本,增強體質: 喘息病患者往往體質虛弱,人參可補氣益血,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抵抗力,有助於緩解喘息症狀,並防止病情反覆。
主治功效
神仙住喘湯主治功效分析
神仙住喘湯主要用於治療「痰甚喘」,即痰聲極為明顯且持續不停的哮喘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的醫案中可以發現,中醫認為「痰」是導致哮喘的重要病因之一。當痰阻滯於肺部,影響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就會導致氣機逆亂,產生喘促的症狀。
神仙住喘湯的藥物組成針對此病機而設:
- 牽牛子(黑丑): 古文多處提及黑丑,即牽牛子,具有強力的瀉下通便作用,可以引導痰濁從腸道排出,此為「釜底抽薪」之法,去除生痰之源。
- 白礬: 白礬具有燥濕化痰、解毒的功效,可直接作用於肺部,清除積聚的痰濁。
- 皁莢: 皁莢辛溫,能開竅化痰,宣暢肺氣,對於頑痰阻塞氣道導致的喘息尤為有效。
- 木香: 木香行氣止痛,能夠理氣寬胸,舒緩因痰濁阻滯引起的胸悶氣促。
- 人參: 人參大補元氣,用於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防止因長期哮喘耗傷正氣。
萊菔汁調服: 古文提到用萊菔汁(蘿蔔汁)調服,萊菔具有消食導滯、下氣寬中之功,可增強降氣化痰的效果。
綜合藥物作用,神仙住喘湯通過強力祛痰、理氣、補益等手段,達到平喘止咳的目的。其藥性較為峻猛,重點在於祛除痰邪,因此適用於痰濁壅盛、喘息劇烈的實證患者。
古文支持
- 《雜病源流犀燭》和《沈氏尊生書》都記載:「痰甚喘,痰聲更甚,喘不休(宜神仙住喘湯)。」明確指出其主治症狀。
- 《醫碥》中描述:「動作便有痰聲,是痰,定喘湯加栝蔞,三服後照痰證治之,甚者神仙住喘湯。」說明神仙住喘湯適用於痰喘重症。
總結
神仙住喘湯是一首針對痰濁壅盛型哮喘的有效方劑,其通過強力祛痰、降氣、扶正等作用,達到緩解喘息、改善症狀的目的。古文記載明確,醫理清晰,是中醫治療哮喘的代表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黑醜(頭末)1錢,明礬3分,皂角4分,木香3分,人參1分。
上用萊菔汁調下。10服愈。
方中明礬用量原缺,據《雜病源流犀燭》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津耗液。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住喘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黑醜(頭末)1錢,明礬3分,皂角4分,木香3分,人參1分。 主治:痰甚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