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丸
HE Q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和氣丸中使用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對於寒邪侵襲、陽氣不足導致的脾胃虛寒、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等症狀,附子可溫陽補氣,驅寒回陽,改善體質。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和氣丸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具有健脾燥濕、益氣補中之效,附子與之配合,既能溫陽散寒,又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達到溫陽健脾,化濕散寒的功效。
「和氣丸」方劑中含有「硇砂」,此乃因其具化痰止咳之效。硇砂為強鹼性藥物,性寒,可清熱解毒,並能軟堅散結。在痰濁壅塞,咳嗽喘促之症中,硇砂可化解痰液,使其易於咳出,達到止咳的效果。
然而,硇砂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並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過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和氣丸中加入芫花,主要是因為其 辛溫燥烈 的特性,可以 散寒止痛、溫經通絡。芫花性溫,入肺經,能 驅散寒邪,且其辛散之性,能 通經活絡,有助於 緩解氣滯血瘀 所致的疼痛。
此外,芫花亦有 利水消腫 的功效,有助於 改善水腫,進一步 促進氣血流通。因此,在和氣丸的組成中,加入芫花,可起到 溫經散寒、行氣止痛 的作用,對於寒凝氣滯、經絡不通所引起的疼痛,有一定治療效果。
和氣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瀉下通便,消積導滯: 牽牛子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導滯之功效。和氣丸常用於治療氣滯食積、腹脹便祕等症,牽牛子可以幫助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緩解便祕,達到通暢氣機的目的。
二、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和氣丸中其他藥物如枳實、厚朴等也具有消食導滯之效,牽牛子與之搭配,可以相互增效,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和氣丸
組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硇砂:味淡,性涼,入心、肝經,具有清熱安神、解毒明目之功。硇砂能平息肝火,鎮靜安神,緩解焦慮、抑鬱症狀。硇砂也能清肝明目,治療眼紅腫痛、視物模糊、眼淚增多等症狀。此外,硇砂還能解毒,治療蛇蟲咬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牽牛子: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其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其中,牽牛子瀉下之力尤以黑牽牛子為勝,炒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強,且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炮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弱,但能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此外,牽牛子性寒涼,味甘苦,能瀉火通便,驅蟲殺蟲。可治療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絛蟲等;頭蝨;皮膚瘙癢等。
芫花: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等功效。對熱毒瘡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症狀有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 心痛:
- 心臟疼痛
- 胸悶
- 呼吸困難
- 肩膀或手臂疼痛
- 頭暈
- 噁心
- 嘔吐
- 冒冷汗
- 諸滯氣:
- 消化不良
- 脹氣
- 便祕
- 腹瀉
- 噁心
- 嘔吐
- 疼痛
- 疲勞
- 睡眠障礙
- 焦慮
- 抑鬱
總結:
和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清熱安神、解毒明目、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心痛、諸滯氣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厚朴(薑制)5錢,陳皮3錢,藿香(如炒,少用)3錢,白朮(蜜炙)3錢,玄胡索3錢,枳殼(麩炒)3錢,香附5錢(童便制),草果2錢,甘草2錢,砂仁2錢,小茴2錢,木香3錢。
如不發寒熱,去草果、藿香。
上為末,蜜丸或為散。
每服2錢,空心白湯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和氣丸, 出處:《袖珍》卷三。 組成:木香5錢,陳皮、藿香、縮砂。 主治:飲酒令人不醉。主治:酒病。
和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六。 組成:附子1枚(大者,去皮臍,切作4片,入硇砂1錢,面裹煨香熟,去面,隻用附子,爲末,硇砂别研),芫花(醋炒)1錢,牽牛子(炒)1錢。 主治:九種心痛,及諸滯氣。
和氣丸, 出處:《葉氏女科》卷一。 組成:厚朴(薑制)5錢,陳皮3錢,藿香(如炒,少用)3錢,白朮(蜜炙)3錢,玄胡索3錢,枳殼(麸炒)3錢,香附5錢(童便制),草果2錢,甘草2錢,砂仁2錢,小茴2錢,木香3錢。 主治:室女13-14歲血脈壅阻,天癸已行而忽不行,或發熱,或疼痛,身體不寧,口苦面赤,寒熱不定,頭目暈花。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