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八效虎骨散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 傳統醫學觀念: 虎骨在中醫傳統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壯筋骨、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腰腿痠軟等病症。
- 歷史因素: 虎骨的使用在古代中醫藥學中已有悠久歷史,其藥用價值得到歷代醫家認可,並被列入多部藥典中。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和保護動物意識的提高,虎骨的使用現已被限制,使用時應謹慎並遵循相關法律法規。
「八效虎骨散」中包含龜板,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壯骨: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強筋壯骨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症狀,與虎骨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效果。
- 活血止痛:龜板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疼痛、促進癒合的作用。
因此,龜板在「八效虎骨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補腎壯骨、活血止痛的效果。
八效虎骨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筋骨疼痛,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 滋陰補血,調理氣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滋陰補血、養血調經的作用。八效虎骨散治療的對象往往伴有氣血虧虛的情況,加入當歸能起到滋陰補血的作用,使氣血運行更順暢,進而促進整體康復。
八效虎骨散中加入肉桂,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
1. 溫經散寒: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肉桂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2. 促進血液循環:肉桂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消除腫脹。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疼痛,肉桂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
八效虎骨散中包含地龍,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 通絡止痛: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效。虎骨散主要針對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而地龍能有效疏通經絡,解除痺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 化瘀消腫: 地龍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八效虎骨散中加入地龍,可起到通絡止痛、化瘀消腫的雙重作用,更好地治療風寒濕痺、跌打損傷等症狀。
八效虎骨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活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對於風寒溼痹所致的腰膝疼痛、筋骨痠痛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利水消腫: 川牛膝還能利水消腫,對於因水溼停留而導致的肢體腫脹、關節積液等症狀,也具有輔助治療效果。其能促進水液代謝,消除水腫,從而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
八效虎骨散中加入漏蘆,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漏蘆性寒,味苦,入肺經,能有效清泄肺熱,對於風熱感冒、肺熱咳嗽等症狀有明顯療效。同時,漏蘆也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關節疼痛、筋骨痠痛等症狀。
因此,在八效虎骨散中加入漏蘆,可以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筋骨痠痛等症狀的功效。
八效虎骨散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威靈仙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筋骨痠痛等症狀,威靈仙能有效舒筋活絡,消腫止痛,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祛風濕止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 威靈仙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此功效可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共同達到通經活絡、止痛消腫的效果。
「八效虎骨散」中包含「自然銅」,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自然銅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祛風除濕: 自然銅還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它能驅除體內風寒濕氣,改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由於自然銅具有上述功效,因此在「八效虎骨散」中被用來治療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疾病。
八效虎骨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止痛: 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起到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八效虎骨散以治療風濕痹痛為主,延胡索的活血止痛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解除經絡痺阻,緩解疼痛。
- 疏肝解鬱: 延胡索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風寒濕痹常伴有肝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加重病情。延胡索能疏肝解鬱,使氣血流通,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效虎骨散》功效與組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血風遍疰疼痛」,此指風邪侵入血分,導致周身遊走性疼痛;亦治「丈夫筋骨疼」及「打撲損傷疼痛甚者」,即男性因勞損或風寒所致的筋骨痹痛,以及跌打損傷後的劇痛。其功能以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強筋骨、止痹痛為主,適用於風寒濕邪與瘀血阻絡之痛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祛風濕、強筋骨
- 虎骨(酥炙):為古代壯筋骨、祛風定痛要藥,尤擅治風寒濕痹。
- 敗龜(炙):補腎健骨,輔助虎骨強化筋骨。
- 威靈仙:辛溫走竄,祛風濕、通經絡,治肢體麻木疼痛。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自然銅(醋炙):散瘀續骨,專治跌打損傷。
- 當歸:養血活血,兼顧瘀血與血虛所致疼痛。
- 玄胡索:行氣活血止痛,針對氣滯血瘀之痛。
- 地龍(去皮):蟲類藥通絡力強,擅治痹痛拘攣。
溫經散寒、引藥下行
- 官桂(去皮):溫通經脈,散寒止痛。
- 牛膝(去苗):引血下行,強腰膝,助藥力達下肢。
- 漏蘆:清熱解毒,防風濕化熱,兼具通絡之效。
三、方劑配伍特點
全方以「風濕痹痛」與「跌打瘀滯」為核心,結合動物藥(虎骨、地龍)與礦物藥(自然銅)增強通絡止痛之效,佐以植物藥調和氣血。熱酒送服可助藥力溫行血脈,速達病所。其組方體現「攻補兼施」思維,既祛邪(風、寒、濕、瘀),又補益肝腎,標本同治。
傳統服藥法
虎骨(酥炙)、敗龜(炙)、當歸、官桂(去皮)、地龍(去皮)、牛膝(去苗)、漏蘆、威靈仙、自然銅(燒,醋炙,淬)、玄胡索各等分。上為細末。
每服1錢,用熱酒調下,每日1服。
虎骨散(《聖濟總錄》卷一五○)。大效虎骨散(《婦人良方》卷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八效虎骨散, 出處:《博濟》卷五。 組成:虎骨(酥炙)、敗龜(炙)、當歸、官桂(去皮)、地龍(去皮)、牛膝(去苗)、漏蘆、威靈仙、自然銅(燒,醋炙,淬)、玄胡索各等分。 主治:血風遍疰疼痛,丈夫筋骨疼,及打撲損傷疼痛甚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