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經活血湯

Shu Jing Huo Xi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萬病回春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8%
肺經 16%
心經 11%
膀胱經 9%
腎經 9%
胃經 7%
膽經 3%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5

方劑組成解釋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防己」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祛風濕止痛: 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對於因風濕寒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防己能有效疏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二、利水消腫: 防己亦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消散水腫。對於風濕痹痛導致的關節腫脹,或因濕氣積聚而引發的浮腫,防己能幫助利水消腫,減輕腫脹程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烈、減少毒副作用的功能。疏經活血湯中常使用一些辛溫活血的藥物,如紅花、桃仁等,容易造成燥熱。甘草可以有效緩解這些藥物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的作用。疏經活血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麻木等症狀,甘草的補脾益氣作用可以增強體質,緩解疼痛,更利於活血化瘀,提高治療效果。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一、 緩解疼痛,調和氣血: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鎮痛、止痙、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方中常因瘀血阻滯、氣血不通而導致疼痛,白芍可緩解疼痛,並協調氣血運行,改善瘀血狀態。

二、 保護脾胃,避免寒涼: 方中其他藥材可能偏寒涼,白芍能起到緩和寒涼之性,保護脾胃,避免寒涼之氣過度損傷脾胃功能,使藥效更平和有效。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1. 疏通經絡,活血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改善經絡不通暢所導致的疼痛,例如頭痛、牙痛、風濕痛等,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消炎止腫,促進癒合: 白芷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在疏經活血湯中,白芷可以幫助消散瘀血,消除腫脹,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濕化濁: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濁,可祛除經絡中的濕邪,改善經絡痺阻,使氣血流通。
  2. 行氣止痛:蒼朮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如經絡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蒼朮與其他藥物配伍,共同發揮疏經活血、祛濕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理氣消滯,行氣活血: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氣味芳香,能理氣消滯,使氣機通暢,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二、 燥濕化痰,健脾和胃:陳皮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能清除痰濕阻滯,使經絡暢通,血行無阻。同時,其健脾和胃的作用,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為活血化瘀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

因此,陳皮在疏經活血湯中起到理氣消滯、行氣活血、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的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對於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川芎可以疏通經脈,促進氣血流通,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性,對於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明顯的療效。

因此,疏經活血湯中加入川芎,可以有效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達到止痛的效果。

疏經活血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之功效。疏經活血湯多用於治療血瘀阻滯所致的經絡不通、疼痛麻木等症,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瘀滯,促進經絡通暢。

二、 補血養血:當歸同時具有補血養血之效,可改善氣血虛弱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疏經活血湯中往往加入其他補血藥材,如川芎、白芍等,與當歸協同作用,達到補血活血之目的,使治療更加全面有效。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作用。疏經活血湯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而防風可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2. 解表散寒: 疏經活血湯中常含有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而防風可與之協同作用,起到解表散寒的作用,避免活血化瘀藥材過於燥烈,避免傷津耗氣,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不通的症狀。

總之,防風在疏經活血湯中起著祛風止痛、解表散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有效緩解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利水滲濕,改善血液循環: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能改善體內水液代謝,減少水腫,從而促進血液循環,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

2. 和中健脾,提升藥效: 茯苓亦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利用,提高疏經活血湯的整體療效。

因此,茯苓在疏經活血湯中,不僅有助於活血化瘀,更能協調臟腑功能,使藥效更加顯著。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龍膽草,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通經活絡的功效。

龍膽草味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清肝膽實火、瀉肝膽鬱熱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肝膽熱盛引起的經絡阻滯、氣血瘀滯等病症。同時,龍膽草亦能利溼退黃,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瘀阻導致的經絡不通,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疏經活血湯加入龍膽草,可起到清熱解毒、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治療因肝膽實火、溼熱瘀阻引起的經絡不通、氣血瘀滯等病症具有顯著療效。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活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脈,緩解疼痛。
  2. 引藥下行: 川牛膝的藥性偏於下行,能將藥力引導至下焦,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治療下肢痺痛、腰膝痠軟等症狀。

因此,川牛膝在疏經活血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升方劑的活血通絡、引藥下行的效果,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疏經活血湯中包含羌活,主要是因為羌活具有疏散風寒、祛風濕、止痛的功效。

1. 疏散風寒,止痛: 羌活能有效驅散體內寒邪,減輕因風寒入侵而導致的頭痛、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2. 祛風濕,通絡: 羌活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供應。

因此,羌活在疏經活血湯中,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溫經散寒、祛風濕、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有效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各種疼痛和痺症。

疏經活血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之效。疏經活血湯多用於瘀血阻滯,血行不暢所致的病症,而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使血脈通暢,有助於活血化瘀。

二、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可緩解因血瘀阻滯而引起的熱象,並可滋養心肝腎等臟腑,改善血虛之症。

總之,生地黃在疏經活血湯中起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滋陰潤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使整體方劑更能有效治療瘀血阻滯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疏經活血湯中加入桃仁,乃取其活血化瘀之效。桃仁性味苦甘,微溫,入心、肺、肝經,具破血行瘀、潤腸通便之功。其對於血瘀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此外,桃仁還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有助於緩解經絡不通所致的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因此,桃仁作為疏經活血湯的組成部分,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達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疏經活血湯中包含威靈仙,主要原因如下:

  1. 通經活絡: 威靈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因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如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有良好的療效。
  2. 消腫止痛: 威靈仙亦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風濕、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配合其他藥材,能更有效地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疏經活血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全身都疼痛,好像被刺穿一樣,左腳的疼痛尤其嚴重。

這個方劑出自古醫書《萬病回春》。方劑的組成與使用方法如下:當歸、白朮、生地、蒼朮、牛膝、陳皮、桃仁、威靈仙各取大約4.5克(古代計量單位“錢”),漢防己、川芎、羌活、防風、白芷各取約1.8克,龍膽草和茯苓取約2.1克,桂枝則取約0.9克。

如果病人有痰的情況,還可以額外加入南星和半夏。

傳統上,這個方劑用於治療全身如同被針刺般的疼痛,尤其是左腳的疼痛更爲顯著。在現代,這可能指的是神經性疼痛或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問題。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5分,白朮1錢5分,生地1錢5分,蒼朮1錢5分,牛膝1錢5分,陳皮1錢5分,桃仁1錢5分,威靈仙1錢5分,漢防己6分,川芎6分,羌活6分,防風6分,白芷6分,龍膽草、茯苓7分,桂枝3分。
有痰,加南星、半夏。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疏經活血湯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疏經活血湯,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上。 組成:當歸1錢5分,白朮1錢5分,生地1錢5分,蒼朮1錢5分,牛膝1錢5分,陳皮1錢5分,桃仁1錢5分,威靈仙1錢5分,漢防己6分,川芎6分,羌活6分,防風6分,白芷6分,龍膽草、茯苓7分,桂枝3分。 主治:臂癰。

疏經活血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當歸(酒洗)1錢2分,白芍(酒炒)1錢半,生地(酒洗)1錢,蒼朮(米泔浸)1錢,牛膝(去蘆、酒洗)1錢,陳皮(去白)1錢,桃仁(去皮尖,炒)1錢,威靈仙(酒洗)1錢,川芎草6分,漢防己(酒洗)6分,羌活6分,防風(去蘆)6分,白芷6分,龍膽草6分,茯苓(去皮)7分,甘草4分。 主治:遍身走痛如刺,左足痛尤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