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蓼散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平肝熄風,止痙止痛: 天麻爲常用中藥,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天蓼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溼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天麻的加入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溼邪入侵所致的痙攣、疼痛等症狀。
- 協同其他藥物功效: 天蓼散中其他藥材,如天蓼、秦艽、川芎等,也具有一定止痛、祛風溼的功效。天麻的加入可以增強這些藥物的功效,起到協同作用,從而更好地治療疾病。
天蓼散方劑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烏髮養顏:何首烏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有補益精血、烏髮黑鬚、滋陰潤燥之效。天蓼散主要針對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鬚髮早白等症狀,而何首烏的補腎益精功效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 配伍增效:天蓼散中其他藥物,如天蓼、附子等,多屬辛溫燥烈之品,容易耗傷陰血。何首烏的滋陰補血作用可以起到平衡其他藥物的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天蓼散中的[王不留行],主要用於活血化瘀、消腫。王不留行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其加入在[天蓼散]中,有助於改善血瘀症狀,促進血液流通。
主治功效
天蓼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天蓼散主要由天麻、何首烏、王不留行三味藥組成。
- 天麻: 具有平肝熄風、定驚止痙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肝風內動常表現為頭暈目眩、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天麻能平息肝風,緩解這些不適。
- 何首烏: 具有補益精血、黑髮養顏的功效。精血虧虛可導致肢體麻木、筋骨失養等症狀,何首烏能補充精血,滋養筋骨。
- 王不留行: 具有活血通經、消腫解毒的功效。血瘀氣滯可導致經絡不暢,出現疼痛、麻木等症狀,王不留行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古籍記載:
- 《聖濟總錄》記載,天蓼散「治惡風」,並描述了服藥方法,強調需避開飲食前後服用,避免藥食相犯。
- 《太平聖惠方》記載,天蓼散「治大風疾」,並列出了方劑的組成。此外,還提到此方能治療「大風癩疾」。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古籍記載及藥物功效分析,天蓼散主要針對「風邪」所致的疾病。「大風疾」、「惡風」在中醫學中常指因風邪侵襲,導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皮膚瘙癢等病症。
- 平肝熄風,緩解症狀: 天麻為本方主藥,能平息肝風,緩解因風邪上擾所致的頭暈、抽搐等症狀。
- 補益精血,強筋健骨: 何首烏能補益精血,改善因精血虧虛引起的肢體麻木、筋骨失養等症狀。
- 活血通經,疏通經絡: 王不留行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綜合而言, 天蓼散通過平肝熄風、補益精血、活血通經的綜合作用,針對風邪侵襲導致的疾病,達到緩解症狀、改善體質的治療目的。方中三味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祛風、補虛、通絡之效,以達到治療「大風疾」、「惡風」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天蓼,天麻,何首烏,王不留行。
上為細散。
每服2錢,以熱漿水調下,不拘時候。
《聖濟總錄》本方用天蓼葉(焙乾)一斤,天麻三兩,何首烏(去黑皮,酒炒),王不留行(微炒)各二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蓼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天蓼、天麻、何首烏、王不留行。 主治:大風疾,惡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