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緩解心悸失眠: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急止痛的功效。心悸失眠常與肝血不足、心神不安有關,白芍能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從而改善心悸失眠症狀。
-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白芍性微寒,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物的功效,使方劑更加平和、安全有效。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 鱉甲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方中以鱉甲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抑制陰虛陽亢之症,如心悸、失眠、眩暈等,達到平復脈象的作用。
- 活血化瘀: 鱉甲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脈瘀滯,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血瘀導致的脈絡不通、心脈不暢等症狀,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肝腎,益精血: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三甲復脈湯以補心氣、益心血為主,而肝腎精血充盈,可促進心氣充沛,故加入枸杞子以助益心氣之生發。
2. 緩解心悸失眠: 枸杞子可安神定志,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三甲復脈湯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等症,枸杞子可輔助藥材,增強藥效,促進睡眠,改善心悸症狀。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鈎藤,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一、平肝熄風:鈎藤味甘苦,性平,入肝經,能平息肝陽上亢,止痙止搐,對於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二、清熱解毒:鈎藤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消除因肝火上炎引起的口苦咽乾、煩躁不安等症狀。
因此,三甲復脈湯加入鈎藤,可有效地平肝熄風,清熱解毒,達到治療頭風眩暈、肝陽上亢等病症的功效。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龜板,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 滋陰潛陽,補腎固本: 龜板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固本之效。對於心悸、失眠等陰虛火旺之症,龜板能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有助於穩定心神,改善睡眠。
-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龜板亦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之效,能改善氣血循環,緩解心脈瘀阻,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提高心臟耐受力。
因此,三甲復脈湯中加入龜板,可有效地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並能增強心臟功能,起到固本培元之效。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何首烏,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滋補肝腎,益精血:何首烏味甘苦性微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烏髮黑鬚之效。對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等症狀,可起到滋補強壯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
- 養心安神,活血化瘀:何首烏具有養心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心神不安、心悸怔忡等症狀。同時,其活血化瘀作用也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循環,促進心血運行,進而達到穩定心脈、恢復心臟功能的目的。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菊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功效。方中加入菊花,可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內蘊所致的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等症狀,同時可平肝熄風,緩解因肝風內動所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 改善循環,疏散風熱: 菊花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改善循環的功效。方中加入菊花,可幫助血液循環,改善因風熱鬱結所致的頭昏腦脹、耳鳴目眩等症狀,並可疏散風熱,降低中風的風險。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龍骨,主要是為了其鎮驚安神的作用。
龍骨性寒,味甘鹹,歸心、腎經。其入心經可 鎮心安神,斂汗止驚,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另外,龍骨還具有 固澀止血 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等伴隨血虛、心神不寧的症狀。因此,在三甲復脈湯中加入龍骨,可以有效地 安定心神,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潛陽,安神定志: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肝陽上亢、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牡蠣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脈失調。
- 軟堅散結,化痰止咳:牡蠣具有軟堅散結、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牡蠣可以幫助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疾病。
此外,牡蠣還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涼血止血之功效。三甲復脈湯以活血化瘀、溫陽補氣為主,生地黃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防止溫燥傷陰,同時也能緩解因氣血瘀滯而導致的出血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黃芪、丹參、當歸等,共同發揮滋陰補氣、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從而更好地達到治療心悸、心慌、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的目的。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潛陽:石決明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清熱鎮驚的功效。對於因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石決明能有效鎮靜肝陽,使其潛降,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 清熱解毒:石決明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三甲復脈湯常用於治療心血不足、肝火上炎引起的胸悶心悸、頭暈目眩等症,石決明在此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改善患者症狀。
三甲復脈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夏枯草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三甲復脈湯主要用於治療心脈瘀阻、血行不暢所致的胸悶、心悸、心痛等症狀。夏枯草可清熱解毒,化瘀散結,有助於改善心脈瘀阻,緩解心痛、胸悶等症狀。
- 平肝熄風:夏枯草亦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三甲復脈湯中部分方劑組成也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夏枯草的加入可以增強此功效,更全面地改善病症。
主治功效
三甲復脈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白芍:養血調經,緩急止痛。
- 炙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 麥冬: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 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
- 生地黃: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 麻仁:潤燥滑腸通便。
- 牡蠣:養心安神,滋陰潛陽。
- 鱉甲:滋陰補肝,軟堅散結。
- 生龜板:滋陰潛陽,補腎健骨。
主治:
溫病後期,熱邪久羈,灼傷肝腎真陰,陰液虧虛,虛風內動。症見手指蠕動,甚則心中痛,舌乾齒黑,唇裂,脈沉細數。也可用於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中痛。以及燥久傷及肝腎之陰,上盛下虛,晝涼夜熱,或乾咳,或不咳,甚則痙厥者。或用於陰虛,虛風內動。以及秋溫化熱十餘日,邪入厥陰,唇焦齒燥,耳聾,舌根焦黑,手指蠕動欲痙者。
治療原理:
三甲復脈湯是在「復脈湯」的基礎上加減而來,旨在滋陰復脈,潛陽息風。
滋陰復脈:
- 復脈湯(炙甘草、乾地黃、麥冬、阿膠、麻仁)為基礎,重用炙甘草、乾地黃以滋陰養血,恢復脈氣。麥冬、阿膠、麻仁滋陰潤燥,補充津液,改善陰虛內燥的症狀。
- 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與炙甘草配伍,酸甘化陰,增強滋陰養血之力。
潛陽息風:
- 牡蠣、鱉甲、龜板三甲皆為介類重鎮之品,鹹寒入肝腎,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重鎮肝陽上亢,平息內動之虛風。
- 三甲合用,加強滋陰潛陽、鎮肝息風的作用,有效控制手指蠕動、心中疼痛等虛風內動的症狀。
綜合分析:
三甲復脈湯以滋陰復脈為主,佐以潛陽息風,標本兼顧。方中重用滋陰藥物,滋補肝腎之陰,恢復陰液的濡養功能;同時配合介類重鎮之品,潛降上亢之陽,平息內動之風。全方共奏滋陰復脈、潛陽息風之效,使陰液得復,虛風得息,諸症自除。
古文印證:
多篇古文記載三甲復脈湯用於治療溫病後期陰虛動風的症狀,如:
- 《溫病條辨》:「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中痛者,三甲復脈湯主之。」
- 《重訂溫熱經解》:「秋溫化熱十餘日,邪入厥陰,唇焦齒燥,耳聾,舌根焦黑,手指蠕動欲痙者,三甲復脈湯主之。」
- 《重訂廣溫熱論》:「終用阿膠雞子黃湯或三甲復脈湯,滋陰液以鎮肝陽。」
- 《溫病辨症》:「陰虛,三甲復脈湯」。
這些記載都表明三甲復脈湯主要用於治療溫病後期,陰液虧虛,虛風內動的病症,與現代中醫的認識一致。
總結:
三甲復脈湯是一個滋陰復脈、潛陽息風的經典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溫病後期陰虛動風的症狀。其通過滋補肝腎之陰,潛降上亢之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現代臨床應用中,可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加減運用。
傳統服藥法
炙甘草6錢,乾生地6錢,生白芍6錢,麥冬5錢(不去心),阿膠3錢,麻仁3錢,生牡蠣5錢,生鱉甲8錢,生龜版1兩。
劇者,加甘草1兩,地黃8錢,白芍8錢,麥冬7錢,日3夜1服。
滋陰清熱,潛陽熄風。
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甲復脈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炙甘草6錢,乾生地6錢,生白芍6錢,麥冬5錢(不去心),阿膠3錢,麻仁3錢,生牡蠣5錢,生鱉甲8錢,生龜版1兩。 主治:滋陰清熱,潛陽熄風。主治:溫病後期,熱爍肝腎之陰,虛風內動之手指蠕動,甚則心中痛,舌乾齒黑,唇裂,脈沉細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