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赤小豆散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消腫,安神定志:赤小豆擅長利水消腫,而遠志則具有安神定志之效。二者相配,既能消水腫,又能安神定志,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改善水腫伴隨的焦慮、失眠等症狀。
- 疏通心氣,改善心悸:遠志入心經,能疏通心氣,改善心悸,而赤小豆利水消腫亦有助於改善心臟負擔,二者合用,可協同作用,有效改善心悸等心臟不適。
因此,赤小豆散中加入遠志,既能增強利水消腫功效,又能緩解伴隨症狀,提升治療效果。
赤小豆散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腎益精,固本培元: 赤小豆散主要功效為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但若患者脾腎氣虛,則利水效果會受阻。何首烏入腎經,有補益精血、滋養肝腎之效,能增強脾腎功能,促進水液代謝,協同赤小豆利水消腫。
- 活血化瘀,促進循環: 赤小豆散中含有活血化瘀藥物,而何首烏亦有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阻滯,有助於藥效的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赤小豆散中包含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它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除水腫,對於水腫、濕痺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清熱解毒: 赤小豆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以清除體內毒素,緩解炎症,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皮膚病、瘡瘍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赤小豆散中加入赤小豆,能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水腫、濕痺、熱毒等病症。
赤小豆散中加入紅花,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紅花味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赤小豆散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紅花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水腫,並緩解因濕熱瘀阻引起的疼痛。
- 配合赤小豆利水消腫:赤小豆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紅花與赤小豆相配,可以增強利水消腫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總之,紅花的加入,可以加強赤小豆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全面,治療效果更佳。
赤小豆散中加入荊芥,主要是基於其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赤小豆散主治濕熱蘊結、疹出不暢,而荊芥辛溫,能疏散風熱,並能透發麻疹,使疹出透發,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
此外,荊芥還能利咽止痛,對於赤小豆散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也有輔助作用。因此,荊芥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赤小豆散的清熱解毒功效,更促進了疹出透發,使療效更佳。
赤小豆散中包含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赤小豆散主要用於治療溼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而青黛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溼熱症狀,促進瘡瘍消退。
- 涼血止血: 青黛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瘡瘍腫毒伴發的出血症狀也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赤小豆散中加入青黛,可以協同赤小豆的利水消腫之效,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從而更有效地治療瘡瘍腫毒。
赤小豆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解毒、通便的作用。赤小豆本身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兩者合用,可加強清熱瀉火之力,適用於濕熱蘊結、小便不利、身熱煩渴等症。
2. 通利水濕: 大黃通便之功,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濕熱之邪排出體外。赤小豆利水消腫,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兩者相輔相成,可有效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
主治功效
赤小豆散,主要成分為:遠志,何首烏,赤小豆,紅花,荊芥,青黛,大黃。赤小豆散為中醫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癰疽初期階段。
遠志
- 性微溫,味辛,歸心腎經。
- 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失眠多夢,心悸健忘,水腫腳氣,咳嗽痰多,癰疽瘡毒等症狀。
何首烏
- 性微溫,味甘澀,歸肝腎經。
- 具有補益肝腎,益精烏髮,清熱涼血,通便潤腸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鬚髮早白,大便祕結,血虛頭暈等症狀。
赤小豆
- 性微寒,味甘酸,歸心脾經。
- 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消腫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水腫腳氣,瘡瘍腫毒,丹毒,熱痢便血等症狀。
紅花
- 性微溫,味辛,歸心肝經。
- 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熱涼血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痛經閉經,瘀血腫痛,產後惡露不盡,熱毒瘡瘍等症狀。
荊芥
- 性微溫,味辛,歸肺脾經。
- 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頭痛,皮膚瘙癢,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狀。
青黛
- 性寒,味苦,歸心肝經。
- 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解毒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溫病初起,熱勢甚盛,狂亂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症狀。
大黃
- 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經。
- 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症狀。
總結:
赤小豆散中的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癰疽初期階段。
傳統服藥法
赤小豆,大黃研細末,再與青黛粉混均勻分成五包,(每包約15克)。取藥一包與雞蛋清調成稀糊狀,用雞毛沾藥液塗兩腮部分,乾後再塗,不拘次數。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赤小豆散, 出處:《千金》卷二。 組成:赤小豆3-7枚(燒)。 主治:産後煩悶,不能食,虛滿。
赤小豆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引《千金》。 組成:槐白皮半斤(切),苦酒2升,赤小豆。 主治:諸惡瘡。
赤小豆散, 出處:《古方匯精》卷二。 組成:遠志8錢,首烏皮1兩,赤小豆1兩5錢,紅花8分,荊芥3錢。 主治:癰疽初起。
赤小豆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 組成:赤小豆半兩,豬牙皂莢半兩,消石半兩,黃柏半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木鱉子半兩。 主治:小兒熱毒風毒,生惡核。
赤小豆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二。 組成:赤小豆1升,桑根白皮3兩(銼),白朮3兩,生薑3兩(切),鯉魚2斤(去鱗腸肚),陳橘皮3兩(湯浸去瓤)。 主治:風水,腹臍俱腫,腰不得轉動。
赤小豆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赤小豆1兩(炒熟),黃耆1兩(銼),白蘞半兩,赤芍藥半兩,生乾地黃1兩,桂心半兩,黃芩3分,當歸3分(銼,微炒)。 主治:酒痔,大腸中久積熱毒,下血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