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角

WU LONG JI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傷續斷方》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7%
脾經 16%
心經 13%
腎經 13%
胃經 10%
小腸經 3%
膽經 1%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龍角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源於其兩者功效上的互補作用。

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解毒散結、清熱定驚之效。其善於清熱解毒,尤其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烏龍角,性寒,味苦,以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聞名。其擅長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因此,烏龍角與白僵蠶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更佳的治療效果。

烏龍角方劑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赤小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烏龍角所致的熱毒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
  2. 利水消腫: 烏龍角常用於治療水腫、淋病等病症,而赤小豆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配合烏龍角,加強利水作用,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減輕水腫症狀。

因此,烏龍角方劑中加入赤小豆,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原因有二:

一、引藥下行: 川牛膝性味苦寒,入肝腎經,具有引藥下行、通經活絡的功效。烏龍角方劑多用於治療血瘀、經閉、痛經等病症,川牛膝可引藥力直達病所,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使藥效更佳。

二、活血化瘀: 川牛膝不僅引藥下行,更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烏龍角中的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活血化瘀作用,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經閉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 烏龍角常用於治療寒性病症,而肉桂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以增強烏龍角驅寒的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2. 活血通絡: 肉桂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打通經絡,配合烏龍角的功效,可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肉桂在烏龍角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烏龍角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桔梗,主要是因為桔梗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功效:

1. 開宣肺氣:烏龍角方劑通常用於治療肺氣鬱結、痰涎壅滯等症狀,而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開宣肺氣、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幫助解除肺氣鬱結,利於痰涎排出。

2. 促進藥物上行:桔梗具有升提藥力,可以促進其他藥物上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烏龍角方劑中,桔梗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提高藥效。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白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生肌:白芨性寒、味甘、微苦,具有涼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烏龍角方劑多用於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白芨能有效控制出血,促進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最佳療效。
  2. 清熱解毒:白芨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物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等症。烏龍角方劑若涉及這些症狀,白芨的加入可以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龍角方劑中加入百草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百草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抑制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烏龍角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尤其適用於治療熱毒壅盛之症。
  2. 活血化瘀: 百草霜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烏龍角亦有活血化瘀之效,二者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清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適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枇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潤肺止咳:枇杷果實和葉子都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燥熱引起的咳嗽、咽喉幹癢等症狀。烏龍角方劑本身多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難咳等症狀,枇杷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潤肺止咳的效果。
  2. 化痰止嘔:枇杷葉具有化痰止嘔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痰多、咳嗽伴隨嘔吐等症狀。烏龍角方劑中可能包含一些容易引起嘔吐的藥材,枇杷的加入可以起到緩解嘔吐、促進痰液排出,進一步提升藥效。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而烏龍角本身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加強療效。
  2. 補血養血: 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可改善貧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烏龍角方劑中加入當歸,能起到補血養血的作用,使患者體質更強健,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骨碎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強筋: 骨碎補性溫,味甘苦,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骨、強筋活絡的功效。其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損傷,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骨骼疼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2. 相輔相成: 烏龍角方劑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骨碎補的補腎強筋功效與烏龍角的活血止痛、接骨生肌功效相輔相成,可提升整體療效,加速傷患恢復。

烏龍角方劑中使用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肺散寒,宣通鼻竅: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宣通鼻竅的功效。烏龍角方劑主治風寒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細辛可溫散寒邪,通利鼻竅,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2. 引藥上行,達於鼻竅:細辛辛散上行,可引導其他藥物上達鼻竅,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烏龍角方劑中,多使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藥物,細辛可引導這些藥物直達病所,增強療效。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烏龍角方劑常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痛等症,而白芷的疏風散寒之性,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緩解風寒侵襲所致的症狀。
  2. 升清降濁,調和氣血:白芷還具有升清降濁之功效,可以將因風寒引起的濁氣向下引導,並將清氣向上升發,從而達到調和氣血的作用。烏龍角方劑中可能加入白芷,以輔助其他藥材,共同改善氣血運行,緩解頭痛等症。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可有效緩解烏龍角方劑所針對的熱毒血瘀症狀,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腫痛等。
  2. 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 赤芍與烏龍角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如黃芩、連翹等,相互配合,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赤芍的加入,有效提升了烏龍角方劑的治療效果,使其更能針對熱毒血瘀症狀,起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在於其 祛風止痙化痰散結 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較強的開竅醒神 作用,能有效治療痰濁阻竅引起的昏迷、癲癇 等症狀。此外,其化痰止咳 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咳嗽、哮喘 等呼吸道疾病。

在烏龍角方劑中,天南星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能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中風、痰厥、驚癇 等病症。然而,天南星有毒,需嚴格控制劑量,避免過量使用。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腎益精,烏髮黑髮: 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烏髮黑髮的功效。烏龍角方劑常用於治療腎虛精虧、頭昏耳鳴、鬚髮早白等症,而何首烏可補腎益精,滋養頭髮,故列入方劑之中。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何首烏亦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烏龍角方劑中常包含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川芎、丹參等,何首烏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達到治療目的。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白蘞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反應,對於烏龍角所治之熱毒壅盛、癰疽疔瘡等症,有良好輔助作用。
  2. 活血化瘀,引藥下行: 白蘞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引藥下行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和代謝,幫助藥力深入病竈,增強烏龍角方劑的治療效果。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知母性寒,味苦甘,入肺、胃經。其擅長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可有效治療熱邪入肺,出現的發熱、咳嗽、口乾、咽痛等症狀。烏龍角本身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與知母相配,可增強清熱瀉火之功,並滋潤肺燥,緩解咽喉不適。
  2. 制約藥性,平衡寒涼: 烏龍角方劑中多含有較為燥烈的藥物,例如龍骨、牡蠣等,容易造成寒涼之性過於明顯,對脾胃虛寒者不利。知母的甘味可中和藥性,並兼具滋陰潤燥之功,避免藥物過於寒涼,維持方劑的平衡性,使藥效更為溫和。

烏龍角方劑中包含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祛風散寒,止痛止痙: 烏頭性溫熱,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痙之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寒性腹痛、哮喘等症。烏龍角方劑常用於治療寒性疼痛、痙攣等疾病,烏頭的加入能增強方劑的溫散寒邪、止痛止痙之效。
  2. 引藥入經: 烏頭性烈,能引藥入經,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烏龍角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性寒或不易吸收的藥物,加入烏頭可以增強這些藥物的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烏龍角 」

跌撲傷損,筋骨折斷。


白及

  • 其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 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能促進血小板聚集,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以及增強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凝血,加快血液凝固。
  • 亦能滋養肝腎,補血止血,兼具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活化氣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經期不調、痛經、瘀血等症狀。

白芷

  • 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
  • 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牛膝

  • 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 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
  • 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
  • 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
  • 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
  • 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
  • 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
  •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赤芍

  • 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 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當歸

  •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 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骨碎補

  • 是一味中藥珍品,具有補腎強骨、活血止血、通經活絡等功效。
  • 能補腎續筋、強筋壯骨,常用於治療腎虛腰痛、筋骨痠痛、跌打損傷、骨折等症。
  • 能活血化瘀、止血定痛,常用於治療金瘡折傷、吐衄、下血、崩漏等症。
  • 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症。
  • 除了上述功效外,骨碎補還具有消腫止痛、補氣養血、美容養顏等其他功效。
  • 但孕婦慎用,有出血傾曏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何首烏

  • 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涵蓋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
  • 補血養肝,益精固腎,烏鬚髮,強筋骨。
  • 亦有補氣功效,可促進人體內氧氣運輸,增強紅血球含氧量,提升身體能量水平。
  • 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其內含的黃酮與三萜皁苷成分可促進血行、活血化瘀,疏通關節,同時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風濕痹痛。
  • 另有益精的功效,其藥性甘、澀、溫,入肝、腎經,能益精補髓、固腎強腰、養血安神。
  • 還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療癰疽、瘰癧等疾病。
  • 有活絡止痛的功效,其所含多種類黃酮與三萜皁苷,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達到活絡止痛之效。
  • 具有通便的功能,生用何首烏具有潤腸通便之效。
  • 在強筋骨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制首烏補益肝腎,填精養血,烏鬚發,強壯筋骨。
  • 在補益肝腎方面功效顯著,可治療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證。

白僵蠶

  • 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桔梗

  • 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 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肉桂

  •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天南星

  • 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

傳統服藥法


白僵蠶6兩(去絲嘴,炒),赤小豆6兩,川牛膝6兩(去蘆),山桂(去皮)1斤,桔梗1斤,白及1斤,百草霜1斤,山枇杷(生銼,陰乾)1斤,當歸尾半斤,骨碎補(去毛,炒)半斤,北細辛(去苗)半斤,白芷10兩,赤芍藥10兩,南星(煨)10兩,何首烏10兩,白蘞10兩,知母3兩,草烏3兩(用薑汁煮)。
上為末,如藥潤,亦可焙乾碾之。
每用薑汁或冷水、茶水調,攤紙上,於痛腫處貼之,三日一洗換。貼骨碎須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烏龍角, 出處:《理傷續斷方》。 組成:白僵蠶6兩(去絲嘴,炒),赤小豆6兩,川牛膝6兩(去蘆),山桂(去皮)1斤,桔梗1斤,白及1斤,百草霜1斤,山枇杷(生銼,陰乾)1斤,當歸尾半斤,骨碎補(去毛,炒)半斤,北細辛(去苗)半斤,白芷10兩,赤芍藥10兩,南星(煨)10兩,何首烏10兩,白蘞10兩,知母3兩,草烏3兩(用薑汁煮)。 主治:跌撲傷損,筋骨碎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