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紫金膏

解毒紫金膏

JIE DU ZI JI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廣集》卷四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3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4%
肺經 13%
心經 12%
胃經 10%
腎經 9%
膽經 4%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止癢消腫: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癢消腫之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皮膚紅腫、瘙癢、疼痛等症狀,防風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紫金膏中包含多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防風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疏風散熱、消腫止痛的作用,提升藥物的整體療效。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解毒消腫: 荊芥性辛溫,具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祛風止癢: 荊芥亦有祛風止癢之功,對於因風熱、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皮疹等,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將荊芥加入解毒紫金膏中,可以增強其解毒消腫、祛風止癢的功效,更好地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皮膚病。

解毒紫金膏中包含連翹,主要是因為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味苦性寒,歸肺、心、胃經,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紫金膏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無名腫毒等疾病,而連翹正是其重要的藥材之一,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紫金膏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等,赤芍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緩解局部炎症反應。
  2. 活血散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促進創面癒合。對於紫金膏治療的各種外傷、瘡瘍等,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紫金膏主要用於治療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而當歸尾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腫痛。
  2. 補血生肌: 當歸尾亦有補血生肌之效,可促進傷口癒合。紫金膏外敷於傷口,當歸尾的補血生肌作用可以促進新肉生長,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當歸尾,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增強藥膏的療效。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紫金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紅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
  2. 通經活絡: 紅花能通經活絡,疏通瘀阻,改善局部循環,對於膏藥的藥效發揮起到輔助作用,能更好地將藥物成分滲透至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其苦寒之性可清熱瀉火,針對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紅腫熱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二、抗菌消炎: 研究表明,黃芩中含有黃芩苷、黃芩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多種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有效預防和治療瘡瘍感染。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黃柏,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其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所致的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此外,黃柏還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炎等伴有濕邪的皮膚病,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將黃柏加入解毒紫金膏中,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解毒消腫:白僵蠶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並減輕炎症反應,對於由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紅腫熱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 化瘀止痛:白僵蠶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疼痛。這對於一些由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蟬蛻,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功效。

蟬蛻為蟬科昆蟲蟬的蛻殼,性涼味甘,入肺經。其富含甲殼素、蛋白質等成分,具有疏風散熱、透疹止癢、消腫生肌的作用。因此,在解毒紫金膏中,蟬蛻可以幫助清熱解毒、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對於治療皮膚感染、濕疹、瘡瘍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紫金膏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等皮膚病,白芷可協助清除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2. 消腫止痛: 白芷同時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瘡瘍腫毒引起的疼痛,白芷可起到緩解疼痛、消散腫塊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

總之,白芷在解毒紫金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皮膚病。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和緩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解毒、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紫金膏中的藥物多為苦寒之性,甘草能減輕其毒性,防止對人體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協同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配伍,能增強其清熱解毒效果;與黃連、黃柏等苦寒藥配伍,能減輕其寒涼之性,提高藥物安全性。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其能清泄熱毒,降低局部炎症,有助於消腫止痛,減輕膏藥所治疾病引起的熱毒症狀。
  2. 活血化瘀:大黃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由外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瘀血,大黃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其藥性可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並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各種瘡瘍、腫毒、濕疹、燒傷燙傷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金銀花與紫金膏中其他藥材搭配使用,能夠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功效,更有效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效果。

解毒紫金膏中含有烏頭,這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烏頭性溫,味辛,有毒,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之效。但在解毒紫金膏中,其用量極微,且經過炮製處理,毒性已大幅降低,並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其消腫止痛之效。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烏頭的消腫止痛作用能加速潰瘍癒合,同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因此,在嚴格控制用量和炮製工藝下,烏頭在解毒紫金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獨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紫金膏多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瘡瘍腫毒常伴有疼痛,獨活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獨活除祛風止痛外,還兼具活血化瘀的作用。瘡瘍腫毒的形成,往往伴隨著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瘀血阻滯。獨活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獨活,可起到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瘡瘍腫毒。

解毒紫金膏中添加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解毒: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濕、解毒止癢之功。紫金膏多用於治療濕熱瘡瘍、毒蛇咬傷等症,蒼朮可有效清除濕熱之毒,促進傷口癒合。
  2. 祛風止癢:蒼朮亦有祛風止癢之效。紫金膏常被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蒼朮可有效緩解因風濕熱邪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促進皮膚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蒼朮在解毒紫金膏中起到燥濕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瘡瘍、毒蛇咬傷及其他皮膚病。

解毒紫金膏中添加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毒消腫: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祛風止痛的功效。外用可散瘀止痛,消腫生肌,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消解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細辛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消散淤血,減輕炎症反應,加速傷口修復。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秦艽,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秦艽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在解毒紫金膏中,秦艽可以有效地清除外邪熱毒,並促進傷口消炎,減輕疼痛。此外,秦艽還可以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

總之,秦艽的加入,有助於增強解毒紫金膏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疾病。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花椒,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止痛: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傷、蟲蛇咬傷等引起的疼痛,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2. 殺菌消炎: 花椒含有的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傷口感染,防止化膿,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解毒紫金膏的消炎效果。

因此,花椒在解毒紫金膏中發揮著溫經止痛、殺菌消炎的功效,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解毒紫金膏中添加骨碎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 骨碎補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紫金膏用於外傷跌打、瘀腫疼痛,而骨碎補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2. 補腎強筋: 骨碎補還有補腎強筋的功效。外傷跌打容易損傷筋骨,而骨碎補可以補益腎氣,強壯筋骨,有助於傷口修復和功能恢復。

因此,解毒紫金膏中添加骨碎補,可以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並起到補腎強筋的作用,是藥方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解毒紫金膏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消腫:何首烏性微寒,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對於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能有效地清除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生肌:何首烏還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傷口難以癒合等情況,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修復受損組織,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解毒紫金膏中加入何首烏,可以增強其解毒消腫、活血生肌的功效,更好地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殺蟲止癢:蛇牀子性溫,味辛,具有較強的殺蟲止癢功效,能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和真菌感染,對於濕疹、疥瘡、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
  2. 消腫止痛:蛇牀子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反應,對於創傷、潰瘍等造成的疼痛和腫脹,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解毒紫金膏中加入蛇牀子,可以增強其消炎殺菌、止癢止痛的效果,有助於治療皮膚病和創傷感染。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是利用其解毒消腫、活血生肌的功效。

木鱉子味苦性寒,歸肝、脾經。其含有豐富的生物鹼,具備抗菌消炎、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細菌感染,並加速傷口癒合。

此外,木鱉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幫助清除體內毒素,促進組織修復,因此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外傷感染。

解毒紫金膏中加入大風子,主要源於其獨特藥理特性:

  1. 解毒消腫:大風子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消解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症狀,與其他藥材配合,提升藥膏的解毒消腫效果。
  2. 殺蟲止癢:大風子含有生物鹼等成分,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生長,並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對於濕疹、癬症等皮膚病具有輔助治療效果。

解毒紫金膏中含有蜈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較強的解毒消腫功效。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消腫解毒驅風散寒等功效。 在中醫理論中,蜈蚣可治療毒蛇咬傷疔瘡癤腫等毒邪入侵所致的疾病,因此常被用於解毒紫金膏中,以增強其消炎止痛解毒排膿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解毒紫金膏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解毒紫金膏主治範疇廣泛,集中於外科感染性病變損傷性病症,包括:

  1. 惡性潰瘍與瘡瘍:如「諸般惡瘡、楊梅、疔毒、腫毒破爛」,此類病症多因熱毒壅滯、血肉腐敗所致,須解毒斂瘡生肌。
  2. 深部結節性病變:如「瘰疬、痰核、癰疽發背」,屬痰瘀熱毒互結,需散結拔毒。
  3. 外傷修復:「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則需活血消腫、鎮痛生新。

此方劑外治特色鮮明,結合熏洗膏藥封閉兩步驟,既能清潔創面,又能直接作用於病灶。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解析

核心藥材

  1. 礬紅(煅礬)

    • 性味酸澀寒,功擅燥濕解毒、蝕腐生肌,能凝固蛋白質,收斩瘡面分泌物,抑制細菌滋生。
    • 古代用於惡瘡潰瘍,如《本草綱目》載其「治癰疽疔毒,收斂瘡口」。
  2. 松香

    • 性溫味苦甘,具拔毒排膿、止血定痛之效,黏附性強,可形成保護膜,隔絕外邪。
    • 《醫學入門》謂其「貼瘡毒,生肌止痛」,與礬紅一溫一寒,調和藥性。

輔助熏洗藥(蒼朮、川椒)

  • 蒼朮:燥濕健脾,能除瘡瘍濕毒;
  • 川椒:溫通殺蟲,促進局部氣血循環。
    二者煎湯熏洗,可預潔創面、開泄腠理,增強後續藥膏滲透力。

調和介質(麻油)

麻油潤澤,緩解礬紅、松香之乾澀,兼能潤膚生肌,避免瘡面過度收斂而生裂痛。


治療邏輯推論

  1. 先清後斂

    • 熏洗階段(蒼朮、川椒)→ 祛腐穢、通血絡
    • 藥膏階段(礬紅、松香)→ 拔毒固表、生肌護瘡
  2. 雙向調節瘡面環境

    • 礬紅收斂過度滲出,松香防止瘡口乾裂,麻油維持濕潤平衡,符合「斂而不滯」的中醫外治思想。
  3. 物理性封閉療法

    • 布條加壓包扎(「毋令血行」)可減少瘡面活動,促進修復,類似現代「濕性癒合」概念。

此方設計簡潔,針對「毒、腐、瘀」三大病機,體現中醫外治標本兼顧的實用性。

傳統服藥法


細塊礬紅1斤,明淨松香1斤。
上研極細末,麻油調稠。
先將瘡上用蒼朮1兩,川椒3錢,水五碗,煎至4碗,入罐內,將瘡對罐口;以熱氣熏之,半熱,傾藥盆內,淋洗瘡上,以潔淨布捐乾後,以此藥膏搽瘡上,紙蓋上,以軟布條扎緊,毋令血行,三日
愈後忌發物煎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癤和癰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背部膿瘡多痰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解毒紫金膏, 出處:《外科正宗》卷三。 組成:細塊礬紅1斤,明淨松香1斤。 主治:楊梅結毒,腐爛作臭,膿水淋漓,諸藥不效者;兼治諸毒頑臁等瘡。

解毒紫金膏, 出處:《經驗廣集》卷四。 組成:防風5錢,荊芥5錢,連翹5錢,赤芍5錢,歸尾5錢,紅花5錢,黃芩5錢,黃柏5錢,僵蠶5錢,蟬蛻5錢,白芷5錢,甘草5錢,大黃5錢,銀花5錢,川烏5錢,草烏5錢,獨活5錢,蒼朮5錢,細辛5錢,秦艽5錢,川椒5錢,骨碎補5錢,首烏5錢,蛇床子5錢,木鱉子5錢,大楓5錢,蜈蚣5錢。 主治:諸般惡瘡,瘰癧,痰核,癰疽,發背,楊梅,疔毒,腫毒破爛,並跌打損傷,筋骨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