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香導痰丸

XING XIANG DAO T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7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脾經 22%
胃經 16%
肝經 11%
大腸經 7%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三焦經 5%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星香導痰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化痰止咳的功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消腫之效。其藥理作用研究表明,天南星可通過抑制氣道平滑肌痙攣、促進痰液排出等機制,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此外,天南星亦可宣肺通竅,對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胸悶氣促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然而,天南星性燥,易傷津液,故需謹慎使用,並應遵醫囑服用。

星香導痰丸中包含香附,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痰濁阻滯,氣機鬱結,往往伴隨胸悶、脅痛等症狀,香附可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痰濁得以宣泄。
  2.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香附亦能調和脾胃,促進消化。痰濁的形成與脾胃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香附能健脾和胃,有助於化痰止咳,改善痰多咳嗽的症狀。

星香導痰丸中加入皁莢,主要是利用其潤腸通便、消痰化積的功效。

皁莢味苦,性寒,入肺、脾、大腸經。其含有皁苷等成分,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化痰的作用,對於痰濕阻滯、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效果。

此外,皁莢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痰熱咳嗽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星香導痰丸的組成中加入皁莢,可有效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達到化痰止咳的目的。

星香導痰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痰濕阻肺,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等症狀,半夏能有效去除痰濕,暢通呼吸道。
  2. 降逆止嘔: 半夏亦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治療痰濁上逆所致的嘔吐。星香導痰丸常用於治療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痰濁上逆等症,半夏在此方中既可化痰,又可止嘔,相輔相成。

「星香導痰丸」方劑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化痰: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其揮發油成分能疏散肺氣,解除氣滯,有助於痰液的排出。
  2. 燥濕化痰:橘紅亦具燥濕之性,可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橘紅在「星香導痰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改善痰多、咳嗽等症狀,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主治功效


星香導痰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多部中醫典籍的記載,星香導痰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濕阻滯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燥濕化痰

方中天南星半夏皆為燥濕化痰的要藥。

  • 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功效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
  • 半夏:性味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二者合用,能增強燥濕化痰的功效,使痰濕得化,氣機通暢。

2. 行氣解鬱

香附橘紅具有行氣解鬱的作用。

  • 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功效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調經止痛。
  • 橘紅: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功效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痰濕阻滯,常伴有氣機不暢的表現,如胸悶、脘痞等。香附和橘紅能夠疏理氣機,使氣行則濕化,有助於痰濕的消散。

3. 清熱導滯

方中皁莢具有清熱導滯的作用。

  • 皁莢:性味辛、鹹、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功效祛痰開竅,散結消腫。

皁莢在此方中除了具有祛痰的作用外,還能協助清除體內的濕熱,對於痰濕夾有熱象的患者尤為適宜。

4. 藥理研究

根據古文內容,何廉臣等醫家在臨牀實踐中,常將星香導痰丸用於濕溫病夾痰的情況,認為其能開「濁穢之鬱閉」,「消痰食之停留」,「祛其痰熱」。

5. 綜合分析

星香導痰丸以燥濕化痰為主,兼以行氣解鬱、清熱導滯,適用於痰濕阻滯,兼有氣鬱、熱象的病症。古文記載中,多用於濕溫病夾痰的治療,並指出其對於「痰嗽無火」有良效。朱丹溪也指出「此家傳祕方,治痰嗽氣逆屢驗」。

總結

星香導痰丸是一個以燥濕化痰為主要功效的方劑,通過燥濕化痰、行氣解鬱、清熱導滯等作用,達到祛除痰濕、通暢氣機的目的。臨牀上常用於治療痰濕阻滯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尤其適用於濕溫病夾痰的情況。

傳統服藥法


制南星3兩,生香附3兩,皂角(水浸1周、曬)3兩,法半夏3兩,廣橘紅5兩。
薑汁糊丸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潰瘍等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星香導痰丸, 出處:《濕溫時疫治療法》卷上引《丹溪心法》。 組成:制南星3兩,生香附3兩,皂角(水浸1周、曬)3兩,法半夏3兩,廣橘紅5兩。 主治:痰嗽無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