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癇再生丸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白附子性溫,味辛,歸脾、腎經,具有祛風濕、止痙攣的功效。五癇症多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而白附子能溫經散寒,祛除風濕邪氣,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止痙攣的目的。
- 溫腎壯陽: 五癇症患者常伴有腎陽虛衰,陽氣不足,導致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狀。白附子能溫腎壯陽,補益腎氣,使陽氣充沛,從而改善患者的症狀。
五癇再生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嘔降逆:半夏性溫,味辛,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五癇症常伴隨嘔吐、眩暈等症狀,半夏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患者能夠更好地接受治療。
- 化痰開竅:半夏具有化痰開竅的功效,可治療痰濁阻竅導致的昏迷、抽搐等症狀。五癇症的發作,常與痰濁阻滯腦絡有關,半夏可有效化痰開竅,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因此,五癇再生丸中加入半夏,旨在通過止嘔降逆和化痰開竅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五癇再生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化痰散結、止咳定喘、祛風止痙等功效。對於因風痰阻絡、痰濁矇蔽心竅導致的癲癇、抽搐等症,天南星能有效化解痰濁,疏通經絡,起到止痙安神的作用。此外,天南星還能通竅開竅,改善因痰濁阻滯導致的神志不清、言語不利等症狀。因此,五癇再生丸中加入天南星,有助於平息肝風、化痰開竅、止痙安神,達到治療癲癇的目的。
五癇再生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皁莢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驅風散寒、消積化滯之效。
對於癲癇患者,皁莢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腦部供血,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風、眩暈等症狀。此外,皁莢還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於癲癇伴發的痰濁、瘀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五癇再生丸中包含蜈蚣,主要源於其在中醫理論中的特殊藥性。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之功效。其藥性偏於驅散寒邪,且能疏通經絡,對於因風寒或痰濁阻滯經絡所致的癇症,具有較好的療效。
另外,蜈蚣亦可解毒散結,對於因毒邪入侵所致的癇症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五癇再生丸中加入蜈蚣,旨在通過其寒性驅散風寒、疏通經絡,並藉助其解毒作用,以達到治療癇症的目的。
五癇再生丸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痙: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痙攣的功效。五癇病症多因肝風內動、痰濁阻絡所致,烏梢蛇可疏風止痙,化痰通絡,以緩解痙攣發作。
- 活血化瘀:烏梢蛇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五癇病症也常伴隨瘀血阻滯,烏梢蛇的活血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促進血液流通,改善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五癇再生丸] 主治「癇證」,即中醫所稱之癇病(癲癇),以反覆發作、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為主要表現。古代醫家認為癇證多因「風痰上擾」或「痰瘀阻竅」所致,治療以袪風化痰、熄風定驚為核心。此方以「五癇」為名,可能對應五種癇證類型(如《千金方》分肝癇、心癇等五臟癇),強調其廣泛適用性。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邏輯推理
袪風化痰主力
- 白附子(1斤):辛溫,袪風痰、逐寒濕,善治頭面風痰,引藥上行。
- 法夏(4斤):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直接消解痰濁之本。
- 南星(2斤6兩):苦辛溫,化痰熄風,尤擅治風痰閉阻之癇證。
- 皂角(4兩):辛鹹溫,通竅開閉、滌痰醒神,助痰出有路。
熄風止痙關鍵
- 蜈蚣(16條):走竄搜風,熄風解痙,直擊筋脈拘急。
- 天蟲(白僵蠶,2斤2兩):袪風定驚、化痰散結,協同蜈蚣緩解抽搐。
- 烏蛇(2斤半):甘鹹平,搜風通絡,定驚止痙,善治風癇癇厥。
成丸特色
- 水泛小丸,朱砂為衣:朱砂鎮心安神,增強定驚之效,丸劑緩釋藥力,適合長期調治。
三、治療原理探討
痰瘀風火並治:
方中重用白附子、南星、法夏,直搗「風痰上壅」病機,皂角開竅滌痰,從痰濁根源切入;蜈蚣、烏蛇、天蟲熄風通絡,針對抽搐痙攣之標,形成標本兼顧之力。蟲類藥增效:
蜈蚣、烏蛇、天蟲均屬蟲類藥,具「搜剔透達」之性,能深入經絡化解頑痰風邪,尤其適用於久癇難癒者。引經與協同:
白附子引藥上行至頭面,法夏降氣化痰,一升一降調暢氣機;朱砂衣鎮心,防痰熱擾神,全方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四、潛在功效延伸
除傳統癇證外,此方邏輯上可能對以下病機相似者有效:
- 痰厥(突然昏仆,痰聲漉漉)
- 風痰頭痛(頭痛昏重,伴嘔逆痰多)
- 小兒驚風(抽搐痰壅,屬風痰型者)
綜上,五癇再生丸以「痰、風」為核心,通過化痰熄風、搜絡止痙,重建氣機平衡,體現中醫「治風先治痰,痰去風自滅」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白附子1斤,法夏4斤,南星2斤6兩,皂角4兩,蜈蚣16條,天蟲2斤2兩,烏蛇2斤半。
上為細末,水泛小丸,朱砂為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癇再生丸具有祛風化痰、通絡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小兒、哺乳期婦女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癇再生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組成:大黃1斤2兩,海沉香2兩,黃芩6兩,膽星2兩,礞石2兩,白礬4兩,百藥煎1兩5錢。 主治:風癇。
五癇再生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 組成:白附子1斤,法夏4斤,南星2斤6兩,皂角4兩,蜈蚣16條,天蟲2斤2兩,烏蛇2斤半。 主治:癇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