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眠散
NING M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渙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6.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寧眠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鎮靜安神之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心、肺經。其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具有鎮靜、止痙、消炎等作用。對於因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等症狀所致的失眠,天南星能起到鎮靜安神、緩解緊張情緒的效果,幫助患者入眠。
此外,天南星還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能緩解因痰溼阻肺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在一些以痰溼阻肺爲病因的失眠患者中,天南星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寧眠散方劑中包含人參,看似與其安神助眠功效相悖,實則有其深意。
人參性溫,味甘,具補氣益血、安神之效。方中加入人參,主要針對因氣虛血弱、心神不安導致的失眠。人參能補益心脾,使氣血充盈,心神安定,從而改善睡眠。
此外,人參可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如與酸棗仁、茯苓等安神藥物配合,增強其安神效果;與甘草等補氣藥物配合,共同補益心脾,提升整體療效。
寧眠散中添加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痛,安神定志:白附子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心神不寧引起的失眠,白附子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改善睡眠品質。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寧眠散中其他藥物,如酸棗仁、茯苓等,也具有安神、養心、健脾等功效。白附子與這些藥物相配伍,能增強藥效,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寧眠散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其鎮靜安神、祛風止痙的功效。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之效。其寒性可清熱解毒,而其鎮靜安神之效可有效改善因肝風內動、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症狀。此外,全蠍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痙攣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寧眠散中加入全蠍,不僅有助於改善睡眠,更能起到輔助治療其他症狀的作用。
寧眠散中包含蜈蚣,源於其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血瘀阻絡、氣血不暢而導致的失眠。
蜈蚣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解毒消腫的作用,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流,緩解因血瘀而引起的頭昏腦脹、心神不寧等失眠症狀。此外,蜈蚣還能鎮靜安神,減輕焦慮、緊張,幫助患者更容易入睡。
主治功效
寧眠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寧眠散,其方出自《幼幼新書》與《御藥院方》,主治小兒慢驚潮搐,不得安臥之症。綜合古籍記載,此方針對小兒因風痰內擾、氣機不暢所致的驚搐、煩躁不安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寧眠散主要由以下幾味藥物組成:
- 天南星(炮裂): 性味苦、辛,溫,歸肺、肝、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之功。炮製後能降低其毒性,並增強其燥濕化痰的作用,針對體內濕痰壅滯、阻礙氣機所致的抽搐有良好的療效。
- 人參(去蘆頭): 性味甘、微苦,溫,歸脾、肺、心經。大補元氣,固表安神。小兒慢驚潮搐多因正氣虧虛、陰陽失調所致,人參能補益正氣,使陰陽調和,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有助於安定神志。
- 白附子(炮): 性味辛、甘,溫,有毒,歸肝、脾經。具有祛風解毒、化痰散結之效。炮製後可降低其毒性,並增強其溫陽散寒、化痰通絡之力,有助於疏散體內風邪,化解痰濁,緩解驚搐。
- 全蠍(生用): 性味辛、平,有毒,歸肝經。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之功。生用能保持其較強的祛風通絡之力,針對風邪內侵、經絡阻滯所致的抽搐、疼痛具有良好的療效。
- 蜈蚣(酒浸,酥炙微黃): 性味辛,溫,有毒,歸肝經。具有息風鎮靜、攻毒散結之效。酒浸酥炙能增強其祛風止痙的效力,可有效平息肝風,鎮靜神經,緩解驚搐。
- 乳香、血竭: 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能在此方中起到輔助作用,幫助活絡氣血,緩解疼痛。
- 青黛,續隨子: 古籍中記載,有清熱解毒,通便導滯之效,可能輔助寧眠散清除體內之熱。
治療原理:
寧眠散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祛風化痰、鎮驚安神、補益正氣的目的。其治療主要針對以下病機:
- 風痰內擾: 小兒慢驚潮搐,多因體內風邪侵襲,或痰濁內生,風痰交阻,上擾清竅,導致抽搐、煩躁不安。寧眠散中天南星、白附子、全蠍、蜈蚣等藥物,皆有祛風化痰、熄風止痙之效,能有效清除體內風邪痰濁,平息抽搐。
- 氣血失調: 驚搐之症,多因氣血運行失常,絡脈阻塞所致。乳香、血竭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可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症狀。
- 正氣虧虛: 小兒體質虛弱,正氣不足,易受邪侵,故治療上需兼顧扶正。人參大補元氣,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有助於安定神志。
- 神志不安: 諸藥合用,能平息肝風,鎮靜安神,使患兒得以安睡。
總結:
寧眠散針對小兒慢驚潮搐,不得安臥之症,通過祛風化痰、熄風止痙、活血通絡、補益正氣等多重功效,協同作用,使體內陰陽調和,氣機暢通,達到平息抽搐,安定神志的治療目的。古籍記載,服藥後能使患兒入睡,即為療效之驗證。 此方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原則,能從病因病機出發,有效緩解症狀,改善患兒體質。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炮裂)半兩, 人參(去蘆頭)半兩, 白附子半兩, 乾蠍21個, 乾赤頭蜈蚣1條(酒浸,酥炙微黃)。
上為細末。次用乳香、血竭各研一分,同諸藥拌勻。
每服1字至半錢,用好酒少許,浸薄荷煎湯調下。每兒潮搐,服之得眠是驗,次用辰砂膏相兼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寧眠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渙方。 組成:天南星(炮裂)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白附子半兩,乾蠍21個,乾赤頭蜈蚣1條(酒浸,酥炙微黃)。 主治:小兒慢驚潮搐,不得安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