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方劑組成解釋
良附丸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止痛、化濕消痞的功效。
高良薑辛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痛消痞,對於寒邪犯胃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良附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困脾,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噯氣泛酸等症狀。高良薑的加入,可以起到溫中散寒、化濕消痞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良附丸中包含香附,主要是因為香附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胸脅疼痛、脘腹脹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調經止痛: 香附亦能調和氣血,行氣止痛,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因此,良附丸中加入香附,可以達到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以及調經止痛的功效,是治療肝鬱氣滯、胸脅疼痛、脘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的常用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方劑介紹

良附丸出自《良方集腋》,主要功效是疏理氣機、疏肝解鬱,驅散寒氣,止痛。最原始主要用來治療胃脘痛,主治:「氣滯寒凝證」,後代將此方視為治療氣滯寒凝胃脘痛的代表方。
常見症狀是:胃脘部疼痛、胸脅(胸腔兩側)脹悶、怕冷、婦女痛經、舌苔白、脈象弦。
引發這種胃痛可能有兩種原因,常因情緒惱怒,或受到寒氣所引起。
傳統中醫認為,肝臟主要的功能是疏泄,可以協助脾胃的氣機運行,以維持人體正常的消化功能。
如果因為情緒不佳、憂愁煩悶,導致肝臟失去疏泄的功能,就可能引起脾胃氣滯。
如果又受到寒邪侵襲,或者飲食生冷食物,又會引發中寒的症狀;這兩種情況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氣滯寒凝證」。

氣滯寒凝會導致胃脘疼痛;胸脅脹悶,是因為肝氣鬱結;怕冷喜歡溫暖,是寒邪的表現;舌苔白,脈象弦,也是氣滯寒凝的徵象。至於肝氣鬱結,寒邪凝聚,在婦女身上也可能引發痛經。
近代名中醫懶兔子,在其著作《醫食住行》中提到:「胃寒其實很好治,很多中成藥都對證,比如附子理中丸、溫胃舒顆粒、良附丸。這些藥對於過食冷飲之後引起的胃部寒痛、上吐下瀉,都有良效。」
這個方劑只有高良薑、香附兩味中藥組成,所針對的病症是肝氣鬱結,中焦(脾胃)寒凝,所以治療的原則是疏理氣機、疏肝解鬱,驅散寒氣、止痛。
高良薑並非生薑,其味辛性溫,可以進入脾胃經,溫暖脾胃,驅散寒氣,止痛,而且用酒浸泡清洗,可以幫助它驅散寒氣、宣通氣機的功效。
香附味辛性平,歸肝經,可以疏肝解鬱,運行氣機,緩解疼痛,而且用醋浸泡清洗,可以加強它進入肝經、疏肝理氣止痛的功效。
《本草正義》提到:「高良薑大辛大溫,專門治療中焦真寒的嚴重病症」、「香附,辛味非常強烈,香氣也很濃郁,主要靠氣味來發揮作用,所以專門治療因為氣機鬱結所引起的疾病。」

良附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溫中散寒」和「理氣止痛」法則。
- 溫中散寒: 運用高良薑辛熱之性,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恢復脾胃正常的運化功能。現代研究表明,高良薑具有抗炎、鎮痛、抗潰瘍等作用,有助於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 理氣止痛: 運用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以疏通肝氣,行氣解鬱,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現代研究表明,香附具有抗炎、鎮痛、解痙、調節胃腸運動等作用,有助於緩解胃腸痙攣和疼痛。
近代名醫秦伯未提到:「本方治療肝胃氣痛偏於寒證的有效。這兩種藥物的效能,良薑擅長溫胃散寒,香附擅長疏肝行氣,一般用量大多相等,取其相互協助。因為寒邪引起的,良薑可以多於香附;因為氣滯引起的,香附可以多於良薑。」(《謙齋醫學講稿》)
所以,如果病因是寒邪引起的,用高良薑二錢,香附末一錢(高良薑較多);如果病因是惱怒引起的,用高良薑一錢,香附末三錢(香附較多);如果病因是寒邪和惱怒都有的,用高良薑一錢五分,香附一錢五分。
由於此方只有兩味藥,後代多加上其他的中藥配伍,例如《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的「九氣拈痛丸」,實際上就是本方加味當歸、五靈脂、莪術、檳榔、青皮、元胡、鬱金、木香、陳皮、薑黃和甘草而成,具有運行氣機、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各種心胃疼痛。
民國時期,盛心如《實用方劑學》中的良附丸,即本方加味青皮、木香、當歸、乾薑和沉香而成,這樣行氣散寒的力量更強,可以用來治療胸脘氣滯,胸脅軟處一點疼痛,或者經年不癒,母子相傳的病症。
若統計近代中醫大量研究後顯示,良附丸對由寒證引起的胃病具有顯著療效(註1)。
良附丸加減可促進胃病痊癒,主要表現在改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血流,改善黏膜組織病理形態,促進潰瘍面癒合、解除胃腸痙攣,還能抑制或殺滅幽門螺旋桿菌。
現代應用於治療各種胃痛、慢性萎縮型胃炎、消化性潰瘍、泌尿系結石、慢性膽囊炎和婦女痛經等疾病。
加減法: 如果偏向於氣滯,因為情緒不佳引起,胸脅脹悶比較嚴重,可以多用香附,或者酌情加入川楝子、鬱金和木香等,以幫助運行氣機、緩解疼痛。如果偏向於寒凝,因為受寒或飲食生冷引起,胃脘疼痛嚴重,怕冷,可以多用高良薑,或者酌情加入乾薑、吳茱萸和桂枝等,以加強溫暖中焦、驅散寒氣的作用。氣滯寒凝引起的痛經,可以酌情加入當歸、川芎和白芍等,以調和氣血、緩解疼痛。
註1:吳曉鋒,彭素娟,溫鎮榕,等.良附丸治療常見胃病療效的Meta分析[J].廣東醫科大學學報,2024
傳統服藥法
高良薑:用酒洗七次,烘乾後研磨成粉(9克)香附子用醋洗七次,烘乾後研磨成粉(9克)(兩種藥材等量)
將以上兩種藥材分別烘乾、研磨成粉後,分別儲存。需要服用時,用米湯加入一湯匙生薑汁,以及少許鹽調和後,將藥粉製成藥丸服用,立刻可以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即使患有氣滯寒凝的胃脘痛,使用本方也應該謹慎,以防止藥物過於走竄,損傷胎兒。有人曾報導用本方加味治療胃脘痛導致流產的案例。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良附丸, 出處:《實用方劑學》。 組成:良薑1錢,香附4錢,青皮3錢,木香3錢,當歸3錢,乾薑2錢,沉香1錢。 主治:胸膈滿痛,得暖便輕,嘔吐清水。
良附丸, 出處:《良方集腋》卷上。 組成:高良薑(酒洗7次,焙研)、香附子(醋洗7次,焙研)。 主治:溫胃行氣疏肝,祛寒止痛。主治:肝鬱氣滯,胃寒脘痛,胸悶不舒,喜溫喜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