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中化痰丸
WEN ZHONG HUA T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四(寶慶新增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溫中化痰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肝理氣,助消化: 青皮性辛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消滯、疏肝理氣的作用。對於痰溼阻滯、胃脘痞滿、消化不良等症,青皮可幫助理氣消滯,改善脾胃功能,從而促進痰液的化解。
二、協同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青皮與溫中化痰丸中其他藥材如陳皮、半夏等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溫中化痰、理氣消滯的功效。青皮的加入,可增強整體方劑的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溫中化痰丸中包含高良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
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健脾止嘔的功效。溫中化痰丸主要針對寒邪客肺、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而高良薑正好可以溫肺化痰,散寒止咳,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溫中化痰、止咳平喘的效果。
溫中化痰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寒邪客肺、脾胃虛寒引起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乾薑能溫肺化痰,散寒止咳,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此外,乾薑還有助於促進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因此,溫中化痰丸中加入乾薑,既能溫中散寒,又能化痰止咳,是治療寒痰咳嗽的常用藥材。
溫中化痰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理氣燥濕: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理氣燥濕、化痰止咳之效。溫中化痰丸主治脾胃虛寒、痰濕阻滯,陳皮可溫陽散寒,並促進脾胃運化,利濕化痰,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解決痰濕問題。
-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陳皮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同時提升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溫中化痰丸主治「停痰留飲」所引發的一系列症狀,包括胸膈滿悶、頭眩目運、好卧減食、咳嗽嘔吐、氣短惡心等。此方亦適用於因飲食不節(如飲酒過多、引飲無度、過食生冷)導致痰濕內停、胃氣上逆之證。
痰飲病機:
- 「停痰留飲」屬中醫「痰飲病」範疇,多因脾胃陽虛,水液代謝失常,聚濕成痰,痰濕阻滯氣機,影響肺胃功能。
- 「胸膈滿悶」為痰濕停滯中焦,氣機壅塞;「頭眩目運」因痰濁上蒙清竅;「咳嗽嘔吐」係痰濕犯肺胃,氣逆不降。
飲食傷脾胃:
- 方中特別提到「飲酒過多」、「過傷生冷」,此類飲食易損傷脾陽,導致寒濕內生,進一步凝聚為痰飲。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由四味藥組成,均屬辛溫之品,以溫中散寒、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為核心:
青皮(去白):
- 性味苦辛溫,歸肝、膽、胃經。
- 善破氣消積,疏肝行滯,能解除胸膈痰濕壅塞之氣滯,尤長於消痰飲積聚。
良薑(高良薑,去蘆,炒):
- 性味辛熱,歸脾、胃經。
- 溫中散寒止痛,專治脾胃虛寒或寒濕內停,助陽氣以化飲,止嘔惡。
乾薑(炒):
- 性味辛熱,歸脾、胃、心、肺經。
- 溫中回陽,燥濕化痰,助良薑增強溫脾陽之力,兼能溫肺化飲,針對寒痰咳嗽。
陳皮(去白):
- 性味苦辛溫,歸脾、肺經。
-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與青皮協同調暢氣機,且能化中焦痰濕,降胃氣止嘔。
配伍特點:
- 溫中為主:良薑、乾薑相須為用,溫補脾胃陽氣,散寒化飲,針對痰飲的根本病機(陽虛寒濕)。
- 理氣化痰:青皮破氣、陳皮行氣,二者一降一疏,解除痰阻氣滯之胸悶嘔逆。
- 醋糊為丸:醋味酸收,可緩和諸藥辛烈之性,兼助入肝胃,增强消積化痰之效。
推論可能的功效延伸
此方雖名「化痰」,實則以「溫中」為本,通過恢復脾胃陽氣以化痰飲,故推測其功效不局限於化痰,尚可:
- 調節寒濕型消化不良:因脾胃虛寒導致的脘腹冷痛、食少泛酸。
- 緩解寒痰咳嗽:痰白清稀、舌苔白滑者,藉乾薑溫肺化飲之功。
- 改善酒積傷胃:酒性濕熱,過飲則濕從寒化,本方溫化寒濕,能解酒後痰嘔。
總結
溫中化痰丸體現了「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療原則,通過溫陽散寒、行氣化痰的配伍,標本兼顧,尤其適合寒濕痰飲內停兼氣滯之證。其組方簡練,藥性偏溫燥,針對性強,符合宋代以後醫家對痰飲病重在溫通的思想。
傳統服藥法
青皮(去白)5兩,良薑(去蘆,炒)5兩,乾薑(炒)5兩,陳皮(去白)5兩。
上為細末,醋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粒,湯飲任下,不拘時候。
化痰丸(《醫方類聚》卷一○○引《簡易方》)、二薑丸(《普濟方》卷一六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在感冒期間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中化痰丸, 出處:《局方》卷四(寶慶新增方)。 組成:青皮(去白)5兩,良薑(去蘆,炒)5兩,乾薑(炒)5兩,陳皮(去白)5兩。 主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頭眩目運,好卧減食,咳嗽嘔吐,氣短惡心;或飲酒過多,或引飲無度,或過傷生冷,痰涎並多,嘔噦惡心。
溫中化痰丸, 出處:《局方》卷四(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乾薑(炮)1兩,半夏(煮)1兩,細辛(去葉,洗)半兩,胡椒半兩,白朮(焙)2兩。 主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頭眩目運,好卧減食,咳嗽嘔吐,氣短惡心;或飲酒過多,或引飲無度,或過傷生冷,痰涎並多,嘔噦惡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