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應散中包含青皮,主要是利用其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的功效。
青皮性辛、苦,味溫,歸肝、脾經,能 疏解肝氣鬱結,緩解胸脅脹痛、脘腹脹滿 等症狀。同時,青皮也能 理氣消積,促進消化,對於因肝氣鬱滯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因此,內應散中加入青皮,能夠有效地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各種症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內應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內應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痰濕內阻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而陳皮的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作用,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消除痰濕,緩解胸悶、脘腹脹滿等不適。
2. 和中開胃,降逆止嘔:陳皮還有和中開胃、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促進食慾,減輕嘔吐。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的食慾不振、嘔吐等症,陳皮的和中開胃、降逆止嘔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內應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解毒的功效。內應散方中多為辛溫燥烈之品,易傷脾胃,甘草可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防止藥物過於燥烈,引起不良反應。
2. 增強藥效: 甘草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可增強黃芪補氣固表之效;與桔梗搭配,可增強桔梗宣肺利咽之效。在內應散中,甘草也同樣可以與其他藥物配伍,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內應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回陽的功效。內應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瀉、嘔吐等症,而乾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改善脾胃的陽氣不足,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 助藥力:乾薑的辛溫之性,可助其他藥物的藥力發揮,增強療效。內應散中含有許多寒涼藥材,如黃連、黃芩等,乾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藥的寒性,避免過寒傷陽,同時也可促進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內應散
內應散,是一首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胃氣虛弱,臟腑功能失調所致的乾嘔、納呆等症。
組成
- 青皮: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功效
內應散具有溫中散寒、理氣降逆、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氣虛弱,臟腑功能失調所致的乾嘔、納呆等症。
臨牀應用
內應散臨牀上常用於治療胃炎、胃潰瘍、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禁忌
內應散不宜用於陰虛火旺、胃火熾盛者。
總結
內應散是一首溫中散寒、理氣降逆、健脾和胃的中藥方劑,臨牀上常用於治療胃炎、胃潰瘍、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青皮(去白) 1兩,陳皮(去白) 1兩,甘草1兩,乾薑2錢。
上為細末。
每服3錢,水1盞,乾棗五個(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稍熱,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應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四。 組成:青皮(去白)1兩,陳皮(去白)1兩,甘草1兩,乾薑2錢。 主治:胃氣虛弱,臟腑不止,乾嘔,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