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導聚散方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活血行氣,調和氣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減輕胸悶、腹痛等症狀,與導聚散的整體功效相符。
-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富含鐵質及多種營養成分,能補血養血,滋陰潤燥,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藥物的燥性,避免出現副作用。
導聚散中包含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涼血止痛: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之效。導聚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經絡所致的癰疽、發背、瘰癧等症。赤芍能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有效緩解熱毒對機體的傷害,並改善局部疼痛。
- 活血化瘀:赤芍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有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導聚散中,赤芍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目的,促進瘡瘍的消退。
導聚散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經散寒: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導聚散主治寒邪凝滯,氣血阻滯所致的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而桂枝溫陽化寒,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之痛。
二、調和營衛: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使營氣和衛氣協調運行,增強機體抵抗力。導聚散旨在疏導寒邪,使之從體表排出,桂枝的調和營衛作用,可促進體表汗出,利於驅散寒邪。
綜上所述,桂枝在導聚散中發揮溫經散寒、調和營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寒邪凝滯所致的諸多症狀。
導聚散方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肝氣鬱滯、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導聚散主要用於治療食積氣滯、脘腹脹滿、噯氣嘔吐等病症,青皮的理氣作用可緩解氣滯,幫助消食導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消食導滯,健脾和胃:青皮還具有消食導滯、健脾和胃之效,可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導聚散方中加入青皮,可以增強方劑的消食導滯作用,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正常消化功能。
導聚散中包含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導聚散主治胸脘脹滿,氣機阻滯,而香附可解肝鬱氣滯,暢通氣機,從而達到緩解胸脘脹滿,止痛的效果。
-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 香附還具有調和脾胃、促進消化的作用。導聚散中常配合其他健脾消食的藥物,共同作用於脾胃,以促進消化,改善食慾,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脾胃不和引起的胸脘脹滿。
導聚散中包含木香,主要有以下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燥濕止瀉之功效。導聚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泄瀉等症,木香可溫中行氣,散寒止痛,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 健脾和胃: 木香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利於吸收,有助於緩解腹瀉。
綜上所述,木香在導聚散中,起到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泄瀉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導聚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產後肝脾氣滯,結聚不散」所致諸症。產後氣血俱虛,肝失疏泄,脾運不健,氣機壅滯則惡露排出不暢;血行不散結聚胞宮,故小腹疼痛不止。脈象沉弦澀滯,沉主裏證,弦為肝鬱,澀屬血滯,正是氣滯血瘀之徵。本方旨在行氣活血、散結止痛,使氣行血散,惡露得下,腹痛自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行氣解鬱為核心
- 香附(醋炒):主入肝經,醋製增強其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力,為氣中血藥,能解肝脾之鬱結。
- 木香、青皮:木香善行脾胃滯氣,青皮破肝經氣結,二者助香附宣通三焦氣機,氣行則血行。
活血散結以破滯
- 當歸:養血活血,兼能行氣,補而不滯,產後正虛兼瘀時尤宜。
- 赤芍(醋炒):醋製增強入肝散瘀之力,清熱涼血,與當歸協調,化瘀止痛而不傷陰。
溫通助陽以化凝
- 桂心:辛甘大熱,溫通血脈,散寒止痛,助氣藥行滯、血藥散瘀,尤適產後寒凝血滯之腹痛。
全方配伍精要
此方以「氣滯—血瘀—寒凝」為病機鏈條,採「行氣為主,活血為輔,佐以溫通」之法。香附、木香、青皮疏泄肝脾,解氣結之標;當歸、赤芍活血調血,化血瘀之根;桂心溫陽散寒,破陰凝之勢。諸藥合而導聚散結,使氣血調暢,惡露自下,腹痛得愈。
傳統服藥法
當歸3兩,赤芍1兩半(醋炒),桂心1兩半,青皮1兩半,香附3兩(醋炒),木香1兩半。
上為散。
每服3錢,水煎,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導聚散, 出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組成:當歸3兩,赤芍1兩半(醋炒),桂心1兩半,青皮1兩半,香附3兩(醋炒),木香1兩半。 主治:婦人産後肝脾氣滯,結聚不散,而致惡露不盡,小腹疼痛不止,脈沉弦澀滯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