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益母丸

JIA WEI YI M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寒 (0.7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5%
脾經 15%
肺經 10%
小腸經 5%
腎經 5%
心包經 5%
大腸經 5%
膽經 5%
胃經 5%
三焦經 5%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小腸經
腎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膽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益母丸」中包含「益母草」的主要原因在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益母草性寒,味苦,歸肝、心、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方劑主治婦人月經不調、痛經、經期腹痛、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而益母草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起到治療作用。其活血化瘀可改善經血運行不暢,涼血止血可緩解痛經及產後出血,清熱解毒可消炎解毒,因此益母草是加味益母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加味益母丸是一種常見於中醫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當歸這一重要藥材。當歸被譽為“駕馬之藥”,主要用於補血和調經。它具有活血化瘀、滋陰補血的功效,適合用於女性在月經不調、產後虛弱及其他婦科疾病中。當歸的主要成分包含多種氨基酸和揮發油,這些成分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當歸能夠幫助調理肝脾,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月經問題具有顯著的療效。此外,當歸在中藥方劑中常常搭配其他藥材,使其整體療效得到加強,充分發揮補血與調經的效果。因此,當歸在加味益母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改善女性的生理狀況,還有助於維護整體健康。這正是其為何被廣泛應用於婦科領域的原因之一。

加味益母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女性月經不調及相關症狀。其組成之一的赤芍,對於方劑的效果至關重要。赤芍性甘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血虛或血淤所導致的經期不適症狀。

在女性生理中,經血的調和與血液的運行密切相關,赤芍的加入能夠促進經絡通暢,減少由於血液 stagnation 引起的腹痛或經期不順。此外,赤芍還能幫助調和肝氣,減輕情緒波動,進一步促進月經的正常週期。因此,加味益母丸中的赤芍不僅是改善血液循環的重要成分,也是支持女性健康的重要藥材,為女性的生理與心理健康提供了雙重保障。這使得赤芍在方劑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加味益母丸中添加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 益母丸本身以活血化瘀為主,而木香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女性常因肝氣鬱結而影響氣血運行,導致經絡不通,加用木香可疏通肝氣,調和氣血,促進藥效發揮。
  2. 緩解腹痛,改善腸胃功能: 木香亦有健脾和胃、消食止痛的功效。女性在經期或產後容易出現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加入木香可緩解這些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加味益母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分析

加味益母丸的主要成分包括:

  • 益母草:半斤 (在部分方劑中為四兩或二兩)
  • 當歸:一兩 (在部分方劑中為七錢或二兩)
  • 赤芍:一兩 (在部分方劑中為五錢)
  • 川芎:一兩 (在部分方劑中為四兩或五錢)
  • 木香:一兩 (在部分方劑中為二兩)
  • 其他: 部分方劑中還會加入白朮、條芩、香附、熟地、茯苓、麥門冬、貝母、陳皮、甘草、阿膠、黑豆、黃芩、澤蘭葉、黃柏等藥材。

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加味益母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涵蓋了經期、孕期和產後的各種症狀。其功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 調經助孕

  • 調經:多篇古文指出加味益母丸能治療「月水不調」,「定魂魄,血氣自然調順,諸病不生;又破血痛,養脈息,調經絡」。益母草活血調經,當歸補血養血,赤芍散瘀止痛,川芎行氣活血,木香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可調理氣血,使月經規律。
  • 助孕:「服百丸有孕」、「服之有孕。且無小產之患」、「婦人久無子,溫酒下,服至一月,決有效驗」。這表明加味益母丸具有助孕的功效,可能與其調理氣血、溫養胞宮的作用有關。

2. 安胎保胎

  • 預防流產:「服之有孕。且無小產之患」、「妊婦諸症可服」、「孕常服一丸甚好」。這些描述提示加味益母丸具有預防流產的作用,可能與其補益氣血、固本安胎的功效有關。
  • 緩解胎前不適:「如胎前臍腹刺痛,胎動不安,下血不止,米飲或秦艽、當歸煎湯下」。說明加味益母丸可以緩解孕期腹痛、胎動不安等症狀。

3. 助產催生

  • 催生:「催生用童便下」、「治難產及產後諸疾極效」、「臨產時煮酒與童便各半,溫服極為順利。且無橫產血升之患」。加味益母丸中的益母草、當歸、川芎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因此可用於催生助產。

4. 產後調理

  • 產後諸疾:多篇古文提到加味益母丸可治療「產後諸疾」,包括產後腹痛、惡露不盡、氣血虛弱、發熱惡寒、乳汁不通等。
  • 具體症狀:「產後胎衣不下,落在胞中及臨產一切產難,橫生不順,死胎經日不下,脹滿腹中,心悶心痛」、「產後中風,牙關緊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產後氣喘咳嗽,胸膈不利,噁心口吐酸水,面目浮腫,兩脅疼痛,舉動失力者」、「產後太陽穴痛,呵欠心怔氣短,肌體羸瘦,不思飲食,血風身熱,手足頑麻,百節疼痛」、「產後眼前黑暗,血暈血熱,口渴煩悶,如見鬼神,不省人事」、「產後面垢顏赤,五心煩熱,或結血塊,臍腹奔痛,時發寒熱,有冷汗者」、「產後惡露結滯,臍腹刺痛,惡物上衝,心胸悶滿及產後未經滿月,血氣不通,咳嗽四肢無力,臨睡自汗不止」、「產後二便不通,煩躁口苦」、「產後痢疾」、「產後漏血」、「產後赤白帶」、「血崩漏下」。從以上症狀可見加味益母丸在產後調理中應用廣泛,可以活血化瘀、補益氣血、溫經散寒、理氣止痛,從而改善產後各種不適。

治療原理

加味益母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氣血理論和臟腑學說。

  • 活血化瘀:益母草、赤芍、川芎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改善經期、孕期和產後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補益氣血:當歸、熟地、白朮等藥物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可以補充產後或經期損耗的氣血,改善氣血虛弱引起的乏力、頭暈、心悸等症狀。
  • 行氣止痛:木香、香附等藥物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疏通氣機,緩解氣滯引起的疼痛、脹滿等症狀。
  • 溫經散寒:部分方劑中加入的桂枝、黑豆等藥物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以溫暖胞宮,改善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痛經、宮寒不孕等症狀。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加味益母丸是一個以益母草為君藥,配伍多種活血、補血、行氣、溫經藥物的複方製劑。其功效廣泛,涵蓋了調經、助孕、安胎、催生、產後調理等多個方面。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活血化瘀、補益氣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等作用,來改善婦科疾病的各種症狀。不同醫家在應用加味益母丸時,會根據具體病情和患者體質進行加減化裁,以達到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益母草8兩,川芎2兩,白芍2兩,當歸2兩,熟地2兩,廣木香2兩。
調經種子。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好酒或童便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益母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益母草半斤,當歸2兩,赤芍2兩,木香2兩。 主治:定魂魄,調血氣,破血痛,養脈息,調經絡。主治:婦人月水不調,不孕,胎前、難産、産後諸疾。

加味益母丸, 出處:《醫學正印》卷下。 組成: 加味益母丸(《醫學正印》卷下。)出處:《醫學正印》卷下。組成:益母草8兩,川芎2兩,白芍2兩,當歸2兩,熟地2兩,廣木香2兩。主治:調經種子。 。 主治:調經種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