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物益母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經量少等問題,當歸能起到改善血虛、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 滋潤肝腎:當歸同時也具備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滋潤肝腎,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在四物益母丸中,當歸與益母草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四物益母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四物益母丸主要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等,川芎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流,緩解經期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
二、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川芎與四物湯中的當歸、白芍、熟地等藥物協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虛、氣滯、瘀阻等病症,提高整體療效。
四物益母丸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四物湯本身偏於溫補,而加入赤芍可平衡其溫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熱,並緩解瘀血導致的疼痛,適用於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
2. 清熱解毒: 赤芍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血瘀導致的炎症反應,對於一些伴隨發熱、口渴等症狀的月經不調患者,加入赤芍可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總而言之,赤芍在四物益母丸中發揮着重要的調節作用,既可平衡藥性,又能緩解疼痛和炎症,使藥效更加全面。
對於[四物益母丸]中的木香成分,木香性味辛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胸脅脹痛、脘腹冷痛等症狀。該方加入木香旨在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
主治功效
四物益母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簡明醫彀》、《增訂通俗傷寒論》、《重訂通俗傷寒論》、《古今醫統大全》等古籍的記載,可以深入分析四物益母丸的主治功效及其治療原理。
主治功效:
- 婦人經水不調: 這是四物益母丸最核心的適應症。無論是月經週期不規律、經量過多或過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皆可應用。文獻中明確指出此方能治「婦人經水不調」 ,甚至有「久服痊愈,且有孕」的說法,顯示其對於調理女性月經問題的良好效果。
- 經閉不通: 指的是月經閉止不來。由於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幫助疏通經絡,使閉塞的月經重新來潮。
- 小腹有塊、時痛: 這類症狀通常與瘀血停滯有關。四物益母丸能活血化瘀,消散腹部包塊,並緩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古今醫統大全》中也提到「治婦人經水不調,小腹有塊,時痛,服此愈」,證實其對此類證狀的療效。
- 產後瘀露未盡,血塊作痛: 產後由於氣血虧虛,容易導致瘀血內停,出現惡露不盡、血塊作痛等問題。四物益母丸可以活血化瘀,促進惡露排出,?解疼痛。
治療原理:
四物益母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補血調經: 方中當歸、熟地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滋養血海,為月經來潮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當歸還能活血,使氣血運行更加順暢。
- 行氣活血: 川芎、香附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能推動氣血運行,使瘀滯的血脈暢通,解決經閉不通、小腹有塊的問題。
- 散瘀消腫: 赤芍具有散瘀消腫的作用,能夠消除體內瘀血,緩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
- 理氣健脾、化濕和胃: 木香有理氣健脾、化溼和胃的功效,能夠調理脾胃功能,促進氣機運轉,幫助消除體內痰濕,防止氣滯影響血行。
- 益母草加強活血化瘀: 益母草是婦科良藥,具有活血化瘀、調經利水的功效,能加強方劑活血化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產後瘀血。
- 吳茱萸溫經散寒: 吳茱萸能溫經散寒,可治療經期受寒引起的腹痛問題。
綜合?看,四物益母丸通過補血養血、活血化瘀、行氣散結等功效,能有效地調理女性經期相關問題,使氣血運行正常,達到月經規律、腹痛減輕、身體康復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川當歸4兩(酒洗),熟地黃(制)4兩,川芎2兩,白芍藥(炒)2兩,益母草(不犯鐵器,為末)半斤,香附子(制)半斤,吳茱萸(湯泡)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空心酒化下。如不喜化,只作小丸吞服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 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益母丸,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炒當歸3兩,白芍2兩,川芎1兩5錢,生地3兩,益母膏4兩。 主治:養血調經。主治:婦女血虧,月經不調。
四物益母丸,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當歸1兩5錢,川芎1兩,赤芍1兩,木香1兩。 主治:婦人經水不調,或經閉不通,乾血內熱,氣滯腹痛;産後瘀露未盡,血塊作痛之症。
四物益母丸, 出處:《醫統》卷八十四。 組成:川當歸4兩(酒洗),熟地黃(制)4兩,川芎2兩,白芍藥(炒)2兩,益母草(不犯鐵器,爲末)半斤,香附子(制)半斤,吳茱萸(湯泡)2兩。 主治:婦人經水不調,小腹有塊,時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