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傅青主女科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0%
腎經 14%
心經 11%
肺經 10%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胃經 3%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定經湯

組成

  • 菟蕬子
  • 白芍
  • 當歸
  • 熟地黃
  • 山藥
  • 茯苓
  • 荊芥
  • 柴胡

整體功效

調經止帶。

主治

婦人經來斷續,或前或後無定期。

婦女月經不調經期前後不定,或經量過多,或經血色暗,或經血有血塊,或經血有腥臭味,或伴有腰酸背痛小腹墜脹、痛經等症狀。

方解

本方由菟蕬子、白芍、當歸、熟地黃、山藥、茯苓、荊芥、柴胡組成。菟蕬子補腎益精,固精止帶;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山藥補脾益肺,固精止帶;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荊芥疏散風熱止血止痛;柴胡疏肝解郁,和血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調經止帶之功。

注意事項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定經湯,治婦人經來不止,或前或後無定期,或經量過多,或經血色暗,或經血有血塊,或經血有腥臭味,或伴有腰酸背痛、小腹墜脹、痛經等症狀。」
  • 中醫婦科學》:「定經湯,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柔肝、調經止帶的功效,主治婦人經來不止,或前或後無定期,或經量過多,或經血色暗,或經血有血塊,或經血有腥臭味,或伴有腰酸背痛、小腹墜脹、痛經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1兩(酒炒),白芍1兩(酒炒),當歸1兩(酒洗),大熟地5錢(9蒸),山藥5錢(炒),白茯苓3錢,芥穗2錢(炒黑),柴胡5分。
舒肝腎之氣,補肝腎之精。
水煎服。

相關證候

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

肝鬱氣滯,肝鬱

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

肝鬱氣滯,肝鬱

相關疾病

月經前脹乳

相同名稱方劑

定經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上。 組成:菟絲子1兩(酒炒),白芍1兩(酒炒),當歸1兩(酒洗),大熟地5錢(9蒸),山藥5錢(炒),白茯苓3錢,芥穗2錢(炒黑),柴胡5分。 主治:舒肝腎之氣,補肝腎之精。主治:婦人經來斷續,或前或後無定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順肝藏血丹

相似度 66%

滋水清肝飲

相似度 63%

轉氣湯

相似度 63%

歸腎丸

相似度 62%

八賢散

相似度 62%

歸氣救産湯

相似度 62%

肝腎兩舒湯

相似度 62%

疏肝益腎湯

相似度 62%

荊穗四物湯

相似度 6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