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兩舒湯

GAN SHEN LIANG S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六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8%
腎經 16%
脾經 14%
肺經 14%
胃經 7%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肝腎同源,腎陰不足會導致肝血虧虛,而熟地黃能夠滋補腎陰,從而間接改善肝血不足,達到肝腎兩舒的效果。
  2. 調和藥性:方劑中可能含有其他性質偏燥的藥材,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燥熱之性,使藥性更趨平和,利於藥效發揮。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玄參味甘苦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肝腎兩舒湯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虛,症見潮熱盜汗、口乾舌燥、腰膝酸軟等。玄參可以清熱降火,滋陰生津,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症狀。
  2. 配伍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玄參與其他藥材如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等配合,可增強滋陰補腎的效果,同時也能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使方劑更為平和。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以助運化: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之功。肝腎虧虛往往伴隨脾胃運化失常,導致濕氣內停。茯苓能健脾利濕,使水濕運化正常,從而改善肝腎虛弱之症。
  2. 寧心安神,以輔助肝腎: 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之效,可安定心神,有助於改善肝腎虛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

因此,茯苓的加入,既能改善脾胃運化,又能寧心安神,可謂是肝腎兩舒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功效。肝主疏泄,喜條達,而白芍能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有助於緩解肝腎兩虛所致的肝氣不舒、脅肋疼痛等症狀。
  2. 滋陰補腎:白芍性寒,能滋陰降火,而腎陰虛則易導致虛火上炎,出現口乾舌燥、頭暈耳鳴等症狀。白芍入腎經,能滋陰補腎,緩解腎陰不足,協調肝腎陰陽平衡,達到舒肝補腎之效。

因此,白芍在肝腎兩舒湯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既能養血柔肝,又能滋陰補腎,有效改善肝腎兩虛的病症。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肝主疏泄,喜條達,若肝氣鬱結,則氣機不暢,可導致肝腎失調。柴胡能疏理肝氣,解鬱散結,使氣機條達,促進肝腎氣血運行。
  2. 調和肝腎,共奏其效: 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二者相互依存,協調運作。柴胡不僅能疏肝解鬱,還可通過升舉陽氣,調動腎氣,促進肝腎氣血的相互滋養,從而達到滋陰補腎、疏肝解鬱的功效。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活血,滋陰潤燥: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滋陰養血等功效。肝腎虧虛常伴有血虛,而當歸能補血活血,改善因血虛而引起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
  2. 改善肝腎陰虛症狀:當歸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能改善因肝腎陰虛引起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腰膝酸軟等症狀。

總而言之,當歸在肝腎兩舒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補血活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肝腎虧虛引起的各種症狀,有助於肝腎功能的恢復。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解毒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存在一些偏寒、偏燥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其過度之性,使藥效更加平和、協調,避免過於寒涼或燥熱對人體造成負擔。
  2. 補益脾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同時,脾胃健運,也有利於肝腎的正常功能運作,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肝腎兩舒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肝腎兩舒湯多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導致的症狀,如口乾舌燥、潮熱盜汗、失眠多夢等。牡丹皮能清泄虛熱,涼血止血,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2. 活血化瘀:牡丹皮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腎氣血運行不暢的狀況。肝腎陰虛常伴有氣血不足,牡丹皮能補益氣血,進一步改善肝腎功能,達到滋陰補腎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肝腎兩舒湯」的主要成分有熟地黃、玄參、茯苓、白芍、柴胡、當歸、甘草、牡丹皮等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腎的功效。

熟地黃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腎虛、陰虛火旺等症狀。

玄參性寒,味苦、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肺熱、胃火旺盛、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水腫、脾虛、食少便溏等症狀。

白芍性涼,味酸澀,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的功效。適用於肝火旺盛、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等症狀。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發熱惡寒等症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益氣血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熱毒瘡瘍等症狀。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熱毒瘡瘍、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中藥方劑「肝腎兩舒湯」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腎的功效,適用於肝臟虛熱旺盛,導致了肝火積鬱、不疏暢,會出現悶悶不樂、煩躁易怒、吐出黃稠痰液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熟地1兩,玄參1兩,茯苓3錢,白芍1兩,柴胡1錢,當歸5錢,甘草1錢,炒梔子1錢,丹皮3錢。
舒肝解火,補腎濟水。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肝腎兩舒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熟地1兩,玄參1兩,茯苓3錢,白芍1兩,柴胡1錢,當歸5錢,甘草1錢,炒梔子1錢,丹皮3錢。 主治:舒肝解火,補腎濟水。主治:肝火鬱結不伸,悶煩躁急,吐痰黃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