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待湯

JING DA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20%
肝經 18%
肺經 15%
腎經 12%
胃經 3%
心包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0%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靜待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的功效:

  1.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之效。靜待湯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血不暢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白芍能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使氣血調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緩急止痛: 白芍具有緩解疼痛的功效。靜待湯中常伴有疼痛症狀,如經行腹痛、乳房脹痛等,白芍能緩解疼痛,使患者症狀得以緩解。

靜待湯是一個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氣血,安神靜心。當歸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擁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首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血虛引起的身體不適,如疲倦、心悸等症狀。其次,當歸對於養心安神有顯著效果,能幫助緩解焦慮、心情不穩等問題,使患者感到心情平靜。此外,當歸還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對女性的生理健康尤其有益,有助於調理月經不規則等問題。綜合來看,當歸的補血、安神作用正好契合靜待湯的治療目的,進一步提高了方劑的療效,使其能有效地幫助患者達到身心平衡的效果。

靜待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靜待湯多用於治療脾虛濕困、心神不安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去除脾胃濕氣,使脾胃運化正常,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利水滲濕: 茯苓具利水滲濕之功,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緩解濕邪對人體的影響。靜待湯中常配伍其他利水滲濕藥物,如澤瀉、豬苓等,共同發揮利水滲濕之效,改善濕氣困阻所致的各種症狀。

靜待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柴胡為疏肝解鬱要藥,善於調節肝氣,使肝氣條達,氣機流通。靜待湯多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少陽證,如脅肋脹痛、口苦咽乾、胸悶不舒、煩躁易怒等,柴胡可解鬱化氣,和解少陽,使氣機疏泄,症狀緩解。
  2. 升陽舉陷,扶正祛邪:柴胡亦有升陽舉陷之功,可扶助陽氣,提升正氣,抵抗外邪。靜待湯中常配伍其他升陽藥物,如升麻、葛根等,共同作用,以達到扶正祛邪,恢復正氣的目的。

靜待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靜待湯中可能存在一些藥性偏寒、偏熱或偏燥的藥材,甘草可以緩和這些藥性,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二、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如補脾益氣、緩解疼痛、抗炎解毒等。加入靜待湯中,可以增強整體療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甘草還能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藥效,例如可以增強某些藥材的吸收利用率,或減少某些藥材的毒副作用。

靜待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肺化痰: 白芥子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化痰止咳之效。針對風寒犯肺、痰濁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白芥子能溫肺化痰,宣肺止咳,起到治療作用。
  2. 散寒止痛: 白芥子辛溫,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風寒溼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白芥子可溫經散寒,緩解疼痛。

綜上,白芥子在靜待湯中發揮溫肺化痰、散寒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靜待湯中包含牡丹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熱毒蘊結、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皮膚紅腫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解毒消腫:牡丹皮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因熱毒、外傷等原因引起的腫痛。在靜待湯中,牡丹皮可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消散腫毒,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牡丹皮在靜待湯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方面,對於治療熱毒蘊結、血瘀阻滯所致的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靜待湯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原因有二:

一、安神定志: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脾、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其能緩解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安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心煩等症狀,與靜待湯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二、滋陰養血: 酸棗仁還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能改善因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症狀。靜待湯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血虛失眠等病症,加入酸棗仁可增強其滋陰養血之效,使療效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靜待湯」

靜待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包括白芍、當歸、茯苓、柴胡、甘草、白芥子、牡丹皮和酸棗仁。

組成藥材介紹:

  • **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陽虛體質、陽虛下陷、脾胃虛弱、寒濕痹痛、老年咳嗽、氣逆痰痞、風濕涎痰等症狀。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咯痰、胸脅脹痛、肝鬱氣滯、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虛弱、陽虛、水腫、小便不利、瘡瘍腫毒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適用於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虛弱、流產、胎動不安、崩漏、瘀血、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腎炎、高血壓、風濕痹痛、關節炎、脾胃虛弱、貧血、失眠等症狀。
  • **甘草:**性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毒藥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狀。
  •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調理氣血、潤燥通便,改善貧血等症狀。其性涼味酸,可清肝潤燥,並具有降溫、鎮靜、止咳化痰、滋潤皮膚和調節汗液分泌之功效。

主治功效:

靜待湯的主要功效是清心安神,疏肝理氣,適用於煩躁不安的症狀,是指體內火熱鬱積不得舒展,導致性格變得急躁,連一刻都停不下來。

傳統服藥法


白芍3錢,當歸3錢,茯苓5錢,柴胡5分,甘草1錢,白芥子1錢,丹皮2錢,棗仁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靜待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一。 組成:白芍3錢,當歸3錢,茯苓5錢,柴胡5分,甘草1錢,白芥子1錢,丹皮2錢,棗仁1錢。 主治:拂逆之症,火鬱不得舒,躁急,不可一刻停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