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支,與肢通。溝,指溝渠,含狹窄之意。本穴在上肢前臂尺骨橈骨之間,脈氣行於兩骨間如水行溝渠,故名。
解剖位置
在橈骨於尺骨之間,指總深肌與拇長伸肌之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及掌側神經。
針刺方法
- 直刺0.8~1.2寸
- 《針灸甲乙經》提到:「支溝者,火也。在腕後三寸……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壯。」
- 《經絡腧穴學》中取使用直刺,刺入深度為 0.5~1 寸。
穴道介紹
支溝穴功效「聰耳利脅,降逆潤腸」。 主治耳鳴、耳聾、暴暗、脅肋痛、嘔吐、便秘、熱病,肩背酸痛、手指震顫、肋間神經痛、習慣性便秘。
支溝穴是常用穴道之一,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經穴,五行屬性為火。《難經·六十六難》:「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三焦作為人體原氣升降出入的通道,有出納運化一身之氣的功能,體內水谷精微、氣血津液的輸布均有賴於三焦之氣的導引。
因三焦氣機不利而致的氣滯血瘀、氣郁化火所引發的病症,均可取支溝進行治療,以達調氣、理氣、清熱之功,三焦氣機通調暢行,氣血精微得布,諸病自消。最常被運用來改善以下症狀:
- 習慣性便秘:由於便秘是大腸傳導功能不利所造成,而三焦為水道,有化氣輸津,促進運化之功效,支溝穴位於三焦經上,能夠宣通三焦氣機,使三焦腑氣得通,進而使大腸傳導功能恢復正常,便秘就會改善。
- 肋間神經痛:造成肋間神經痛的主要經絡是肝經與膽經,而三焦經同屬於「少陽」同名經,所以三焦經上的穴道也可以改善肋間神經痛,對於氣機不暢、扭閃岔氣所致之肋痛,應用多有奇效。
- 胸痛:三焦經在古書上說「布膻中,散絡心包」,膻中為氣之海,心包主血,三焦經與心包絡互為表裡,氣血互用,所以針刺支溝穴或放血能起到理氣活血、通絡止痛、改善胸部疼痛。
- 落枕:落枕是指脖子突然發生疼痛、無法活動,一般是睡眠姿勢不良,或是晚上因為受到「風寒」之邪侵襲頸部,使氣血運行不暢,經筋之氣阻滯所致,支溝穴位於手部陽經之上,也就是夜間受寒的經絡,因此刺激此穴可以舒通經絡,恢復經絡氣血。
- 急性腰扭傷:有不少針灸師,會在急性腰扭傷患者身上針刺支溝穴,同時加上腰部拔罐效果不錯。腰部為人身俯仰左右轉側之樞紐,涉及諸經脈,故諸經脈絡皆繫於腰。支溝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經穴,「三焦者,足少陽,太陽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並太陽正入絡膀胱」說明三焦經與心肺、膀胱相聯繫,它們以脈絡相交,互相灌注溝通。而膀胱經循行又「抵腰中」故針刺支溝穴能達到腰部病痛所在。
- 尿道障礙:古代稱尿道炎為「癃閉」範疇。由於但人體小便的通暢,有賴於三焦氣化的正常,針刺支溝可通調水道,津液得下,小便則通。
- 帶狀皰疹:帶狀疱疹又俗稱皮蛇,是一種因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疼痛紅疹的疾病。雖然是病毒性疾病,許多人卻可以透過針刺三焦經來改善此病,這是因為帶狀疱疹與「少陽經」息息相關。針刺支溝穴以清熱解毒,激發原氣,氣旺血充以調氣理氣,氣機調暢則疼痛消失。
常用配伍
- 配陽陵泉、章門,治脅肋痛。
- 配足二里、大橫、豐隆,治便秘。
- 配八邪、中渚,治手指不能屈伸。
- 支溝穴配天樞穴、照海穴緩解治療大便秘結。
- 支溝穴配雙側支溝穴治急性腰扭傷,脅痛
- 支溝穴配章門穴,外關穴治脅肋痛
- 支溝穴配章門穴,有通絡止痛的作用,脅肋痛
- 支溝穴配足三里穴,大橫穴透天樞穴治習慣性便秘
- 支溝穴配足三里穴,有通調腑氣的作用,便秘
- 支溝穴配關沖穴治肩臂酸重
- 支溝穴配陽池穴,八邪穴,有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80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64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淋巴結腫大
- 結膜炎
- 痢疾
- 帶狀疱疹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眼與附器疾病
- 結膜炎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 耳聾
- 中耳炎
循環系統疾病
- 心臟病
- 痔瘡
- 心絞痛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氣喘
- 肺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大便秘結
- 胃腸出血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慢性肝炎
- 胃酸食道逆流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酒渣癬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皮疹紅疹
- 顳頷關節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乳腺炎
妊娠、生產期疾病
- 產後乳汁不足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咳嗽
- 淋巴結腫大
- 肋間神經疼痛
- 腹瀉
- 氣喘
- 上腹胃脘痛
- 咽喉痛
- 腹痛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眼睛紅痛
- 心胸煩熱
- 口乾口渴
- 肋間神經疼痛
- 胸骨疼痛
- 嘴中感到鹹鹹的
- 牙齒痛
- 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 肩痛(肩背交接處)
- 大便像羊屎
- 失音(啞)
- 夜間遺尿
- 面色發紅
- 下背部疼痛
- 腰痛
- 經常放屁
- 乾嘔
- 麥粒腫
- 上腹胃脘痛
- 噁心反胃
- 帶狀疱疹
- 大便溏(稀薄)
- 中背部疼痛
- 肩痛(肩關節)
- 耳鳴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炷灸或溫針灸 3-5 壯,艾條灸10~20min 以達助陽祛邪之功。
按摩推拿
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支溝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