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行為行走,間,中間,穴在第一,二趾縫端,經氣行走其間。故名。
解剖位置
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蹠背動、靜脈;正當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斜刺0.3~0.5寸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135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79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糖尿病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四肢抽搐
- 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 神經衰弱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 睡眠障礙
- 三叉神經痛
- 小兒驚巒
- 偏頭痛
- 梅尼爾氏病
眼與附器疾病
- 容易流眼淚
- 失明
- 青光眼
呼吸系統疾病
- 急性咽喉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 大便秘結
- 慢性肝硬化
- 消化不良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腰痛
- 顳頷關節痛
- 膝蓋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腹痛
- 白帶
- 陰道炎
- 月經不調
- 子宮崩漏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上腹胃脘痛
- 心悸
- 腹瀉
- 暈眩
- 咽喉痛
- 下腹部痛(小腹痛)
- 肋間神經疼痛
- 咳血
- 噁心反胃
- 咳嗽
- 氣喘
- 胃腸脹氣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眼睛乾澀
- 顏面神經麻痺
- 四肢抽搐
- 多痰
- 容易流眼淚
- 月經淋漓不止
- 咽喉痛
- 手背痛
- 手腳冰冷
- 膝蓋內側痛
- 上腹胃脘痛
- 食慾不振
- 小便疼痛
- 手掌痛
- 夜間遺尿
- 發熱(發燒)
- 鼻塞
- 肩痛(肩中部)
- 牙齦出血
- 心臟痛
- 小便渾濁不清
- 遺精
- 胃腸脹氣
- 易感到驚嚇
- 黃帶
- 耳鳴
- 胸悶脹
- 腰痛
- 容易生氣
- 乾嘔
- 噁心反胃
- 眼睛紅痛
- 麥粒腫
循環系統疾病
- 心臟病
- 腦中風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