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疏肝散中包含柴胡,是因其具有疏肝解鬱之效。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升發解鬱、疏肝理氣之功效。
方劑中以柴胡為主藥,針對肝鬱氣滯之症,可疏理肝氣,使肝氣條達,氣機運行通暢,從而達到解鬱、止痛、退熱之效。同時,柴胡也能配合其他藥材,如香附、枳殼等,共同發揮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
柴胡疏肝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消炎: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炎的作用。柴胡疏肝散主治肝鬱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脅肋疼痛、胸悶、口苦、胃脘脹滿等症,黃芩可清熱解毒,緩解肝火上炎,同時抑制細菌感染,防止病情惡化。
-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柴胡疏肝散中柴胡疏肝解鬱,黃芩則可清熱瀉火,並輔助柴胡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協調肝脾,改善消化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柴胡疏肝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主要治療肝氣鬱結,導致脾胃氣機不暢的症狀。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幫助脾胃運化,降逆止嘔,緩解肝鬱所致的胃脘痞悶、食慾不振等症狀。
- 調和肝脾:柴胡疏肝散中柴胡疏肝解鬱,而半夏和胃降逆,兩者相輔相成,可調和肝脾,使肝氣疏泄,脾胃和暢,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柴胡疏肝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調和藥性: 柴胡疏肝散以柴胡、香附等辛散之品爲主,容易耗傷脾胃之氣,而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之功效,能緩和柴胡等藥的燥烈之性,防止其損傷脾胃,使藥物作用更加溫和。
二、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等作用,與柴胡、香附等藥協同作用,能增強疏肝解鬱、和胃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柴胡疏肝散方中,加入陳皮,旨在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鬱,但肝鬱易導致脾胃氣機失調,脾胃不和又反過來加重肝鬱。陳皮加入後,可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使氣血暢通,有助於肝氣疏泄,從而達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效果。
柴胡疏肝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助柴胡疏肝理氣: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鬱,但若脾虛濕盛,則會影響肝氣疏泄,因此加入茯苓健脾利濕,有助於促進肝氣的順暢運行,增強疏肝解鬱的效果。
- 滋陰降火,緩解肝火犯脾: 肝火旺盛可灼傷脾胃,引起脾虛濕困,加重肝鬱。茯苓能滋陰降火,緩解肝火對脾胃的傷害,防止肝火犯脾,從而使肝氣得以疏泄,達到治本的效果。
柴胡疏肝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 養血柔肝,斂陰止痛 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脅肋作痛等症狀。配合柴胡疏肝解鬱,相輔相成,更能有效疏通肝氣,解除鬱結。
二、 滋陰柔肝,緩解肝陽上亢: 白芍能 滋陰養血,可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煩易怒等症狀。與柴胡疏肝解鬱相搭配,可使肝氣疏泄,肝陰得以滋養,達到陰陽平衡,更好地改善病症。
柴胡疏肝散中加入香附,主要有兩大原因:
-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香附性辛、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和肝脾的功效。與柴胡、枳殼等藥物配合,能有效疏肝解鬱,調暢氣機,解除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抑鬱等症狀。
- 理氣止痛,和胃止嘔: 香附除了疏肝解鬱,還具備理氣止痛、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胃脘痛、嘔吐等症狀,香附能與柴胡、陳皮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緩解疼痛、止嘔的效果。
柴胡疏肝散中加入枳殼,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柴胡疏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脹痛、胸悶氣短、食慾不振等症狀,枳殼加入其中,可以增強疏肝理氣的作用,使肝氣暢達,解除鬱結,達到止痛的效果。
- 降逆止嘔,緩解肝鬱上逆:肝氣鬱結上逆,可導致嘔吐、呃逆等症狀。枳殼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抑制肝氣上逆,緩解嘔吐、呃逆等症狀,使病情得到改善。
柴胡疏肝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原因有二:
一、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經,能行氣止痛,疏肝解鬱。柴胡疏肝散主治肝鬱氣滯,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情緒抑鬱等症,延胡索可與柴胡、香附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疏肝解鬱之效。
二、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延胡索亦具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柴胡疏肝散中,延胡索可與赤芍、香附等活血藥物配合,共同達到行氣活血、止痛化瘀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醫方劑「柴胡疏肝散」介紹:
柴胡疏肝散是一個中藥方劑,由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茯苓、白芍、香附、枳殼、延胡索組成,具備治療痞塊的功效。
柴胡疏肝散的組成與功效: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柴胡疏肝散的主治功效:
痞塊,疼痛沒有具體的形狀,不定時發作的,不是痃就是癖。
總結:
柴胡疏肝散是一個中藥方劑,由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茯苓、白芍、香附、枳殼、延胡索組成,具備治療痞塊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2分,陳皮1錢2分,川芎1錢,赤芍1錢,枳殼1錢,醋炒香附1錢,炙草5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疏肝散, 出處:《醫醫偶錄》卷二。 組成:柴胡1錢2分,陳皮1錢2分,川芎1錢,赤芍1錢,枳殼1錢,醋炒香附1錢,炙草5分。 主治:肝氣左脅痛。
柴胡疏肝散, 出處:《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白芍、香附、枳殼、玄胡。 主治:痞塊,痛無形質,不時而發者,非痃即癖。
柴胡疏肝散, 出處:《張氏醫道》卷十四。 組成:柴胡2錢,橘皮(醋炒)2錢,川芎(童便浸,切)1錢半,芍藥1錢半,枳殼(炒)1錢半,甘草(炙)5分,香附(醋炒)1錢半,山梔(薑汁炒黑)1錢,煨薑1片。 主治:解鬱調肝。主治:怒火傷肝,脅痛,血菀於上。嘔血,脈弦數者。
柴胡疏肝散, 出處:《準繩·類方》卷四引《統旨》。 組成:柴胡2錢,陳皮(醋炒)2錢,川芎1錢半,芍藥1錢半,枳殼(麸炒)1錢半,甘草(炙)5分,香附1錢半。 主治:疏肝理氣。主治:因怒氣鬱而脅痛,寒熱往來,痛而脹悶,不得俯仰,喜太息,脈弦。現用於神經官能症、中耳炎等。脅肋疼痛。肝實脅痛,不得轉側,喜太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