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紅四物湯

Tao Hong Si W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宗金鑑

其他名稱:加味四物湯,四物加桃仁紅花湯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4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心經 26%
脾經 15%
腎經 7%
大腸經 5%
肺經 5%
膽經 4%
心包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肺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紅四物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血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可緩解血瘀所致的疼痛。四物湯原本以補血為主,加入白芍可協調氣血,使補血效果更佳,且能避免補血過於燥熱而引起瘀血。
  2. 滋陰養血: 白芍性微寒,可滋陰養血,與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搭配使用,可避免活血過度而傷陰。同時,白芍還能緩解四物湯中熟地黃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女性使用。

桃紅四物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爲了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桃紅四物湯以補血養血爲主,而川芎的加入則可以改善血瘀阻滯的情況,使血液流通更加順暢,從而更好地發揮補血功效。

此外,川芎還能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症狀,例如月經期間的腹痛、經行不暢等,使得藥效更加全面。因此,川芎在桃紅四物湯中起着重要的輔助作用,能有效提升整體療效。

桃紅四物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當歸為補血活血藥,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對於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桃紅四物湯本身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材,而當歸的加入更能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藥效更為顯著。
  2. 補血養血,滋潤氣血: 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使面色紅潤,精神飽滿。與四物湯中其他補血藥材配合,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虛症狀,使身體恢復元氣。

桃紅四物湯中加入紅花,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四物湯以補血為主,但若血瘀不通,補血效果也會受限。紅花的加入,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瘀血阻滯,增強四物湯的活血功效。
  2. 調和氣血:桃紅四物湯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紅花能活血化瘀,而四物湯則補血養血,兩者配合,可調和氣血,使氣血充盈,血脈流暢,達到治療目的。

桃紅四物湯中加入桃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所致的經血不通、痛經、面色晦暗、瘀血阻滯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四物湯偏於補血滋陰,而桃仁屬活血化瘀藥,加入桃仁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偏寒,使藥效更為平和,更利於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的效果。

桃紅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滋陰: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養血生津的功效。四物湯本身以補血為主,加入熟地黃可加強補血效果,更能滋養陰液,使血脈流通,改善貧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熟地黃能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提高血液的攜氧能力,並能活化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情況。桃紅四物湯中加入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材,與熟地黃的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化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痛經、經血不暢等症狀。

主治功效


桃紅四物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代醫書記載,桃紅四物湯主要功效為養血活血,通絡調經,祛瘀止痛。具體而言,可以應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 經期血瘀: 如《醫學集成》所述,月經延期不行,因血凝而導致脹痛,或經來色紫,有瘀塊,如《婦科冰鑑》中提到的「血多有塊,色紫稠黏者,有瘀停也」。
  • 漏血不暢: 如《婦科冰鑑》所記載,「漏血澀少,間有淤塊者」,指的是月經淋漓不盡,量少且伴有瘀塊。

治療原理

桃紅四物湯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桃仁和紅花,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各藥材的功效如下:

  • 熟地黃: 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為補血之要藥。
  • 白芍: 養血調經,緩急止痛,與熟地黃相配,滋陰養血。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既能補血,又能活血,使補而不滯。
  • 川芎: 活血行氣,散寒止痛,為血中氣藥,推動血液運行。
  • 桃仁: 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破血行瘀,消癥散結。
  • 紅花: 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擅長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此方以熟地黃、白芍滋陰養血為基礎;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活血;桃仁、紅花加強活血化瘀之力。諸藥合用,共奏養血活血、通絡調經、祛瘀止痛之效。

方劑加減變化

古籍中亦記載了桃紅四物湯的加減變化,以應對不同的症狀:

  • 加強行氣止痛: 如《醫學集成》中,對於「過期不行,因血凝脹痛」,在桃紅四物湯的基礎上加香附、莪朮、木通、木香、肉桂、甘草,以加強行氣活血、溫經止痛之效。
  • 清熱涼血: 對於「經來色紫」,《醫學集成》中提到可用桃紅四物湯,或生地四物湯,用歸尾、赤芍,加香附、丹皮、黃連、甘草。其中,丹皮、黃連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歸尾、赤芍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
  • 破瘀行滯: 《婦科冰鑑》中記載的「漏血澀少,間有淤塊者」,在桃紅四物湯的基礎上加香附以增強破瘀行滯之力。

總體而言,桃紅四物湯通過養血與活血並用,達到調經止痛的目的。其加減變化靈活,可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調整,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口唇濕爛月經提前到來皮膚瘢痕肩背交接處肩痛酒渣癬月經夾有血塊幼兒青盲語言前後顛倒錯亂月經稀少閉經五十肩精液中帶血(血性精液)嘴唇青紫視物變形流產後閉經癱瘓四肢肌膚麻木睪丸疼痛腫脹月經期間過長四肢痿軟無力目偏視

相同名稱方劑


桃紅四物湯, 出處:《醫門八法》卷四。 組成:川芎3錢,酒芍3錢,熟地3錢,桂心1錢半(研),附片1錢半,桃仁1錢(去皮尖,研),紅花1錢,當歸身7錢(炒)。 主治:經期諸痛。

桃紅四物湯, 出處:《醫門八法》卷四。 組成:桃仁1錢(炒,研),紅花1錢,全當歸1兩(生用),川芎1錢,生地5錢,乳香2錢,生白芍2錢,懷牛膝3錢。 主治:積乳,吹乳,妬乳。

桃紅四物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引張香南方。 組成:生地4錢,歸尾3錢,赤芍3錢,川芎2錢,桃仁2錢,紅花2錢,丹皮3錢,五靈脂3錢。 主治:清熱通瘀。主治:月經先期,血瘀而兼熱者,經色紫,質稠粘,中夾血塊,腹痛拒按,舌質淡紅或略帶紫色,苔黃而乾,脈沉數或弦滑有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