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滋陰: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四物湯本身為補血活血之劑,而熟地黃能補益血氣,與四物湯的功效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改善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二、調和藥性: 四物湯中的當歸、川芎、白芍性偏涼,熟地黃性溫,加入熟地黃能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更適合體虛或氣血不足的患者使用。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要藥,其性溫和,能補血養血、活血調經,且能改善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月經不調等。熟地則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與當歸相輔相成,增強補血效果。
二、調和藥性:四物湯由熟地、川芎、白芍、當歸四味藥組成,其中白芍性寒,川芎性溫,而當歸則性溫和,能調和四味藥的寒熱之性,使藥性平衡,達到最佳療效。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 緩解血虛所致的肝陽上亢: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能平息肝陽,緩解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與熟地、當歸等藥物配合,能更好地滋陰養血,緩解肝陽上亢。
- 調和藥性,避免滋膩: 熟地、當歸等藥物滋補力量較強,容易造成脾胃濕困。白芍性微寒,能起到調和藥性,避免滋膩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平和,不易損傷脾胃。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行氣,改善血瘀: 川芎性溫,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加入四物湯中,可以促進血行,改善血瘀,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尤其適合血瘀阻滯、經行不暢的女性。
2. 緩解頭部不適: 川芎可以通經絡,舒緩頭痛、頭暈等症狀。對於伴隨頭部不適的婦科疾病,如月經期間頭昏腦脹、經行頭痛,加入川芎可以起到緩解作用。
主治功效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主治功效分析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此方源於《祖劑》與《赤水玄珠》等古籍,為經典方劑四物湯之加味,其主要組成包含熟地黃、白芍、川芎、當歸四味藥材,並額外加入了熟地黃與當歸。此方在古代醫家眼中,主要針對「經水少而色和」之症。
組成分析
- 熟地黃:本方中熟地黃不僅滋陰補腎,且具填精益髓之功,能充養精血,為滋補之要藥。相較於單純的四物湯,加量熟地黃更能強化其補益精血之功效,可謂本方之核心。
- 白芍:白芍性味苦酸,具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之效。能柔肝和脾,使氣血運行暢順,於經期不適有緩解之功。
- 川芎:川芎辛溫香燥,具活血行氣、散風止痛之能。雖性偏走竄,但在此方中,能助氣血運行,以疏通經絡,使氣血能有效輸布。
- 當歸:當歸甘溫,為補血調經之要藥,且兼具養顏潤膚之效。與熟地黃同用,更能增強補血之力,能使經血充盈,調和月經之正常來潮。本方中額外加入當歸,更強化其補血調經之效。
治療原理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在《赤水玄珠》中被明確指出用於治療「經水少而色和」之證。所謂「經水少」,指女性月經量明顯減少,或經期時間縮短;而「色和」,則指經血顏色雖少,但並未出現紫黑、瘀滯等異常之象,而是呈現正常的淡紅色。此證多因精血不足、衝任虧虛所致。
本方之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滋陰補血、調經養血。熟地黃與當歸的加量,可強化其滋陰補血之效,針對精血虧虛之本。白芍可柔肝緩急,使氣機疏暢,減緩經期不適。川芎可活血行氣,使氣血運行順暢。四藥合用,可使精血充足,衝任調和,則經血自然充盈,月經正常。
此方之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注重補益精血,同時亦兼顧氣血運行,使補而不滯,且能使經血色澤正常,符合「色和」之要求。相較於單純的四物湯,本方更側重於補血益精,特別適用於經血不足,但並無其他明顯瘀滯之象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4兩,熟地1兩,當歸1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月經量過多、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建議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加熟地當歸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 組成:四物湯4兩,熟地1兩,當歸1兩。 主治:經水少而色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