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物青黛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熱毒: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養血柔肝的功效。四物青黛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疾病,白芍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與青黛等藥物協同作用,緩解熱毒症狀。
2. 滋陰養血: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可以滋養肝血,改善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等。同時,白芍的酸味可以收斂止血,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止血活血的效果。
四物青黛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行氣,涼血解毒: 川芎性溫,具有活血行氣、涼血解毒之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並清熱解毒,與四物湯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加強整體療效。
- 緩解瘀血疼痛: 四物湯主要針對血虛瘀滯所致的疾病,川芎加入後,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瘀血所致的疼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四物青黛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之功效。青黛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兩者相配,可協同發揮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熱毒蘊結、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補血養血: 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可改善因血虛所導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等症狀。四物青黛湯中加入當歸,可起到補血養血、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對於一些伴有血虛症狀的熱毒病症,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四物青黛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養血生精的功效。青黛則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二者搭配,既可清熱解毒,又可補血滋陰,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 緩解毒邪: 青黛清熱解毒效果強,但其性寒,容易傷及脾胃。熟地黃溫和補血,可緩解青黛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使藥效更趨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四物青黛湯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青黛為蓼藍等植物經加工製成的靛青,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其清熱解毒之力,可消散熱毒,尤其是對於熱毒壅盛,導致皮膚紅腫、瘡瘍、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此外,青黛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治療熱毒瘀血所致的出血症狀,例如吐血、衄血、便血等。因此,四物青黛湯加入青黛,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熱毒壅盛、出血等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四物青黛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症因脈治》所載,四物青黛湯為「四物湯加真青黛同煎,沖竹瀝、童便」之方。
組成成分與功效:
- 白芍: 具有調和陰陽、緩解疼痛之效。此處用以柔肝緩急,減輕因陰火上逆所致的疼痛不適。
- 川芎: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其活血之性,可助氣血運行,改善因氣滯血瘀所引起的症狀。
- 當歸: 補血養顏、溫經散寒。此處當歸補血,為氣血虧虛提供基礎,且其溫經之性有助於驅散體內寒邪。
- 熟地黃: 滋陰降火、強身健骨。熟地滋陰補腎,以制約陰虛火旺之勢,緩解陰火上逆之症。
- 青黛: 《本草綱目》記載青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此方配伍青黛,旨在加強清熱瀉火之效,特別是針對陰虛火旺所致的虛火。
- 竹瀝: 清熱化痰、潤燥止咳,能清上焦之火。
- 童便: 有滋陰降火、引藥下行之效。
治療原理:
此方主治「陰火喘逆」,病機在於陰虛火旺,虛火上擾肺氣所致。四物湯具有補血養陰之效,可以滋養陰液,奠定治療基礎;加入青黛則可清熱解毒,專攻陰虛所致的虛火,再佐以竹瀝與童便,加強清熱化痰之效,並引火下行,如此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總體而言,四物青黛湯通過滋陰補血、清熱瀉火、化痰下行等多重作用,旨在平衡陰陽、清除虛熱、平降上逆之氣,?而緩解陰火上逆所致的喘咳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加青黛。
同煎,衝竹瀝、童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青黛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四物湯加青黛。 主治:陰火喘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