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潤四物湯

通潤四物湯

TONG RUN SI W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25%
脾經 17%
腎經 10%
膽經 7%
心包經 7%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通潤四物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血虛所致的便祕: 白芍性微寒,入肝經,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作用。四物湯本身滋陰補血,但若血虛體質伴有便祕,則需加入白芍以緩解因血虛導致的腸燥便祕。
  2. 保護脾胃: 白芍具有收斂止痛、緩解腹瀉的功效。便祕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白芍能保護脾胃,避免滋補藥物過於滋膩,加重脾胃負擔。

因此,通潤四物湯中加入白芍,不僅能有效緩解便祕,更能保護脾胃,使補血效果更佳。

通潤四物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川芎性溫,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四物湯以補血爲主,但若血瘀阻滯,則補血效果難達。川芎加入,可幫助活血化瘀,使氣血流通,從而增強補血效果。
  2. 疏散風寒,止痛止痙: 川芎還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痙的功效。通潤四物湯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症,而風寒入侵、氣血凝滯常爲其病因。川芎可疏散風寒,緩解疼痛,改善經行不暢,達到治療目的。

通潤四物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潤腸通便: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能改善血虛所致的便祕、腹痛等症狀。通潤四物湯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潤腸通便藥材,而當歸的活血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
  2. 調和藥性,促進吸收: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調和藥性、促進藥效吸收的作用。通潤四物湯中包含多種藥材,當歸的加入可以協調各藥材的藥性,使其更好地發揮功效,並有助於藥效的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

通潤四物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潤腸通便:熟地黃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潤燥通便的功效。對於因血虛津虧導致的便祕,熟地黃能滋陰生津,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2. 緩解四物湯燥性:四物湯以當歸、川芎、白芍為主,性偏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熟地黃性溫潤,能緩解四物湯的燥性,使其更適合長期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通潤四物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產後液枯,大便秘結」。產後因失血傷津,陰液虧耗,腸道失潤,傳導失司,故見大便乾結難行。其病機核心在於血虛津虧,四物湯本為養血調經之基礎方,加火麻仁潤腸通便,遂成養血潤燥之劑,專治血虛兼燥結之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

    • 當歸補血活血,潤腸通便,《本草綱目》言其「潤腸胃」;
    • 熟地滋陰補血,填精益髓,助腎水以潤燥;
    • 白芍斂陰養血,緩急止痛;
    • 川芎行氣活血,使補而不滯。四藥協同,補血養陰以治本,改善產後血虛津枯之態。
  2. 火麻仁

    • 性味甘平,質潤多脂,《神農本草經》載其「主補中益氣,久服肥健」,後世多用以潤腸通便,善治津虧腸燥之便秘。其脂質能潤滑腸道,促進蠕動,與四物湯協同,標本兼顧,既補血生津,又直接通導大便。

三、方劑配伍特點

此方以四物湯補血為體,火麻仁潤下為用,體現「養血以潤燥,增液以行舟」之思路。血足則津液自生,腸道得滋;輔以滑潤之品,則燥結可下,而無傷正之虞。適用於虛性便秘,尤以產後、病後血虛陰虧者為宜。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加火麻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潤四物湯, 出處:《婦科玉尺》卷四。 組成:四物湯加火麻仁。 主治:産後液枯,大便秘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