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補養榮丸

NEI BU YANG R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脾經 17%
心經 17%
肺經 5%
胃經 5%
三焦經 5%
膽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內補養榮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旨在補益心血,改善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不暢、痛經等問題。
  2. 潤燥養榮:當歸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潤燥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方劑中加入當歸,可有效緩解血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黃、頭髮枯黃等問題,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

內補養榮丸中加入熟地黃,乃因其性溫和,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 滋陰補血: 熟地黃能滋養肝腎陰血,對於因血虛所致的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 填精益髓: 熟地黃可填補精髓,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耳鳴遺精、精神不振等症狀,亦有療效。

因此,熟地黃在內補養榮丸中,可有效地滋陰補血、填精益髓,起到整體的補益作用。

內補養榮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改善血液循環: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使氣血充盈,達到補養氣血的目的。
  2.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川芎能疏通經絡,解除氣血運行阻滯,使氣血暢通,達到調和氣血、滋養臟腑的效果。

因此,川芎的加入,在內補養榮丸中發揮著活血行氣、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補養效果。

內補養榮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是由於香附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經止帶的功效。方劑中若出現肝氣鬱結、氣機不暢等症狀,香附可起到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的作用,改善氣血循環,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養榮的效果。同時,香附還能幫助改善經絡氣血運行,緩解疼痛,使整體療效更佳。因此,香附在內補養榮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內補養榮丸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養血柔肝: 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肝陰不足、肝氣鬱結等症狀,白芍可以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改善患者的氣色和精神狀態。
  2. 調和脾胃: 白芍還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痛的作用。內補養榮丸通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患者,白芍可以幫助調和脾胃,促進營養吸收,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體質。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補養榮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內補養榮丸」由當歸、熟地黃、川芎、香附、白芍五味藥材組成,其功效如下: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性溫,入肝、心、脾經,能補血養血,同時又能活血化瘀,使血行暢通,對於血虛血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經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熟地黃: 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熟地黃性微溫,入肝、腎經,能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對於精血虧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痠軟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川芎: 活血行氣,散風止痛。川芎性溫,入肝、膽經,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對於血瘀氣滯所致的頭痛、經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香附: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性平,入肝、三焦經,能疏肝理氣,解鬱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經前乳脹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 白芍: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白芍性微寒,入肝經,能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對於肝陰不足所致的脅痛、經痛、腹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治療原理

「內補養榮丸」的配伍,體現了「氣血同補、陰陽兼顧」的原則。方中當歸、熟地黃補血滋陰,為方中主藥,補益精血,充養身體。川芎、香附活血行氣,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暢通,不致壅滯。白芍養血柔肝,能緩和諸藥的溫燥之性,並能增強止痛之效。

從整體來看,此方能補益氣血,調和肝脾,使氣血充盛,肝氣舒暢,進而達到調經止痛的目的。對於氣虛血虧、經水不調、面黃肌瘦、頭暈耳鳴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古文案例分析

《存粹醫話》中的案例,患者因停經六七月,脈滑如妊娠,但腹部並未膨大,並伴隨周身骨響,且服用了「內補養榮丸」等藥物,但效果不佳。這說明患者的病機並非單純的氣血虧虛,而是可能存在其他更深層次的病因。

此例提示,「內補養榮丸」主要針對氣血虧虛所致的相關症狀有效,但對於病因複雜、涉及其他臟腑功能的疾病,單純服用此方可能無法取得顯著療效。該案例也同時提醒,臨牀辨證的重要性,應全面分析患者病情,才能對症下藥。

總結

「內補養榮丸」以補益氣血為基礎,兼顧理氣止痛,對於氣虛血虧所致的月經不調、頭暈耳鳴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然而,臨牀應用時仍需辨證論治,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加減,方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對於複雜疾病,則需結合其他治療方法。

傳統服藥法


當歸320兩,熟地40兩,川芎80兩,香附(炙)60兩,白芍160兩。
理氣養血。
上為細末,過羅,煉蜜為丸,重3錢。
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耳鳴梅尼爾氏病貧血陰道炎前列腺炎白帶女性不孕症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養榮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當歸320兩,熟地40兩,川芎80兩,香附(炙)60兩,白芍160兩。 主治:理氣養血。主治:氣虛血虧,經水不調,面黃肌瘦,頭暈耳鳴。

內補養榮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當歸3兩,川芎3兩,白芍3兩,熟地8兩,醋香附8兩,炒白朮5兩,薑5兩,草5兩,茯苓3兩,黃耆4兩,阿膠4兩,陳皮4兩,杜仲2兩,炙甘草(炒)2兩,艾葉2兩,砂仁2兩。 主治:補血安胎,消炎止帶。主治:婦人氣血虛弱,頭目眩暈,面色萎黃,經血不調,赤白帶下,腰痛耳鳴,四肢無力,子宮虛寒,久不孕育,胎動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