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肓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臟與膈膜之間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穴外輸膀胱經的氣血物質為心臟與膈膜之間的膏脂(此膏肓由五穀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解剖位置
- 膏肓穴的位置在身體的背部,就在肩胛骨靠近脊椎的那一邊。
- 在這個穴位的下方,有兩塊肌肉叫做斜方肌和菱形肌。
- 更深一層,還有一塊肌肉叫髂肋肌。
- 這裡還有第四根肋骨之間的動脈和靜脈的分支,以及來自頸部的一條血管的分支,稱為頸橫動脈降支。
- 穴位周圍分布著第三和第四胸神經的後支。
針刺方法
斜刺0.3-0.5寸
穴道介紹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雜病論》中提到:「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
膏肓穴有補益虛勞、養肺調心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肺氣虛弱所導致的咳嗽、氣喘、骨蒸盜汗、肺癆等病症。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癲狂、健忘、遺精等病症,以及各種原因所致的羸瘦虛損。
穴道配伍
1. 配尺澤穴、肺俞穴治療喘咳:
- 原理: 膏肓穴與肺臟關係密切,其氣血物質特性為乾熱陽氣及脂類物質,能溫肺化痰,且與膀胱經相連,可引導肺部之邪氣下行。尺澤穴為手太陰肺經原穴,肺經的起始點,能瀉肺熱、清宣肺氣;肺俞穴為肺之背俞穴,能補益肺氣,調節肺的機能。三穴合用,可達到溫肺化痰、宣肺止咳之效。久咳則更著重肺俞穴的補益作用。
2. 配肩井穴治療肩背痛:
- 原理: 膏肓穴位於肩胛骨內緣,與肩井穴(肩胛骨上緣,大椎穴與肩峯端連線的中點)均在肩背部,經絡相通。肩背痛常由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引起。膏肓穴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與肩井穴配合,能更好地舒通肩背部的經絡,緩解疼痛。
3. 配白勞穴治療虛勞:
- 原理: 虛勞多由氣血不足引起,膏肓穴能補益氣血,白勞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亦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從整體上改善氣血虛弱的狀態。
4. 配足三里穴、膈俞穴:健脾生血補虛
- 原理: 足三里為脾胃經強壯穴,能健脾益氣;膈俞穴為膈肌的背俞穴,與脾胃關係密切。與膏肓穴合用,能健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從而達到健脾生血、補虛的作用,治療骨蒸勞熱、盜汗等脾胃虛弱引起的症狀。
5. 配天突穴、大椎穴:理肺降氣平喘
- 原理: 天突穴位於胸部,為任脈穴位,能理氣降逆;大椎穴位於頸部,為督脈穴位,能通調督脈,具有理氣通絡的作用。與膏肓穴配合,能理肺降氣,平喘止咳,治療咳嗽、支氣管哮喘等肺系疾病。寒則補之(溫灸),熱則瀉針出氣(瀉法),需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而定。
膏肓穴與厥陰俞穴的關係: 兩穴氣血物質特性不同,厥陰俞穴為水濕之氣,膏肓穴為乾熱陽氣及脂類物質,反映了臟腑經絡氣血物質在不同部位的差異,也體現了經絡循行路線上氣血物質的轉化與變化。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血液、造血器官與免疫系統疾病
- 貧血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
- 神經衰弱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睡眠障礙
- 上肢手部麻木
眼與附器疾病
- 容易流眼淚
- 乾眼症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腦中風
- 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胃腸出血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五十肩
- 肩關節痛
- 背痛
- 脖子頸項酸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乳腺炎
艾灸刮痧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膏肓穴」方法:
艾灸
- 準備: 準備艾條或艾灸盒,以及酒精棉球或火柴。
- 消毒: 使用酒精棉球或火柴消毒艾灸部位的皮膚。
- 點燃艾條: 將艾條點燃,並讓艾條燃燒一段時間,待艾條溫度穩定後,再開始艾灸。
- 艾灸: 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膏肓穴上,距離皮膚約2-3釐米,感受溫熱感,但不要過於灼熱。
- 時間: 每次艾灸時間約15-20分鐘,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宜。
- 頻率: 每天或隔天艾灸一次。
- 注意事項:
- 艾條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以免燙傷。
- 艾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身體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艾灸。
- 艾灸後,需用溫水清潔皮膚,避免感染。
遠紅外線加熱 (神燈)
- 準備: 準備遠紅外線神燈,以及毛巾。
- 消毒: 使用酒精棉球消毒神燈表面和膏肓穴部位的皮膚。
- 加熱: 將神燈開啟,並將燈頭對準膏肓穴,距離皮膚約10-15釐米,開始加熱。
- 溫度: 調整神燈的溫度,讓皮膚感受到溫熱感,但不要過於灼熱。
- 時間: 每次加熱時間約15-20分鐘,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宜。
- 頻率: 每天或隔天加熱一次。
- 注意事項:
- 加熱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身體的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加熱。
- 加熱後,需用溫水清潔皮膚,避免感染。
注意事項: 以上僅為參考,具體方法應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進行調整,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或鍼灸師。
按摩推拿
按摩膏肓穴方法:
注意事項:
- 按摩前請先諮詢專業醫生或治療師,確認自身狀況是否適合。
- 按摩時力度適中,不可過於用力。
- 若出現疼痛或不適,請立即停止按摩。
重點程序:
-
準備動作:
- 找個舒適的坐姿或仰臥姿勢。
- 放鬆背部肌肉。
- 用指尖找到膏肓穴的位置。
-
按摩手法:
- 指壓法:用拇指指腹按壓膏肓穴,力度適中,持續5-10秒。重複5-10次。
- 揉捏法: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膏肓穴,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動,每次1-2分鐘。重複2-3次。
- 推拿法:用掌根沿著膏肓穴上下推拿,每次1-2分鐘,重複2-3次。
- 拍打法:用空心掌輕拍膏肓穴,每次1-2分鐘,重複2-3次。
-
結束動作:
- 按摩結束後,可以輕輕拍打或揉捏背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 放鬆身心,休息片刻。
建議:
- 可以配合熱敷或艾灸,效果更佳。
- 每天按摩1-2次,每次5-10分鐘即可。
- 建議長期堅持,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