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Deficiency

氣虛的原因,症狀與經絡,12個穴道12種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1-03-28

氣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氣虛是指機體臟腑功能衰退,元氣不足而出現的全身性虛弱現象的總稱。常為年老、病後,或飲食勞倦內傷,或素體稟賦不足等因素所造成,屬於虛證的範疇。

本證的主要症狀是:神疲乏力、呼吸氣短、語聲低微、少氣懶言、食慾不佳、面色皖白、頭暈目眩、心悸、自汗、容易感冒、舌淡,脈虛細無力等症。

氣虛證是常被運用的一種證候,見於「臟腑虛損」、「五臟虛證」、「表衛不固」、「喘證」等病變中。本證應當與「陽虛證」、「氣陷證」等相鑒別。

脾氣虛時,會出現脾胃的各種症狀,例如:食慾不佳、神疲乏力、脘腹脹滿、大便溏瀉為主的症狀。心氣虛時,會出現面色蒼白、神疲氣短,健忘心悸為主的症狀。

肝氣虛時,會出現以氣短心煩、驚悸不寧,膽怯,口苦暈眩為主的症狀。腎氣虛時,會出現以腰膝疫軟、眩暈耳鳴、氣喘氣短、遺精遺尿、小便清長為主的症狀。

由於臟腑間的互相關聯,五臟的病變亦可相互交叉而互為影響之後,會出現「心脾氣虛」、「肺脾氣虛」、「脾胃氣虛」、「心膽氣虛」、「肺腎兩虛」等臟與臟,臟與腑同病的表現。

 

造成氣虛的6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氣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淡薄白舌邊有齒痕

脈相

細脈虛脈

氣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青面色較黑噯氣腹中有鳴叫聲夜間遺尿口角自動會流口水噁心反胃身體發低熱經常疲勞想睡食後疲倦想睡腰膝軟弱無力汗出(身體易出汗)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暈眩怕冷容易悲傷肥胖身體消瘦睡眠障礙夜間多夢嘔吐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容易健忘四肢肌肉萎縮四肢痿軟無力打嗝呃逆食慾不振腹中有鳴叫聲鼻子癢鼻子乾燥嗅覺減退/喪失大便秘結白帶男性勃起障礙(陽痿)牙齒痛腰痛

氣虛的相關證型


心氣虛脾氣虛肺氣虛腎氣虛心膽氣虛心肺氣虛膽氣虛胃氣虛脾胃氣虛

改善氣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氣虛的常用穴道


氣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氣虛者通常全身性體能狀況很低,基於「體能數值」較低,不容易呈現出特定的經絡型態。

氣虛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素問.通評虛實論》: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 《諸病源候論.氣病諸候》: 「短氣候: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又肺虛則氣少不足,亦令短氣,則其人氣微,常如少氣不足以呼吸。」
  • 《素問.藏氣法時論》: 「肝病者……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心病者……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 「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肺病者……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 腎病者……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
  • 《景岳全書.新方八陣》:「凡氣虛者宜補其上,人參、黃耆之屬是也。精虛者宜補其下,熟地、枸杞之屬是也。陽虛者宜補而兼暖,桂、附、乾薑之屬是也。陰虛者宜補而兼清,門冬、芍藥、生地之屬是也。 」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