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志飲子

YUAN ZHI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己任編》卷七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肺經 20%
脾經 20%
肝經 11%
胃經 8%
腎經 8%
膽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遠志飲子以「遠志」為君藥,乃因其味苦、性溫,入心經,具有 開竅醒神、安神定志 之效。

方中以遠志為主,旨在 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神志恍惚 等症狀。其性溫可溫通心陽,開竅醒神,而苦味入心,可安神定志。

故遠志飲子以遠志為君,正因其 獨特的藥性,可有效 改善心神失調,達到安神定志之功效。

遠志飲子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養心寧神: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之功效。與遠志、茯苓等藥材配合,可增強方劑安神定志、寧心安神之效,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
  2. 滋陰潤燥,緩解心悸: 酸棗仁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心陰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與遠志等藥材配合,可更好地調和氣血,滋養心陰,緩解心悸等症狀。

「遠志飲子」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安神定志: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寧心安神之效。與遠志、酸棗仁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健脾益氣: 茯神亦具健脾益氣之效,可補益脾胃,增強機體抵抗力。與其他藥物合用,可改善因脾胃虛弱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狀,提升療效。

因此,茯神的加入,既可安神定志,又可健脾益氣,有助於提升遠志飲子的整體療效。

遠志飲子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健脾: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可補益元氣,改善脾胃虛弱,而遠志飲子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多因心脾兩虛所致。人參能補益心脾,為治本之藥,有助於改善心神失調狀態。
  2. 協調藥性: 遠志飲子中含有遠志、茯苓、酸棗仁等藥材,皆具安神益智之效,但性偏寒涼。而人參性溫,加入方中可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溫和,更易於服用。

遠志飲子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升陽,固本培元: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效。遠志飲子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心悸氣短等症,而黃耆的補氣功效能增強心臟功能,改善氣血運行,從根本上提升心神安定,幫助睡眠。
  2. 配合遠志,增強功效: 遠志性溫,味苦,入心、肺經,具有安神定志、開竅醒脾之效。與黃耆配伍,既能增強遠志的安神定志功效,又能利用黃耆的補氣作用,避免遠志的苦寒之性損傷正氣。

遠志飲子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安神: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安神之功效。遠志飲子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而當歸可補益心血,安神定志,協同遠志、茯苓等藥物,增強其安神作用。
  2.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血瘀阻,進而緩解心悸、胸悶等症狀,與遠志、酸棗仁等藥物配合,起到疏肝解鬱、通絡止痛的作用。

總之,當歸在遠志飲子中,既能補血安神,又能活血化瘀,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的效果。

遠志飲子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是為了其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的功效。

遠志飲子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心悸氣短等症,多由心脾兩虛、陰血不足引起。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能滋養心陰,潤肺生津,清熱除煩,有助於 緩解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的症狀。此外,麥門冬還能 滋陰降火、生津止渴,可輔助遠志、酸棗仁等藥物 改善心悸氣短 的情況。

因此,麥門冬的加入,可以起到 滋陰安神、潤肺止渴 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奏療效。

遠志飲子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生津,益胃健脾: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益胃健脾之效。遠志飲子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症,石斛的滋陰生津作用,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症狀,同時益胃健脾,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
  2. 補益心腎,安神定志: 石斛具有補益心腎的功效,可改善心腎陰虛,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遠志飲子中含有遠志、茯神等安神定志藥物,石斛的補益作用可增強安神定志之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遠志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緩解遠志、酸棗仁等藥材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減輕對人體的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生津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協同作用,增強滋陰安神、寧心安神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甘草在遠志飲子中起著重要的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藥效更平和、更有效。

主治功效


遠志飲子主治功效分析

古典醫籍記載與分析

根據所提供的古文資料,「遠志飲子」一方最早見於宋代嚴用和的《嚴氏濟生方》,主要用於治療心勞虛寒所致的驚悸恍惚、多忘不安、夢寐驚魘等症。後世醫家如王肯堂的《證治準繩》和張介賓的《景岳全書》均有收錄,並沿用其主治。

《醫宗己任編》則提出「遠志飲子」可治「心小腸之脾病為實邪」、「瀉火中之土」,以及「風入大腸。傳為風痢。膿血並見。但裡急後重而腹不痛者」。

《醫學三信編》記載了其組成,並提出加減法:「若煩甚。加竹茹、知母。」

組成與藥物功效

綜合各家記載,遠志飲子的基本組成如下:

  • 遠志(去心):安神益智、祛痰開竅。為君藥。
  • 酸棗仁(炒):養心安神、斂汗。為臣藥。
  • 茯神(去木):寧心安神。為佐藥。
  • 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為佐藥。
  • 黃耆(去蘆):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為佐藥。
  • 當歸(酒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為佐藥。
  • 甘草(炙):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使藥。

部分方劑中還包含:

  • 肉桂: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中醫角度來看,「遠志飲子」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補益心氣,安神定志:心主神明,心氣虛則神不守舍,易出現驚悸、失眠、多夢等症狀。方中人參、黃耆、遠志、茯神、酸棗仁等藥物,均有補益心氣、安神定志的作用。
  2. 滋陰養血,寧心安神:心藏神,血舍魂,心血不足亦會導致神魂不安。方中當歸、酸棗仁養血安神;麥門冬、石斛滋陰清熱,適用於陰虛火旺所致的心神不寧。
  3. 溫補脾陽,化痰祛濕:《醫宗己任編》提及本方可治“心小腸之脾病為實邪”、“瀉火中之土”,提示本方可能通過溫補脾陽來達到祛除痰濕,進而改善與痰濕相關的症狀,如虛煩、驚悸等。
  4. 疏風通絡,調和營衛: 針對風痢等症狀,方中防風可疏風解表,配合黃耆,白朮等補氣固表藥物,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風邪入侵導致的疾病有一定療效。
  5. 調和諸藥:甘草調和諸藥,使各藥物相互協調,發揮最佳療效。

總結

「遠志飲子」是一個以補益心氣、安神定志為主要功效的方劑,適用於心勞虛寒所致的驚悸、失眠、多夢、健忘等症。同時,根據不同醫家的經驗,本方亦可應用於與痰濕、實邪、風邪相關的心神不安證。方中藥物配伍精妙,既能補益心氣,又能養血安神,還能兼顧祛痰、清熱、疏風等,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遠志飲子有安神益智、養心安神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肺結核心內膜炎心包炎妄想狀態二尖瓣狹窄多痰心情煩燥容易健忘

相同名稱方劑


遠志飲子, 出處:《己任編》卷七。 組成:遠志、棗仁、茯神、人參、黃耆、當歸、麥冬、石斛、甘草。 主治:虛煩而無痰飲者。

遠志飲子, 出處:《己任編》卷一。 組成:遠志、當歸、防風、黃耆、白朮、甘草。 主治:風入大腸,傳爲風痢,膿血並見,但裏急後重而腹不痛者。

遠志飲子, 出處:《濟生》卷一。 組成:遠志(去心,甘草煮乾)1兩,茯神(去木)1兩,桂心(不見火)1兩,人參1兩,酸棗仁(炒,去殼)1兩,黃耆(去蘆)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心勞虛寒,驚悸恍惚,多忘不安,夢寐驚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