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風湯

PAI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21%
肝經 15%
肺經 13%
腎經 10%
胃經 3%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排風湯 」,主要成分有:茯苓、茯神、酸棗仁、人參、黃耆、當歸、白芍、遠志、甘草、蓮子。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蓮子性味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之功。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中藥方劑「 排風湯 」,具有健忘是指記憶力減退、容易忘記事物,常表現為記不住新學過的知識或經常丟三落四等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犀角1兩,羚羊角1兩,貝子1兩,升麻1兩。
排散毒風邪氣。
上為粗散。
以水2升半,納4方寸匕,煮取1升,去滓,服5合,殺藥者以意增之;若腫,和雞子敷上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排風湯由茯苓、茯神、酸棗仁、人參、黃耆、當歸、白芍、遠志、甘草、蓮子組成。茯苓、茯神、酸棗仁可以健脾益氣,養心安神。人參、黃耆可以補氣益血。當歸、白芍可以養血和營。遠志可以安神益智。甘草可以調和諸藥。蓮子可以養心安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適合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的健忘。
  2.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3. 本方有滋補的功效,不宜與寒涼的藥物同用。

相關疾病


氣喘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腳氣病麻痺半身不遂五十肩慢性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精神分裂症阿茲海默症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腎絲球腎炎暈眩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排風湯, 出處:《普濟方》卷十七引《聖惠》。 組成:茯苓半兩,茯神半兩,酸棗仁半兩,人參半兩,黃耆半兩,當歸半兩,白芍藥半兩,遠志半兩,甘草2錢,蓮肉半兩。 主治:健忘。

排風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犀角1兩,羚羊角1兩,貝子1兩,升麻1兩。 主治:排散毒風邪氣。主治:諸毒風邪氣所中,口噤,悶絕不識人,及身體疼煩,面目暴腫,手足腫者。

排風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三。 組成:防風1兩(去叉),當歸1兩(洗,切,焙),白鮮皮1兩,白朮1兩,芍藥1兩,桂1兩(去粗皮),芎窮1兩,獨活1兩(去蘆頭),杏仁1兩(去皮尖雙仁,炒,别研),枸杞根1兩(銼),茯神1兩(去木),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1兩。 主治:風消,肢體酸疼,血脈枯耗。風毒腳氣腫痛。

排風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白鮮皮2兩,白朮2兩,芍藥2兩,桂心2兩,芎藭2兩,當歸2兩,杏仁2兩,防風2兩,甘草2兩,獨活3兩,麻黃3兩,茯苓3兩,生薑4兩。 主治:安心定志,聰耳明目,通臟腑。主治:男子、婦人風虛濕冷,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其肝風發,則面青心悶亂,吐逆嘔沫,脅滿頭眩,重耳不聞人聲,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其心風發,則面赤翕然而熱,悲傷嗔怒,目張呼喚;其脾風發,則面黃身體不仁,不能行步,飲食失味,夢寐倒錯,與亡人相隨也;其肺風發,則面白咳逆唾膿血,上氣奄然而極也;其腎風發,則面黑手足不遂,腰痛難以俯仰,痹冷骨痛。諸有此候,令人心涼,志意不安,恍惚多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