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瓜蔞薤白半夏湯中的「瓜蔞」主要發揮以下作用:
- 行氣止痛:瓜蔞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行氣散結,疏肝理氣,緩解胸脇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
- 利水消腫:瓜蔞利水滲濕,有助於改善因氣滯水停導致的胸悶、咳嗽、痰多等症狀,並可消腫止痛。
瓜蔞與方劑中的薤白、半夏相配伍,共同起到行氣化痰、利水消腫、止痛的效果,適用於胸悶氣滯、痰多咳嗽、胃脘疼痛等病症。
瓜蔞薤白半夏湯中包含薤白,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的功效:
- 行氣止痛:薤白性溫,入肺、脾經,具有行氣散結、溫通心脈的功效。對於胸悶氣滯、心胸疼痛,尤其因寒凝氣滯所致者,薤白能溫通經脈,緩解疼痛。
- 利水消腫:薤白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助於消除體內水腫,配合瓜蔞、半夏等藥物,共同發揮利水消腫、止咳化痰的作用。
因此,瓜蔞薤白半夏湯中加入薤白,旨在通過其行氣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胸痺、痰飲等疾病的目的。
瓜蔞薤白半夏湯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和胃降逆: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以瓜蔞、薤白開胸散結,而半夏則可降逆止嘔,協調諸藥,使藥力直達病所,達到和胃降逆之效。
- 化痰止咳: 本方主治胸脘痞悶、氣逆嘔吐,常伴有痰多咳嗽。半夏善於化痰止咳,可有效緩解痰液阻滯,使氣道通暢,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瓜蔞薤白半夏湯中加入白酒,主要原因有二:
- 引藥入肺,助藥力達病所: 白酒性溫,能引藥氣下行,並助藥力到達肺經,有利於治療肺氣鬱結、痰飲阻滯之症。瓜蔞、薤白、半夏本身皆有行氣寬胸、降逆止嘔之效,白酒的加入能加強其藥效,使藥力直達病竈,更快發揮療效。
- 溫中散寒,助藥力化痰: 某些痰飲證,伴隨寒邪內阻,白酒的溫性可以溫中散寒,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痰液的化解。此外,白酒也能促進半夏等藥物的揮發,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瓜蔞薤白半夏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瓜蔞薤白半夏湯主要用於治療胸痹,症見胸痛徹背,背痛徹心,喘息咳唾,不得安臥。更進一步,可見症狀為心痛徹背、噁心嘈雜、胸痹不得臥,以及脈象右關沉實而滑。根據不同醫案記載,還可見胸痛延及於旁,兼有咳嗽、嘔吐厥逆等症狀。
治療原理
瓜蔞薤白半夏湯的治療原理基於中醫對胸痹病機的認識,即陽微陰弦,痰濁內阻,胸陽不運。
以下是方中各藥的作用及合方後的治療原理:
- 瓜蔞實: 清熱化痰,寬胸利氣,潤腸通便。在本方中,主要發揮其清熱化痰、寬胸利氣的作用,針對胸中痰濁阻滯。
- 薤白: 辛溫通陽,行氣散結,下氣除滿。主要用於宣通胸中陽氣,散除陰寒凝滯之邪,使氣機通暢。
- 半夏: 辛溫燥濕,降逆化痰,和胃止嘔。在本方中,主要取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以加強瓜蔞化痰之力,並針對痰飲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 白酒: 辛溫,溫通血脈,行藥勢,更能助薤白通陽散結,加強溫運之力。
綜合分析,此方以薤白通陽為主,佐以瓜蔞清熱化痰、寬胸利氣,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再加白酒助藥力,以達到溫陽散結、祛痰降逆之效。方中溫通、降泄並用,寒熱並施,使胸中陽氣得通,痰濁得化,氣機得暢,則胸痹諸症自除。
古文依據分析
各醫家著作雖側重點不同,但均指向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胸痹痰濁證的功效:
- 《皇漢醫學》以案例說明其治療心痛徹背、噁心嘈雜,並能使患者吐出痰飲而癒,並與《千金方》中的瓜蔞湯比較,強調其治療心胸痞滿的有效性。
- 《藥徵續編》雖著重於「瓜蔞」的考證,但也間接提及了該方。
- 《蘭臺軌範》及《濟陽綱目》明確指出此方主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並提供了配方與煎服方法。
- 《保命歌括》精簡地概括了該方的主治:「胸痹,喘息咳唾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 《竹亭醫案》記錄了用此方治療胸痛徹背且夜間加重的案例,並佐以木香,療效顯著。
- 《遯園醫案》雖記載使用此方「不應」,但也反映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
- 《曹仁伯醫案》則通過兩個醫案詳細記錄了運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胸痛徹背、嘔吐厥逆、咳嗽等症狀,並闡述了其病機為「中陽不曠」、「陽氣不曠,風痰交阻於中」。
總而言之,瓜蔞薤白半夏湯以其溫陽散結、祛痰降逆的功效,成為中醫治療胸痹痰濁證的經典方劑。
傳統服藥法
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