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種寶月丹

丙種寶月丹

BING ZHONG BAO YUE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藥庵醫學叢書·論醫集》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9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心經 18%
肺經 16%
脾經 14%
腎經 10%
胃經 8%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丙種寶月丹中包含白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白薇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血熱妄行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崩漏、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等,白薇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2. 調經止帶: 白薇對於女性月經不調、帶下病等婦科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其清熱涼血的作用可以緩解經期腹痛、血塊、經量過多等症狀,而其收斂止帶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白帶異常。

因此,丙種寶月丹中加入白薇,可以有效改善女性因熱毒、血熱導致的各種出血和婦科疾病。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澤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澤蘭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經血量少等症狀,澤蘭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流通,緩解疼痛。
  2.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澤蘭還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鬱氣滯引起的胸悶、脅痛、乳房脹痛等症狀,澤蘭能夠舒緩肝氣,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澤蘭在丙種寶月丹中的加入,充分利用了其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丙種寶月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的功效。此方以當歸為主藥,旨在補益氣血,改善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經量過少等症狀,達到調經止痛之目的。
  2. 調和藥性:當歸藥性平和,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能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當歸可以緩解川芎、延胡索等藥材的寒性,使藥性更溫和,更適合女性體質。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通鼻竅: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邪、通鼻竅的作用。丙種寶月丹主要治療鼻淵、鼻塞、流涕等症,白芷可有效緩解鼻腔阻塞,改善嗅覺。
  2. 解毒消腫,止痛: 白芷還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鼻淵常伴有鼻腔腫脹、疼痛,白芷可消腫止痛,減輕患者痛苦。

此外,白芷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鼻淵。

丙種寶月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為卷柏。卷柏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主要因其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首先,卷柏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幫助治療因血瘀或熱毒引起的各類疾病。其次,卷柏的藥性柔和,適合長期服用,能夠調和身體的陰陽,使氣血運行更加通暢。此外,卷柏還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對於增強體質具有積極作用。由於這些特性,將卷柏納入丙種寶月丹的組成中,有助於方劑的整體療效,尤其是在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抗病能力和調理身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卷柏作為核心成分,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治療效果,還使其在臨牀應用中更具實用性和適應性。

丙種寶月丹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調和營衛: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調和營衛的功效。方中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經行不暢、痛經等症。桂枝能溫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並能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促進月經週期正常。

2. 扶正祛邪,增強抵抗力: 桂枝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扶正祛邪,改善氣虛體弱、易感風寒等症狀。方中常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月經量少、面色蒼白等症,有助於增強患者抵抗力,促進機體恢復健康。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藁本,主要基於其疏風解表、止痛的功效。

藁本性辛溫,入肝經,能散風寒、止痛,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藁本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風寒阻滯經絡引起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丙種寶月丹中加入藁本,可以加強其疏風解表、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症。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行氣,止痛止痙: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止痙的功效,可改善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腹痛、腰痛、頭痛等症狀,有助於緩解寶月丹所針對的婦科疾病。
  2. 疏散風寒,清熱解毒: 川芎還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清除體內寒邪、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總之,川芎在丙種寶月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並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治療婦科疾病的效果。

丙種寶月丹中添加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生津止渴的功效。丙種寶月丹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神昏譫語等症,石膏的加入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發熱、煩躁等症狀。
  2. 制酸止痛: 石膏亦有收斂止痛的作用,可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丙種寶月丹若包含胃痛症狀,石膏的加入可有效控制胃酸分泌,緩解疼痛。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散腫塊: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肺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桃仁,可幫助活血化瘀,消散因血瘀導致的腫塊,改善乳房腫塊的症狀。
  2. 疏肝理氣,調暢氣機: 桃仁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有助於調暢氣機,緩解因肝氣鬱結導致的乳房脹痛、情緒波動等症狀。

因此,丙種寶月丹中加入桃仁,不僅能有效改善乳房腫塊,也能緩解伴隨的氣滯血瘀症狀,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丙種寶月丹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潤肺: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丙種寶月丹常用於治療肺燥津傷、咽乾口渴、心煩失眠等症,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養陰生津:麥門冬能養陰生津,滋潤肺燥,使津液充盈,並能降火氣,對於因肺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丙種寶月丹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氣益血:人參為補氣藥中之上品,能補益元氣,改善氣虛導致的乏力、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血液生成,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心悸、面色萎黃等症狀。
  2. 固本培元: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對於體虛易感者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丙種寶月丹中加入人參,可有效地改善氣血不足、體質虛弱等問題,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丙種寶月丹中添加花椒,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止痛: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腰痛、肢冷等症狀,花椒可起到溫暖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 花椒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所致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花椒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丙種寶月丹中添加花椒,旨在增強方劑溫經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以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

丙種寶月丹中包含茯苓,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能健脾利濕,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濕氣過重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2. 寧心安神: 茯苓亦有寧心安神的功效,能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安神藥材配合,起到協同作用,有助於穩定心神,改善睡眠。

總而言之,茯苓的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功效,與丙種寶月丹的整體治療目標相契合,故被列入方劑組成之中。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疏肝,行氣止痛: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具有理氣疏肝、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等症狀。
  2. 健脾開胃,助消化: 橘皮還能健脾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

因此,在丙種寶月丹中加入橘皮,能夠起到疏肝理氣、健脾開胃的作用,進一步提升藥方整體療效。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止血: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對於女性月經不調、經血量少、痛經等症狀,蒲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緩解疼痛,達到止血的目的。
  2. 利水消腫:蒲黃亦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對於女性月經期間容易出現的腹部脹痛、小腹積水等症狀,蒲黃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體內水液代謝。

因此,丙種寶月丹中加入蒲黃,可以有效改善女性月經不調、經血量少、痛經等症狀,達到活血化瘀、止血、利水消腫的效果。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瀉固澀:赤石脂性澀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收斂止瀉、固澀止遺的作用。對於脾腎虛寒、滑脫泄瀉、遺精滑精等症狀,赤石脂能起到收斂固澀,止瀉止遺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2. 止血生肌:赤石脂還有止血生肌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不愈等症狀。在丙種寶月丹中,赤石脂可以起到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丙種寶月丹方中加入紫石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紫石英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對於一些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紫石英可以起到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治療疾病。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紫石英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能幫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淤血消散,減輕疼痛。對於一些因血瘀凝滯、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疼痛、腫脹,紫石英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丙種寶月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庵閭子,這是根據其藥理性質及傳統用途來選擇的。庵閭子(即「白果」)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等肺部疾病。其特有的成分可以清肺熱、利咽喉,增強呼吸道的功能,對提升人體免疫力有幫助。此外,庵閭子含有抗氧化成分,有助於降低體內的自由基,進一步促進健康。

在丙種寶月丹的配方中,庵閭子不僅能夠協調其他藥材的作用,還能夠增強整體療效。用於調節身體的內部平衡,對於應對因氣候變化或外界環境導致的呼吸系統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庵閭子在此方劑中扮演關鍵角色,促進方劑的療效發揮。

丙種寶月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蛇牀子,是基於其特有的藥用價值。蛇牀子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其主要功效為驅蟲、解暑和抗菌。具體來說,其所含的揮發油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皮膚病和消化不良等問題。

此外,蛇牀子具有補腎和活血的功能,對於女性的生理調節也有一定的輔助效果。在丙種寶月丹中加入蛇牀子,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效果,特別是在調理氣血、平衡陰陽方面起到助益。同時,蛇牀子也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提升人體的免疫力。

因此,蛇牀子在丙種寶月丹中的使用,不僅可增強方劑的療效,還能針對特定症狀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展現出中醫方劑組成的複雜性與精妙之處。

「丙種寶月丹」方劑中包含「覆盆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益精,滋陰補腎:覆盆子性溫,味甘酸,入腎經,具有固腎益精、滋陰補腎的功效。這與「丙種寶月丹」治療腎虛、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等症狀的功效相契合。
  2. 補益脾胃,促進吸收:覆盆子還具有補益脾胃、促進吸收的作用。這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增強對藥物的吸收利用,進而提高藥效。

因此,覆盆子在「丙種寶月丹」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

丙種寶月丹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方劑中若出現血熱妄行、陰虛火旺等症狀,生地黃可有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緩解病患的不適。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滋陰養血,改善血虛的症狀。方劑中若出現血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生地黃可以補益氣血,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患者的整體體質。

丙種寶月丹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效。此方中加入乾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脾胃虛寒、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 助藥力:乾薑性溫,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此方中加入乾薑,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丙種寶月丹方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龍骨味甘鹹、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鎮心安神、斂汗止汗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龍骨,可有效平息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尤其適用於心腎不交、虛火上炎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等症。
  2. 固澀止汗: 龍骨能收斂固澀,對於虛汗、盜汗等症有顯著療效。丙種寶月丹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病症,而婦女體質偏於虛弱,易出現氣血虧虛、津液外泄等問題,導致盜汗、自汗等症狀。龍骨的加入,能有效固澀止汗,改善婦女體質。

丙種寶月丹方中加入細辛,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散寒,通竅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之效。丙種寶月丹主治婦科寒症,細辛可溫暖子宮,散寒止痛,改善患者畏寒、腹痛等症狀。
  2. 助藥力,增強療效: 細辛藥性較強,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提高藥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溫經散寒、補腎調經等功效,更有效地治療婦科寒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丙種寶月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要針對婦科經帶諸疾,其主治範圍廣泛,涵蓋以下證候:

  1. 月經失調:經期不準、經量異常(色黑量少或色淡如水)、經質異常(腥臭、結塊如豬肝)。
  2. 痛症與帶下:經行腹痛、腰痠、白淫赤帶(帶下病)。
  3. 頑固癥結:痞塊、症瘕(子宮肌瘤等)、乳岩(乳腺癌)、頸疬(淋巴結結核)等痼疾。

從症狀描述可知,本方適用於 氣血瘀滯、寒濕凝結、衝任失調 之證,兼有虛損(如氣血不足)與實邪(瘀血、痰濕)交織的複雜病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共28味藥,結構嚴謹,可歸納為以下幾大類作用:

1. 調暢氣血,活血化瘀
  • 活血調經:澤蘭、當歸、川芎、桃仁、蒲黃、庵閭子(通經破瘀)。
  • 行氣止痛:橘皮、桂心(溫通血脈)、蜀椒(散寒止痛)。
  • 補血養陰:乾地黃、麥冬、人參(益氣生血)。
    此類藥物針對「瘀阻胞宮」之痛經、經色黑塊,亦能消散症瘕痞塊。
2. 溫經散寒,暖宮祛濕
  • 溫陽藥:乾薑、細辛、桂心、蛇床子(逐胞宮寒凝)。
  • 利濕健脾:茯苓、炒車前(滲濕化濁)、赤石脂(固澀止帶)。
    針對「寒濕下注」之帶下腥臭、經來色淡如水。
3. 固攝衝任,鎮安心神
  • 礦物類鎮攝:紫石英(溫腎暖宮)、白龍骨、太乙餘糧(固澀止崩帶)。
  • 安神定志:遠志(交通心腎)、人參(補氣安神)。
    此類藥物調節衝任二脈,改善因虛致瘀或心神不寧之證。
4. 清熱解毒,兼防溫燥傷陰
  • 清鬱熱:白薇(清虛熱)、石膏(涼血解毒)、卷柏(清熱活血)。
  • 養陰潤燥:麥冬、乾地黃(制約溫藥之燥性)。
    用於經來腥臭或熱瘀互結之痼疾(如乳岩、頸疬)。
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人參、地黃補益氣血,佐桃仁、蒲黃破瘀。
  • 寒熱並用:乾薑、細辛配石膏、白薇,調和陰陽。
  • 標本同治:既化瘀散結治標,又溫養衝任固本。

三、方劑應用推理

此方以 「溫通化瘀為主,補益鎮攝為輔」,推測其治療原理為:

  1. 化解胞宮寒瘀:透過溫藥促進血行,破除瘀血癥結。
  2. 調節內分泌功能:礦物藥與補氣血藥可能影響下焦(如子宮、卵巢)氣化。
  3. 改善代謝廢物滯留:利濕藥與活血藥協同,清除病理產物(如瘀血、痰濕)。

適用於 虛寒夾瘀體質,而熱證明顯(如經色鮮紅、灼痛)者恐非所宜。藥材多為辛溫,蜜丸緩制其性,小劑量服用體現「峻藥緩攻」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白薇1兩8錢,澤蘭1兩2錢,當歸6錢,白芷9錢,卷柏2兩,桂心1兩5錢,藁本1兩2錢,川芎6錢(酒洗),石膏2兩,桃仁1兩5錢,麥冬1兩2錢,人參9錢,蜀椒1兩8錢(炒出汗),茯苓1兩2錢,橘皮3錢,炒車前1兩8錢,蒲黃1兩5錢,赤石脂6錢,紫石英3兩,庵閭子2兩,蛇床子6錢(炒),覆盆子1兩5錢,乾地黃1兩8錢,泡乾薑1兩8錢,白龍骨1兩2錢,炙遠志1兩2錢,太乙餘糧1兩2錢,北細辛1兩8錢。
調經種子。
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小粒,空腹開水送下,日1次。病重者每日早晚各1次,亦每次2小粒,不可間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丙種寶月丹是一張中藥方劑,使用前應先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 丙種寶月丹有活血化瘀、散結消癭的功效,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不宜服用。
  • 丙種寶月丹有理氣和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便溏等副作用,患者應注意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

相關疾病


腹痛月經不調陰道炎胰臟炎月經腹痛白帶乳房腺體瘤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乳房纖維硬化子宮頸炎月經前緊張症候群腰痛口臭尿中混挾精液

相同名稱方劑


丙種寶月丹, 出處:《藥庵醫學叢書·論醫集》。 組成:白薇1兩8錢,澤蘭1兩2錢,當歸6錢,白芷9錢,卷柏2兩,桂心1兩5錢,藁本1兩2錢,川芎6錢(酒洗),石膏2兩,桃仁1兩5錢,麥冬1兩2錢,人參9錢,蜀椒1兩8錢(炒出汗),茯苓1兩2錢,橘皮3錢,炒車前1兩8錢,蒲黃1兩5錢,赤石脂6錢,紫石英3兩,菴(艹閭)子2兩,蛇床子6錢(炒),覆盆子1兩5錢,乾地黃1兩8錢,泡乾薑1兩8錢,白龍骨1兩2錢,炙遠志1兩2錢,太乙餘糧1兩2錢,北細辛1兩8錢。 主治:調經種子。主治:月經不調,經行腹痛,色黑不多,或色淡如黃水,或經來腥臭,或經來結塊如豬肝,或腰痠帶下,或白淫赤帶;并治痞塊,症瘕,乳岩,頸癧等痼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