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Typha angustifolia L. Pollen Typhae Cattail Pollen, Bulrush, Pollentyphae
- 別名:蒲草,蒲草黃,蒲棒花粉,蒲花,水蠟燭,蒲釐花粉,香蒲
- 藥品來源: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花粉。夏季採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乾後碾軋,篩取花粉。剪取雄花後,曬乾,成為帶有雄花的花粉,即為草蒲黃。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甘肅, 新疆, 陝西, 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西北地區, 河南, 湖南, 湖北, 貴州, 華東地區, 西南地區,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河流, 沼澤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蒲黃的傳統功效
1. 止血
蒲黃,其止血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且用法用量因應症狀有所不同。
《神農本草經》及後續多部本草著作,如《神農本草經疏》、《神農本草經贊》,均記載蒲黃「止血」功效,並指出其能治療因血瘀導致的心腹疼痛、血熱等症。其止血機制,諸多古籍並未直接闡述,而是從其其他功效推導而來。
《本草綱目》引述《本事方》及《芝隱方》的案例,說明蒲黃能治療舌腫脹,並指出其「涼血活血」的特性。此處的「活血」並非現代醫學意義上的增加血液流動性,而是指疏通經脈,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文中更提及與乾薑配伍,說明蒲黃的運用需考量陰陽平衡。
《本草匯言》則進一步指出蒲黃的止血功效與其炮製方法有關:「生用則性涼,行血而兼消;炒用則味澀,調血而且止也。」 生蒲黃偏向涼血消腫,而炒蒲黃則因其澀性,能收斂止血。這說明蒲黃的止血作用並非單一機制,而是根據其炮製方法和所要達到的治療目標而有所不同。
《藥品化義》也提到,對於失血已久的患者,需炒用蒲黃,配合補益脾胃的藥物,以達到「攝血歸源」的效果。這說明蒲黃的止血作用,在某些情況下需要配合其他藥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蒲黃止血功效的論述,多從其涼血、活血、收斂等多方面來解釋。其止血機制可能與調節血液運行、促進凝血、以及收斂止血等作用相關,但具體機制仍需現代藥理學進一步研究驗證。 且不同炮製方法的蒲黃,其止血作用亦有所側重。
2. 活血化瘀
蒲黃,其活血化瘀功效自古以來便為醫家所重視。多部古代醫籍均記載了其相關療效及機理,以下就其活血化瘀功效作一分析:
《本草綱目》記載蒲黃治療舌腫的案例,說明其具有涼血活血之效。書中提到以蒲黃單味或配伍乾薑治療舌腫,說明其能清熱解毒,化解血瘀。此案例佐證了蒲黃對血瘀導致的局部腫脹具有良好的療效,而舌體腫脹,古人認為與心火相關,故蒲黃配乾薑,陰陽互補,更能發揮藥效。
《本草匯言》則指出蒲黃性涼,能清熱利濕,並闡述其在治療血瘀方面的多樣作用:上行之血可清,下行之血可利,瘀滯之血可行,而行血過甚亦可止。這說明蒲黃的藥性具有調節作用,生用偏於行血,炒用則偏於止血,應用靈活多變。
《藥品化義》則更進一步強調蒲黃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失血過多者,宜炒用以收斂止血;而對於血瘀腫痛者,則可用生蒲黃涼血消腫。此說明蒲黃的藥性與炮製方法密切相關,應用需根據病情調整。
綜上所述,《神農本草經》、《藥性論》、《日華子本草》等多部古籍均記載蒲黃能治療各種血瘀相關疾病,如崩漏、血痢、經痛、產後瘀血等,表明其活血化瘀之效廣泛且確切。 《本草正義》更深入探討蒲黃活血化瘀的機理,認為其能「導瘀結而治氣血凝滯之病」,並指出其藥性並非單純的寒涼,更兼具辛散之力。
總之,古籍記載佐證蒲黃活血化瘀之功效顯著,其應用也需考慮藥性、炮製方法及病症的差異,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蒲黃活血化瘀的作用機制,有待現代藥理學進一步研究闡明。
3. 排膿
蒲黃單方之排膿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但從多部古代醫籍中可見端倪。其排膿作用主要體現在其涼血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上。
《日華子諸家本草》明確記載蒲黃能「排膿」,並列舉其治療多種與血瘀、膿腫相關的疾病,例如瘡療、腫毒等。此書將其功效涵蓋甚廣,顯示古人已觀察到蒲黃在處理膿瘍方面的潛在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日華子諸家本草》並未深入闡述其排膿機理,僅作功效總結。
其他典籍則從不同角度佐證了蒲黃的間接排膿作用。例如,《本草綱目》記載蒲黃治療舌腫的案例,認為其「涼血活血」,而舌腫也可能伴隨炎症和膿腫。 《藥品化義》提到生蒲黃「涼血消腫」,消腫的過程也可能有助於膿液的排出。 《本草正義》則進一步分析,認為蒲黃能「導瘀結」,「瘀結」常伴有炎症和膿液積聚,因此疏通瘀滯也能間接促進膿液的排出。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於蒲黃的排膿功效並無直接且詳細的描述,而是通過其涼血、活血、消腫等功效,間接推導出其在治療膿瘍方面的潛在作用。 需注意的是,蒲黃的排膿作用多見於外用,且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單方應用於排膿的效果及安全性,則需更謹慎考量。
4. 清熱利尿
蒲黃,其清熱利尿的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與其涼血活血的特性密切相關。
《本草匯言》明確指出蒲黃「性涼而利冶潔膀胱之原,清小腸之氣,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此處將其清熱利尿的功效歸因於其涼性,並認為它能清利小腸之氣,暢通水道,故能有效治療小便不通。 這與《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利小便」相符,也與《藥性論》中「利水道」的記載一致。 《日華子諸家本草》更進一步列舉了蒲黃治療小便不通等症狀的應用。
然而,蒲黃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單純依靠其涼性。 《本草綱目》引述《本事方》與《芝隱方》的案例,說明蒲黃能治療舌腫,並指出其「涼血活血」的功效。 舌腫與心火相關,蒲黃能清心火,從而達到消腫利尿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也提到蒲黃「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表明其清熱作用與活血化瘀息息相關,並非單一作用。 《本草正義》則從蒲黃的辛散之性出發,認為其能導瘀結,治療氣血凝滯,從而間接達到清熱利尿的效果。 這說明蒲黃的清熱利尿作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非僅僅依靠單純的寒涼之性。 因此,蒲黃的清熱利尿功效,實則根植於其整體的藥性及作用機理。
5. 清熱涼血
蒲黃,其清熱涼血的功效在多部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其作用機理和運用方式也各有闡述。
《本草綱目》記載蒲黃治療舌腫的案例,說明其涼血活血之效。書中指出,舌與心臟相關,蒲黃與乾薑同用,陰陽調和,可有效治療舌腫。此處的“涼血”並非指單純降低體溫,而是指蒲黃能清解血分之熱,緩解因熱邪導致的出血或腫脹等症狀。
《本草匯言》則從其利尿角度闡述蒲黃的清熱作用,認為其能清利小腸之氣,並指出蒲黃生用性涼,行血消腫;炒用則味澀,能止血調血。 此處強調了蒲黃用法的差異對其功效的影響,也暗示其清熱涼血的作用與其藥性及炮製方法密切相關。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說明蒲黃的應用:生用涼血消腫,炒用則收斂止血,適用於不同出血症狀。此書強調了蒲黃在失血後的應用,建議失血較多者,應配合補益脾胃的藥物使用。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關於蒲黃清熱涼血功效的記載,並非指其具有直接降低體溫的作用,而是指其能清解血分熱邪,治療因血熱引起的各種病症,例如出血、腫痛等。其具體的清熱涼血功效,與藥物的劑型(生用或炒用)、病症的性質,以及是否配合其他藥物等因素密切相關。 不同醫籍對其藥性的理解也略有差異,但都肯定了蒲黃在治療血熱相關疾病方面的價值。
6. 止瀉
古代醫籍中,蒲黃的止瀉功效雖非其主要用途,但從多部典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其作用機理。
《日華子本草》明確記載蒲黃可治「腸風瀉血」,這點直接指出了其在治療腸道出血性腹瀉方面的應用。 其功效並非單純止瀉,而是針對因血瘀、血熱導致的瀉下。 此觀點與多數醫籍相符。
《本草匯言》論述蒲黃「血之行者可止」。蒲黃的止血作用廣為人知,而腹瀉,尤其是出血性腹瀉,與血虛、血瘀密切相關。 因此,蒲黃通過其止血功效,間接達到止瀉的目的。其提到「生用則性涼,行血而兼消;炒用則味澀,調血而且止」,說明蒲黃的炮製方法也會影響其止瀉效果,生用更偏向於清熱解毒,行血消腫;炒用則更側重於收斂止血。
《藥品化義》則從另一角度闡述:「若謠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補脾之藥,攝血歸源,使不妄行。」 這說明在脾虛導致的慢性出血性腹瀉中,蒲黃炒用可以起到收斂止血、補益脾胃的作用,從根本上解決腹瀉問題。
綜上所述,蒲黃止瀉的功效,主要源於其涼血、止血、活血的特性。其應用應根據不同病因,選擇生用或炒用,以達到最佳療效。 需要強調的是,古代醫籍多以經驗總結為主,現代臨牀應用需謹慎,並結合其他藥物及治療方法。 僅以單方蒲黃治療腹瀉,效果未必顯著,且需辨證施治。
蒲黃的古代典籍
蒲黃的現代功效
1. 抗發炎
蒲黃味苦、性寒,入肝、膽、腎三經,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止痛消腫。《本草綱目》載:「蒲黃,破血消腫,治金瘡瘀血。」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蒲黃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生長,並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減輕炎症反應。
蒲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5-10g,須包煎;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散瘀止痛多生用,止血每炒用,血瘀出血;生熟各半。
蒲黃的炮製
- 生蒲黃:揉碎結塊,過篩,除去雜質。
- 蒲黃炭:取淨蒲黃粉末,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全部黑褐色,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將結塊揉碎,過篩。(本品易復燃,須放涼1-2日,仔細檢查後方能貯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蒲黃注意事項重點
- 孕婦禁用:蒲黃會刺激子宮收縮,造成早產或流產。
- 血虛者禁用:蒲黃活血化瘀,容易造成血虛。
- 腸胃虛寒者禁用:蒲黃性寒,會傷及脾胃。
- 頭暈、耳鳴、目眩者禁用:蒲黃活血化瘀,會引起這些症狀。
- 心悸、失眠者慎用:蒲黃興奮中樞神經,會造成心悸、失眠。
蒲黃相關的方劑
蒲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蒲黃含有的化學成分
香蒲新甙(Typhaneoside (isorhamnetin-3-O-2G-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山柰酚-3-O-二鼠李糖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2G-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異鼠李素-3-O-鼠李糖基-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α-L-rhamnosyl(1-2)-β-D-glucoside), 山柰酚-3-O-鼠李糖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yl(1-2)-β-D-glucoside), 槲皮素-3-O-鼠李糖基-葡萄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yl(1-2)-β-D-glucoside), 槲皮素(Quercetin), 山柰酚(Kaempferol), 異鼠李素(Isorhamnetin), 柚皮素(Naringeni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l glucoside), β-谷甾醇棕櫚酸酯(β-Sitosteryl palmitate), 7-甲基-4-三十烷酮(7-Methyl-4-triacontanone), 6-三十三烷醇(6-Tritriacontanol), 二十五烷(Pentacosane), 多糖 TAA(Polysaccharide TAA), 多糖 TAB(Polysaccharide TAB), 多糖 TAC(Polysaccharide TAC),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蘇氨酸(Threonine), 絲氨酸(serine), 穀氨酸(glutamic acid), 纈氨酸(Valine), 精氨酸(Arginine), 脯氨酸(Proline), 胱氨酸(Cystine), 色氨酸(Tryptophan), 棕櫚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 棕櫚酸(Palmitic acid), 2-十八烯醇(2-Octadecenol), 2-戊基呋喃(2-Pentylfuran), β-蒎烯(β-pinene), 1-甲基萘(1-Methylnaphthalene), 其他63個揮發油組分(Other 63 volatile components), 柚皮素(Naringenin), 異鼠李素(Isorhamnetin), 槲皮素(Quercetin), 異鼠李素-3-O-(2G-α-L-吡喃鼠李糖基)-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2G-α-L-rhamnopyranosyl)-rutinoside), 槲皮素-3-O-鼠李糖基-二葡萄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