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涼血湯

QING HUO LIANG XU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6%
肝經 21%
肺經 20%
脾經 8%
腎經 6%
胃經 4%
心包經 4%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1%
膽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當歸,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雖然其性溫,但其補血之功,能滋陰養血,緩解因血虛所致的熱症,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

此外,當歸還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導致的熱症,如皮膚紅腫、疼痛等。因此,在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當歸,不僅能清熱涼血,更能滋陰補血,活血化瘀,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涼血止血: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赤芍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活血化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瘀血阻滯、氣血不通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經期腹痛等,赤芍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清火涼血湯中加入赤芍,既能清熱涼血,又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清熱涼血之效,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血熱妄行,對於因血熱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痛、牙齦腫痛、鼻出血等,具有顯著的療效。
  2. 滋陰養血:生地黃同時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能滋補陰液,改善血液循環,有效緩解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面色蒼白等症狀。

故而,生地黃在「清火涼血湯」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養血的效果。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百合,主要基於其 清心安神、潤肺止咳 的功效。百合性微寒,味甘,入心、肺經,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在「清火涼血湯」中,百合可以 緩解因熱毒攻心而導致的心煩失眠、口燥咽乾等症狀,同時 滋潤肺燥,緩解因熱毒傷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此外,百合還能 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清熱涼血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清熱潤肺: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熱邪壅肺、咳嗽痰稠等症狀,具有明顯療效。

二、宣肺解表: 川貝母能宣散肺氣,解除外邪,對於風熱犯肺、咳嗽痰多,伴有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亦有治療作用。

因此,在清火涼血湯中加入川貝母,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並兼具潤肺止咳的作用,使整體療效更為全面。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其性寒,能清解心、肺、胃之熱,尤其對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便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梔子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入血所致的皮膚紅腫、瘡瘍、血熱妄行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在「清火涼血湯」中加入梔子,能夠增強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使湯劑的功效更為全面。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因其具有清心除煩、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心、肺、胃經。其性寒涼,可清熱瀉火,且能滋陰生津,潤肺止咳,對於熱病傷陰所致的煩躁不安、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麥門冬還能潤肺止咳,對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痰少等症狀亦有療效。因此,將其加入「清火涼血湯」中,有助於增強方劑清熱涼血、滋陰潤肺的功效。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涼血止痛之效。對於火毒引起的疼痛、腫脹、出血等症狀,川芎能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炎症,達到涼血止痛的效果。
  2.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川芎亦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對於熱毒上炎引起的頭痛、目赤、口渴等症狀,川芎可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清熱涼血藥物,更能有效地緩解症狀。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熟地黃看似矛盾,實則為其滋陰降火之妙用。熟地黃性溫,入肝腎經,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

一方面,熟地黃能滋陰補血,緩解因血虛而導致的熱象,如口乾舌燥、心煩易怒等。另一方面,熟地黃能益精填髓,使陰精充盈,從而抑制虛火上升,達到清熱涼血之效。

因此,熟地黃在「清火涼血湯」中,並非直接清熱涼血,而是通過滋陰補血,從根本上調節陰陽平衡,達到清熱涼血的效果。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血液循環,清除瘀血,有助於消炎止痛,達到清熱涼血的目的。
  2. 潤燥通便: 桃仁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緩解因熱毒內蘊而導致的便祕,促進排毒,進一步達到清熱涼血之效。

因此,「桃仁」的加入,不僅能有效清熱涼血,更能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整體療效。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阿膠」,看似與方劑的清熱涼血功效相悖,實則蘊含著深意。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的功效。

一方面,阿膠能滋陰補血,緩解因熱毒耗傷陰血而導致的口乾舌燥、脣裂、皮膚乾燥等症狀,使清熱涼血之效更顯著。另一方面,阿膠能補益肝腎,助於肝腎之陰氣充盈,從而促進陰血生化,增強清熱涼血之效。

因此,阿膠的加入,不僅不與方劑功效相衝突,反而能起到協同作用,使清熱涼血的效果更加全面而持久。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味苦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其能瀉心火、涼血止血,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2. 緩解熱毒蘊結,改善血液循環:牡丹皮能疏散熱毒,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因熱毒蘊結導致的紅腫熱痛、瘀血阻滯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清火涼血湯中加入牡丹皮,可以更有效地達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目的,改善熱毒蘊結和血液循環,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清火涼血湯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其涼血止血的功效。

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肝、膀胱經。其具有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

此外,蒲黃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內蘊導致的瘡瘍腫痛也有不錯的療效。因此,在清火涼血湯中加入蒲黃,可以起到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火涼血湯 原文章主旨是介紹「清火涼血湯」的中藥組成與功效,以及其治療各種疾病的作用。

方劑組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百合:滋陰潤肺、清心安神、補中益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養陰潤肺。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蒲黃: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排膿。

主治功效:

  • 咳血。

使用注意事項:

  • 清火涼血湯宜於陰虛發熱者服用;陽虛發熱者應謹慎服用。
  • 服用清火涼血湯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 服用清火涼血湯時,應忌煙酒。
  • 服用清火涼血湯時,應忌服滋補藥物。

總結:

清火涼血湯是中醫中藥中治療咳血的常用方劑,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其組成主要有當歸、赤芍、生地黃、百合、川貝母、梔子、麥門冬、川芎、熟地黃、桃仁、阿膠、牡丹皮、蒲黃等。清火涼血湯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各種出血、熱症疾病的治療,如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瘡瘍腫痛、皮膚瘙癢、咽喉腫痛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尾1錢(酒洗),赤芍藥1錢(酒洗),生地黃1錢(酒洗),百合1錢,貝母1錢(去心),梔子仁1錢(炒黑),麥門冬1錢,川芎5分,熟地黃5分,桃仁5分(去皮尖),阿膠(蛤粉炒)5分,牡丹皮7分,蒲黃(炒黑)7分。
上加生薑1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陰液不足,出現虛寒症狀。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清火涼血湯, 出處:《魯府禁方》卷一。 組成:當歸尾1錢(酒洗),赤芍藥1錢(酒洗),生地黃1錢(酒洗),百合1錢,貝母1錢(去心),梔子仁1錢(炒黑),麥門冬1錢,川芎5分,熟地黃5分,桃仁5分(去皮尖),阿膠(蛤粉炒)5分,牡丹皮7分,蒲黃(炒黑)7分。 主治:吐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