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藕汁茯苓飲中加入蓮藕,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一、 清熱生津: 蓮藕性涼,味甘,入心、脾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配合茯苓的利水滲濕,可有效緩解暑熱引起的口渴、煩躁、口舌乾燥等症狀。
二、 健脾開胃: 蓮藕富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助於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與茯苓共同作用,可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藕汁茯苓飲為一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之方,其組成包括鮮藕汁、茯苓、小薊等多種草本精華。其中,小薊性寒、味甘苦,歸肝、腎、膀胱經,擅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在該方中,小薊的作用尤為關鍵,能針對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衄血、吐血、尿血等,發揮其涼血止血之功。此外,小薊與茯苓相配,一則增強了清熱利濕之力,二則輔助調節體內水液代謝,從而達到治療因濕熱內蘊所引發的疾病目的。整體而言,小薊在藕汁茯苓飲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藥學中藥物間相互協同、共同作用的智慧,旨在全面改善患者體質,促進身體康復。
藕汁茯苓飲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清熱: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效。藕汁性涼,茯苓則偏於健脾利濕,三者合用,可有效清熱解暑,滋陰潤燥,對於暑熱傷陰、口渴咽乾、心煩不安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配伍增效:生地黃的涼血作用,可以緩解藕汁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而茯苓的健脾作用,則可以促進生地黃的吸收和利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藕汁茯苓飲中包含茯苓,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擅長健脾利濕,能改善脾胃虛弱、水濕停滯導致的腹脹、食慾不振、水腫等症狀。藕汁亦有健脾開胃、清熱生津的功效,與茯苓搭配,可增強利濕功效,使脾胃運化更佳。
- 寧心安神: 茯苓亦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配合藕汁的清熱解毒功效,更能達到清心安神、改善睡眠的效果。
因此,藕汁茯苓飲中加入茯苓,既可健脾利濕,又可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脾虛濕盛、心神不寧等多種病症。
「藕汁茯苓飲」方劑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蒲黃性涼,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除多餘水分,有助於改善水腫現象,與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相輔相成,增強方劑的利水消腫功效。
- 止血化瘀:蒲黃亦具止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凝滯,有助於緩解因水腫引起的疼痛和不適,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因此,蒲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利水消腫的效果,更能改善水腫引起的相關症狀,使方劑更具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藕汁茯苓飲方劑功效分析
《金匱翼》中記載的「藕汁茯苓飲」方劑,用於治療「虛人蓄血吐衄,未可下者」。此句點明瞭方劑的主治症狀:虛弱體質之人,出現蓄血導致的吐血或鼻出血,但病情不宜使用峻下之法。 方劑組成包括藕、小薊、生地黃、茯苓、蒲黃,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清熱涼血,止血:
方中藕、小薊、生地黃均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藕性寒,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小薊善於涼血止血,並兼具清熱解毒之效;生地黃則為滋陰涼血的要藥,能清熱解毒,並能滋陰養血,從根本上改善出血體質。三藥合用,清熱涼血之力更強,能有效控制出血。
二、健脾利水,益氣養血:
茯苓為君藥,其功能為利水健脾,同時兼具安神除濕的功效。脾主運化,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容易導致出血。茯苓健脾益氣,能改善脾虛的狀態,促進氣血生化,從根本上解決出血的體質問題。 此處茯苓更能協助生地黃滋陰,讓涼血之力更為持久。
三、活血散瘀,調和營衛:
蒲黃具有止血、散瘀、活血、調經的功效。 方劑中,雖然出血是主要的症狀,但「蓄血」二字提示,血液瘀滯也是病機之一。蒲黃的加入,可以促進瘀血的消散,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血液再次瘀積,從而預防出血的復發。 同時,蒲黃能促進血液流通,協調營衛之氣,使氣血運行通暢。
四、方劑整體作用機理:
「虛人蓄血吐衄,未可下者」提示患者為虛弱體質,出血是由於氣血不足、陰虛火旺以及血瘀等因素導致的。藕汁茯苓飲並非單純止血,而是通過清熱涼血、滋陰養血、健脾利水、活血散瘀等多重途徑,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體質,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這與《金匱翼》中提到的「去者自去,生者自生」的理念相符,即去除瘀血,並促進氣血的生化,讓身體自然恢復平衡。方中藥物協同作用,相輔相成,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方劑並非單純止血,而是從多個方面入手,調理身體,最終達到止血的目的。
總而言之,藕汁茯苓飲通過清熱涼血、滋陰養血、健脾利水、活血散瘀的綜合作用,治療虛弱體質的蓄血吐衄,並避免使用峻下之法加重病情,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生藕汁、小薊根汁、生地黃汁、茯苓、蒲黃(炒黑。後2味各等分)。
清熱,利瘀血。
上藥後二味為末。
每服2錢,用3汁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藕汁茯苓飲, 出處:《金匱翼》卷二。 組成:生藕汁、小薊根汁、生地黃汁、茯苓、蒲黃(炒黑。後2味各等分)。 主治:清熱,利瘀血。主治:虛人蓄血吐衄,未可下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