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紅花散中加入荷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清熱解暑: 荷葉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緩解紅花散所引起的燥熱,並有助於改善藥物的副作用。
二、利水消腫: 荷葉能利水消腫,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減輕紅花散活血化瘀可能帶來的瘀血停滯。
總而言之,荷葉在紅花散方劑中起著清熱解暑、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平衡藥性,減輕副作用,提高藥效。
紅花散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有兩大原因:
-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紅花散主治血瘀疼痛,牡丹皮可與紅花等藥物相輔相成,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降火消腫:牡丹皮還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消腫的作用,可配合其他藥物,改善血瘀所致的熱毒症狀,例如紅腫熱痛等。
因此,牡丹皮的加入,使紅花散的功效更加全面,能更好地治療血瘀疼痛等病症。
紅花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散以活血化瘀為主要功效,而當歸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兩者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
-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紅花散中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總而言之,紅花散中加入當歸,既能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又能補益氣血,從而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紅花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組成之一紅花,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在中醫理論中屬於活血化瘀的藥材,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的效果。這使得紅花在治療血液循環不良、經期不適和産後瘀血等症狀時,成為一種有效的選擇。
其次,紅花富含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進一步改善血液質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紅花的性味辛、苦,性質溫和,適合多數體質的人使用,並且可以與其他中藥材相互配伍,達成更佳的療效。因此,紅花作為紅花散的重要組成成分,充分體現了中醫在治療疾病時對於藥性搭配及整體調理的智慧。
紅花散中加入蒲黃,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蒲黃性味甘平,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腫、止痛的功效。與紅花同用,可加強活血化瘀之力,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尤其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二、涼血止血,清熱解毒:蒲黃亦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出血不止等症。紅花散中加入蒲黃,可平衡紅花的溫熱之性,防止其過於燥熱,並有助於止血止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紅花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集中於婦科血證,尤其針對「瘀血內阻」引發的急慢性病症:
- 產後血暈、胞衣不下:屬產後惡露不暢,瘀血上攻或滯留胞宮所致。清代《醫宗金鑑》強調「敗血攻心」為血暈主因,紅花散活血逐瘀,使血行歸經。
- 血崩:非單純虛損,而是瘀阻絡傷之崩漏,古人云「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方中化瘀以止崩。
- 月事不調、遠年乾血氣:指長期血瘀導致的經閉、經行不暢,或羸瘦膚燥,屬「乾血癆」範疇,與《金匱要略》大黃䗪蟲丸證機類似,但藥力較緩和。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
- 紅花:辛溫,專入血分,破血行瘀,《藥品化義》謂其「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藥」,針對瘀阻主因。
- 歸尾:當歸之根梢部,活血力強,兼能養血,防攻瘀傷正,符合「化瘀不忘生新」之理。
臣藥:
- 沒藥、蘇木:沒藥散血定痛,蘇木專祛敗血,《本草綱目》載蘇木「破血排膿」,二藥助紅花通絡止痛,適用產後瘀滯腹痛。
- 甲珠(穿山甲鱗片):走竄通絡,善消癥積,針對「遠年乾血」之頑瘀,現代已多禁用,古方取其穿透之性。
佐使藥:
- 銀花:清熱解毒,防瘀久化熱成毒,為產後瘀熱並治之巧思。
- 甘草:緩和諸藥峻性,調和藥力。
整體思路:以「破瘀通絡」為主軸,佐以養血、清熱,體現「通因通用」治法(如血崩用活血),符合《血證論》「凡血證,總以去瘀為要」之論。適用於體質尚實、瘀象明顯者(舌紫暗、脈澀),虛證慎用。
現代應用啟示:
若剔除甲珠,可考慮以地鱉蟲或桃仁替代其逐瘀通絡之效,用於子宮收縮不良、盆腔瘀血綜合徵等,然需嚴格辨證屬瘀滯者方宜。
傳統服藥法
紅花1錢,歸尾1兩,沒藥2錢,蘇木5分,甲珠1片,銀花4錢,甘草5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紅花散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紅花散, 出處:《傷寒總病論》卷六。 組成:紅花、荷葉、薑黃各等分。 主治:傷寒産後,血暈欲絕。
紅花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七。 組成:紅花1兩,訶黎勒3枚(兼核生用),川朴消5兩。 主治:吐血。
紅花散, 出處:《傷科方書》。 組成:酒醉土鱉、醋煅古錢、炙乳香、炙沒藥、蘇木節、巴霜各等分。 主治:刑杖傷。
紅花散, 出處:《婦科玉尺》卷一。 組成:當歸1兩,沒藥2錢半,紅花2錢半,官桂2錢半,赤芍2錢半,蘇木2錢半,青皮2錢半。 主治:婦女血氣。
紅花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乾荷葉、牡丹皮、當歸、紅花、蒲黃(炒)各等分。 主治:婦人産後血暈,胞衣不下,血崩,月事不調,及遠年乾血氣。
紅花散,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 紅花散(《名家方選》。)出處:《名家方選》。組成:紅花2錢半,忍冬2錢半,黃芩2分,連翹2分,檳榔1分半,木通1分,桔梗1分,大黃3分。主治:殺疳蟲,消胎毒。 。 主治:殺疳蟲,消胎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