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三聖散

一靈三聖散

YI LING SAN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0.3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肝經 23%
肺經 17%
脾經 11%
腎經 5%
心包經 5%
膽經 5%
胃經 5%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一靈三聖散方中,加入荷葉,乃取其清熱解暑、利濕消腫之效。

荷葉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其清熱解暑之功,可散表熱,清心火,適用於暑熱症候;利濕消腫之效,則可化解濕濁,消退水腫,適用於濕阻中焦、脾虛水停等症。

因此,一靈三聖散中加入荷葉,可謂藥材搭配得宜,相得益彰,進一步提升其清熱解暑、利濕消腫之功效。

一靈三聖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藥性可清熱涼血,適用於熱病、熱毒、血熱等症狀,例如發熱、口渴、咽痛、尿赤、便血等。此外,生地黃還能滋陰潤燥,對於陰虛火旺、津液不足等症狀,例如燥咳、便祕、口乾舌燥等,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一靈三聖散中加入生地黃,旨在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一靈三聖散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存在熱毒血瘀等症狀,牡丹皮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改善相關症狀。
  2. 活血化瘀: 牡丹皮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方劑中可能存在瘀血阻滯等症狀,牡丹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改善疼痛和腫脹。

因此,牡丹皮的加入有助於一靈三聖散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症狀起到重要作用。

一靈三聖散中包含蒲黃,主要由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利尿通淋:蒲黃性味甘平,入膀胱經,具有利尿通淋之效。一靈三聖散主治熱淋、血淋、石淋等症,而蒲黃的利尿作用有助於排泄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緩解尿路炎症,改善排尿不暢。
  2. 止血化瘀:蒲黃亦具止血化瘀之效,可治療血淋、尿血等症。一靈三聖散中加入蒲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止血化瘀的效果,減輕尿路出血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靈三聖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婦科玉尺》及《醫宗金鑑》,專治「產後敗血衝心」所致重症。產後氣血驟虛,惡露不盡,瘀血上衝擾亂心神,故見發熱、妄言奔走、心神悶亂等症。其病機關鍵在於「血瘀兼虛」,瘀熱互結上擾,而脈象虛大正顯正氣不足而邪熱動血之象。方中荷葉升清散瘀、生地涼血養陰、丹皮化瘀清熱、蒲黃活血止血,四藥協力,使瘀去新生,神志自安。

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1. 乾荷葉(3錢)

    • 性平微苦,歸肝、脾經,能升發清陽、散瘀止血。其輕清上行之性,可引藥勢上行以解「敗血衝心」之勢,兼能化瘀不傷正,契合產後虛瘀交雜之體。
  2. 生乾地黃(3錢)

    • 甘苦而寒,專入血分,涼血滋陰。產後陰血虧虛,瘀熱內熾,生地既能清解血分伏熱,又能滋養已傷之陰,防熱邪耗血動風。
  3. 牡丹皮(3錢)

    • 辛苦微寒,活血散瘀、清透血分伏熱。與生地相配,一清一散,透徹血分瘀熱;其化瘀之力,尤善消產後離經之敗血,從根本上解除衝心之虞。
  4. 生蒲黃(3錢,研末沖服)

    • 甘平而滑,生用活血散瘀,炒用止血。此處生用,取其「散」力,直達瘀結;研末沖服,效專力宏,助前三藥速通瘀滯。其兼有止血之能,防活血過峻,暗合產後「宜行不宜破」之治則。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此方以「涼血化瘀」為主軸,兼顧「養陰安神」:

  • 清散並行:荷葉、丹皮一升一散,疏導瘀熱出路;
  • 涼補兼施:生地滋陰固本,防化瘀傷陰;
  • 急緩有度:蒲黃末沖服救急,餘藥煎湯調和。全方藥僅四味,然涼而不凝、散而不耗,恰中產後「多虛多瘀」之病機,故曰「一服即定」。

延伸思考

此方與「犀角地黃湯」同具涼血散瘀之效,然一靈三聖散捨犀角之峻猛,取荷葉之輕靈,更適合產後虛瘀交錯之證,顯見古人用藥之精準層次。

傳統服藥法


乾荷葉3錢,生乾地黃3錢,牡丹皮3錢,生蒲黃(另研)3錢。
上前3味濃煎湯,調入蒲黃末,1服即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產後敗血衝心。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一靈三聖散,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二。 組成:乾荷葉3錢,生乾地黃3錢,牡丹皮3錢,生蒲黃(另研)3錢。 主治:産後敗血衝心,發熱,妄言奔走,心神悶亂,或中風痰或躁煩,或血瘀元虛,脈虛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