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6%
腎經 16%
心經 13%
心包經 13%
脾經 11%
胃經 8%
肝經
腎經
心經
心包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本方所治諸症,均由瘀血內停,脈道阻滯所致。瘀血內停,脈絡阻滯,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見心腹刺痛、或少腹急痛

心腹刺痛,或產後惡露不行,或月經不調,少腹急痛等,男子小腸氣

瘀阻胞宮,則月經不調、或產後惡露不行。治宜活血祛瘀止痛。

方中五靈脂苦咸甘溫,入肝經血分,功擅通利血脈散瘀止痛;蒲黃甘平,行血消瘀,炒用並能止血,二者相須為用,為化瘀散結止痛的常用組合。

調以米醋,或用黃酒沖服,乃取其活血脈、行藥力、化瘀血,以加強五靈脂、蒲黃活血止痛之功,且制五靈脂氣味之腥臊。諸藥合用,藥簡力專,共奏祛瘀止痛,推陳出新之功,使瘀血得去,脈道通暢,則諸症自解。

前人運用本方,患者每於不覺中,諸症悉除,不禁欣然而笑,故名「失笑」。

現代運用於痛經、冠心病、高脂血症、宮外孕、慢性胃炎等屬瘀血停滯者。

傳統服藥法

蓽茇8分,細辛(淨葉)1錢,大冰片2分5釐。上為極細末。
擦牙痛處。伏於桌邊流涎,片時見效,便能飲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禁用,脾胃虛弱及婦女月經期慎用。

相關證候

肝血瘀滯

肝血瘀滯

肝氣瘀滯,肝經瘀滯

相關疾病

產後腹痛
嘴唇青紫
月經過多
腹內有腫塊
產後眩暈
產後血崩
心絞痛
疥癬
胃及十二指腸炎
心肌梗塞
肺性心臟病
心包炎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風濕性心臟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

相同名稱方劑

失笑散, 出處:《潔古家珍》。 組成:荊芥穗1兩,朴消2兩。 主治:腎腫。

失笑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二。 組成:大腹子半兩,硫黃4兩。 主治:疥癬。

失笑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 組成:乾漆(炒煙出爲度)、胡椒各等分。 主治:男子小腸氣。

失笑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一。 組成:川烏頭、芎、甘草、地骨皮、細辛、白芷、高良薑各等分。 主治:牙疼。

失笑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引《全嬰方論》。 組成:莨菪子、草烏頭(醋炙切片,麸炒)、酸棗仁(炒去皮)各等分。 主治:小兒諸病,汗後不得睡。

失笑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五。 組成:玄胡索3錢,白僵蠶3錢,黃連1錢,輕粉(炒)2錢,麝香(炒)1字,鉛白霜半錢,硼砂半錢,黃柏半錢。 主治:口瘡,或唇裂破血出;小兒赤白口瘡,作熱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吐血散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