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餘糧的傳統功效
1. 固崩止帶
禹餘糧,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固崩止帶」的功效,主要源於其收澀、重鎮的特性。
《註解傷寒論》指出「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說明禹餘糧的重量感有助於鎮固下焦,這對於崩漏帶下等症狀,有著重要的治療意義。 下焦虛弱,氣血不固,是崩漏帶下的常見病機,而禹餘糧的重量恰能起到鎮攝、固攝的作用,如同壓艙石般穩定下焦,防止出血和帶下。
《本草匯言》則從肺與大腸的角度闡述其功效,「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認為它能調節肺金之氣,進而影響大腸的固攝功能。 肺主氣,大腸主津,二者協調方能防止津液下泄。禹餘糧的收斂作用,能有效控制帶下過多。
《長沙藥解》更詳細地分析了禹餘糧在治療小便痛澀、大腸滑洩等方面的作用,並指出其「甘寒收澀,祕精斂神」的特性,能有效治療因氣虛、陽虛導致的崩漏帶下。 文中提及禹餘糧丸和赤石脂禹餘糧湯,說明其在治療不同病因的崩漏帶下中都有應用。
《本草綱目》將禹餘糧定位為「手、足陽明血分重劑」,其澀性主治下焦前後諸病,再次強調其收斂止血的功效。 李知先的詩句也佐證了禹餘糧在治療下焦疾病方面的臨牀價值。
《本草求真》則將禹餘糧與赤石脂進行比較,認為禹餘糧質重於石脂,收澀之力更強,更適合治療下焦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的崩漏帶下。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禹餘糧具有收斂止血、固澀下焦的功效,其「固崩止帶」的作用,來自其質重、收澀的藥性,以及對肺和大腸功能的調節作用,在治療不同病因的崩漏帶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 澀腸止血
禹餘糧,其澀腸止血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藥性特點也頗值得探討。
從諸多古代醫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禹餘糧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例如,《註解傷寒論》認為禹餘糧「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點明其重量和鎮靜作用,有助於止瀉固下。而《本草匯言》則指出禹餘糧「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說明其能滋養肺金之氣,從而達到固護大腸的效果,這也間接地說明瞭其止血的機理,因為肺主氣,氣固則血不妄行。
《長沙藥解》更詳細地闡述了禹餘糧止血的運用,指出其能「止小便之痛澀,收大腸之滑洩」。文中更以傷寒論中禹餘糧丸的方例說明,其用於治療因發汗過度導致的腸胃不適,並強調其「甘寒收澀,祕精斂神」的特性,從而達到止瀉止血的目的。該書又提及赤石脂禹餘糧湯用於治療大腸滑脫,說明其收斂腸道的功效。
《本草綱目》則將禹餘糧定位為「手、足陽明血分重劑」,強調其澀性,故能主治下焦前後諸病。 《本草求真》則將禹餘糧與赤石脂進行比較,指出禹餘糧更重,而赤石脂更溫,兩者功效相似但各有側重。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禹餘糧具有收斂、固澀的藥性,通過其重量和收斂作用,能有效治療下焦出血及大腸滑脫等症狀,達到澀腸止血的效果。其作用機理可能與滋養肺金、收斂腸胃、固攝精氣等方面相關。
3. 固表止汗
禹餘糧,其固表止汗的功效,歷來為醫家所重視。多部古代醫籍對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皆有論述,其固表止汗的功效,並非單純的收斂止汗,而是與其整體的斂陰、固澀、補益等作用密切相關。
《註解傷寒論》指出「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說明禹餘糧質重,能鎮攝浮散之邪,達到固表止汗之效。此「重」不僅指藥物本身的重量,更指其藥力之強勁,能有效抑制汗液的過度排出。
《長沙藥解》則從病機入手解釋其止汗機制。文中提到禹餘糧用於治療「汗家重發汗,恍惚心亂」等症狀,說明其能治療因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神氣不足的狀態。其“甘寒收澀,祕精斂神”的作用,可以收斂津液,防止汗液外泄,同時滋養心神,從而達到固表止汗的效果。 文中更進一步指出,禹餘糧能治療大腸滑脫,也說明其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這與固表止汗的機理相通。
《本草匯言》認為禹餘糧「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肺主氣,大腸主津,肺氣固則表不虛,大腸固則津液不泄,從臟腑功能角度闡明其固表止汗的機理。
綜上所述,禹餘糧固表止汗的功效,並非單純作用於汗腺,而是通過其收斂、固澀、補益等多方面作用,從根本上調理臟腑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其「重」的特性,更使其在治療汗出不止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而其與赤石脂常配伍使用,更能增強其固表止汗的功效,這一點在《本草綱目》和《本草求真》中也有所提及,兩者藥性相近卻各有側重,需辨證施治。
4. 止血
禹餘糧,其止血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但在古代醫籍中亦有所提及,其止血機制與其收斂固澀之性有關。多數古籍更側重於其收斂、固澀、補益之效,止血往往是其整體功效的附帶作用。
《註解傷寒論》認為禹餘糧「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說明其重量與質地有助於鎮固,此「鎮固」也間接體現了其對臟腑的收斂作用,從而可能間接止血。 《本草匯言》則強調其「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著重於其對肺和大腸的調理作用,並未直接提到止血。
《長沙藥解》則更為詳細地闡述了禹餘糧的止血機制。它指出禹餘糧能「止小便之痛澀,收大腸之滑洩」,說明其能收斂下焦,而下焦出血常與滑脫、洩瀉等症狀相關,故禹餘糧的收斂作用可以間接達到止血的目的。文中更以治療「大腸滑脫,利在下焦」為例,說明其「收濕而斂腸」的止血機理。
《本草綱目》將禹餘糧歸為「手、足陽明血分重劑」,說明其作用於人體血分,而其「性澀」,則正是其止血的根本原因。書中引用李知先的詩句,也暗示了禹餘糧在治療下焦出血方面的應用價值。 《本草求真》則將其與赤石脂作比較,指出禹餘糧更重,藥性更偏於收斂。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關於禹餘糧止血功效的描述,多是基於其收斂固澀的藥性,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由其整體功效所延伸而來的作用。 其止血效果多見於下焦出血,且往往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發揮更佳療效。
5. 止瀉
禹餘糧,其止瀉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機理主要在於收斂固澀。
《註解傷寒論》指出「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說明禹餘糧藥性沉重,具有鎮靜腸胃,制止瀉洩的作用。其重量感,能有效地壓制腸道滑脫,減緩大腸蠕動,達到止瀉的效果。
《本草匯言》則從肺脾腎三臟角度說明其功效:「禹餘糧,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認為它能滋養肺金之氣,進而固攝大腸,治療因水土不和、清濁混亂導致的腹瀉。
《長沙藥解》更進一步闡述了其止瀉機理,指出禹餘糧「收大腸之滑洩」。並以「赤石脂禹餘糧湯」治大腸滑脫為例,說明其收濕斂腸的功效。文中更提及禹餘糧能治療因發汗過度導致的腹瀉,說明其能調節臟腑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
《本草綱目》則將其歸類為「手、足陽明血分重劑」,強調其澀性,能治療下焦前後諸病,包括腹瀉。 李時珍引用李知先的詩句,更突顯了禹餘糧在治療下焦疾病中的重要性。
《本草求真》則將禹餘糧與赤石脂作比較,認為禹餘糧藥性更重,收斂之力更強,更適合治療腸道滑脫、瀉洩等症。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禹餘糧止瀉的功效,源於其沉重、收斂、固澀的藥性,能有效鎮靜腸胃,修復腸道功能,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其作用機制涉及多個臟腑的協同作用,並非單純的腸道收斂,而是整體性的陰陽平衡調整。
6. 固澀收斂
禹餘糧,其固澀收斂的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藥性特點,從不同角度得到闡述。
《註解傷寒論》提到「重可去怯,餘糧之重以鎮固」,點明禹餘糧的重量感有助於鎮固某些病症。這暗示其固澀作用可能與其質地和分量有關,通過重量來壓制病邪,達到收斂的效果。
《本草匯言》則認為禹餘糧「養肺金,固大腸之藥也」,指出其作用不僅限於腸胃,更涵蓋肺部,說明其固澀作用可能與肺金之氣的調節相關。從水土不和、清濁混亂等病症的有效治療來看,它具有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固澀的目的。
《長沙藥解》對禹餘糧的固澀作用描述最為細緻,它能「止小便之痛澀,收大腸之滑洩」。文中更以《傷寒論》中的禹餘糧丸為例,說明其能治療因發汗過度導致的陽氣虛損、水道不利等症狀,其固澀功效是通過斂陽固脫,恢復臟腑功能實現的。此外,赤石脂禹餘糧湯治療大腸滑脫的例子也印證了其收斂腸道的功效。
《本草綱目》將禹餘糧歸於「手、足陽明血分重劑」,並強調其「性澀」,說明其固澀作用與其藥性直接相關,主要作用於下焦。李時珍更引述古籍,說明其在治療下焦疾病的獨特作用。
《本草求真》則將禹餘糧與赤石脂作比較,指出禹餘糧比赤石脂更重,溫性也較弱,暗示著禹餘糧的固澀作用更為平和持久。
綜上所述,禹餘糧的固澀收斂功效,體現在其重量、藥性以及對臟腑功能的調節作用上,主要針對下焦的病症,達到止瀉、固精、止痛等效果。不同醫籍的論述,從不同層面闡釋了其藥理作用,為我們理解和應用這味中藥提供了多角度的參考。
禹餘糧的古代典籍
禹餘糧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禹餘糧的炮製
禹餘糧:揀去雜石,洗淨泥土,乾燥即得。煅禹餘糧:取淨禹餘糧,打碎,置坩堝內,在無煙的爐火中煅紅透,倒入醋盆內淬酥,撈出,曬乾。(每禹餘糧100斤,用醋30斤)1.《雷公炮炙論》:凡修治,用黑豆五合,黃精五台,水一斗,煮取五升,置瓷鍋中,下餘糧四兩,煮,旋添,汁盡為度,自然香如新米,搗之,又研萬杵,方用。
2. 《本草蒙筌》:禹餘糧火煅醋淬,復用磁鉢重擂,水澄汁清,勿留砂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實證忌服,孕婦慎服。《本草匯言》:髓虛血燥之病勿用。
禹餘糧相關的方劑
禹餘糧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禹餘糧含有的化學成分
鹼式氧化鐵(Goethite (α-FeO(OH))), 鹼式含水氧化鐵(Lepidocrocite (γ-FeO(OH))), 磷酸鹽(Phosphates), 鋁(Aluminum), 鎂(Magnesium), 鉀(Potassium), 鈉(Sodium), 泥土(Clay), 有機質(Organic matter)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