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在中藥方劑「大交泰丹」的組成中,包含「玄精石」,「玄精石」是一種礦物質藥材,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志的作用。「玄精石」能夠緩解熱病煩躁、失眠等症狀,適用於治療心神不寧、熱毒內盛等疾病。
大交泰丹中加入雲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雲母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咯血、衄血、尿血等,雲母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收斂固澀、潤燥止癢: 雲母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可以止瀉止汗,並能潤燥止癢。對於一些因熱毒或燥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雲母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大交泰丹中加入雲母,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收斂固澀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交泰丹中包含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鎮心安神: 代赭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降逆止嘔的作用。大交泰丹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等症,代赭石可鎮心安神,改善心神不寧,減輕失眠症狀。
2. 止嘔降逆: 代赭石亦能降逆止嘔,對於因心神不寧、肝氣上逆導致的嘔吐症狀有緩解作用。大交泰丹中常配伍其他止嘔藥物,如半夏、生薑等,共同發揮止嘔降逆的作用。
大交泰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和陰陽、舒經活絡,其組成中包含肉桂,這是其特有的藥效所在。
肉桂性溫,味甘,具有溫陽散寒、通脈活血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寒凝血瘀所引起的疼痛尤其有效。因此,在大交泰丹中加入肉桂,有助於平衡方劑的整體功能,增強對於寒冷引起的不適症狀的調理效果。
同時,肉桂還有助於提升人體的陽氣,對於氣虛或陽虛型的症候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能改善腹部寒冷及消化不良的情況。這與大交泰丹所追求的調和全身氣血的治療理念相符。因此,肉桂在組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促進了方劑的綜合療效,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大交泰丹方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能清熱利濕,並可解暑降溫。大交泰丹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赤澀等症狀,滑石的清熱利濕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通利水道: 滑石入膀胱經,能通利水道,促進小便排泄。大交泰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也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滑石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幫助濕熱排出體外,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大交泰丹方劑中加入禹餘糧,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消腫的功效。禹餘糧性寒,味甘,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方劑中若有水濕停滯、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狀,加入禹餘糧可有效地利水消腫,排除體內濕熱,改善患者的症狀。此外,禹餘糧還可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大交泰丹中包含寒水石,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瀉火: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之功效,能有效降低體內熱毒,治療熱病、煩躁、口渴、小便赤澀等症狀。
- 止血生肌: 寒水石還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熱毒引起的瘡瘍、潰爛、出血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大交泰丹中加入寒水石,能有效地清熱瀉火、止血生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大交泰丹中加入不灰木,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性。不灰木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熱毒上炎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痛等。同時,不灰木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控制出血量,並減輕出血所導致的疼痛。因此,在一些熱毒壅盛、血熱妄行導致的出血症狀中,加入不灰木可以有效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交泰丹 」,主要成分是:玄精石,雲母,代赭石,肉桂,滑石,禹餘糧,寒水石,不灰木, 主治功效是:
- 陰陽二毒傷寒:寒邪和熱邪混合入侵人體,導致傷寒。
- 冷物傷脾:食用過於生冷的食物,導致脾胃功能受損。
- 翻胃噦逆: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 霍亂吐痢:劇烈嘔吐、腹瀉,同時伴有脫水等症狀。
- 小腸痃癖:小腸疾病,導致腹痛、腹脹、腹瀉等症狀。
- 脅肋氣痛:脅肋部位疼痛。
- 小兒瘡疹倒靨:小兒出疹發熱,同時伴有口角糜爛、流涎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代赭石性平味甘、澀,具有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功效。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寒水石性涼味辛,歸心、肺、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竅、消腫之功。 雲母是一種中藥,具有安神、止瀉、斂瘡和止血的功效。
總之,中藥方劑「 大交泰丹 」由玄精石,雲母,代赭石,肉桂,滑石,禹餘糧,寒水石,不灰木組成,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斂瘡、清熱涼血、涼血消腫、止血、安神、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功效,可治療陰陽二毒傷寒、冷物傷脾、翻胃噦逆、霍亂吐痢、小腸痃癖、脅肋氣痛、小兒瘡疹倒靨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金星石1兩,太陰玄精石1兩,銀星石1兩,雲母石(白色片子)1兩,代赭石1兩,桂府1兩,滑石1兩,禹余石1兩,寒水石(吉州者)1兩半,不灰木1兩(色青黑性軟者)。上藥入瓷瓶子,炭半秤,煅,候火耗一半,取出放冷,研為細末,糯米粥為丸,如彈子大,候乾用。
每服1粒,炭火內煅通赤,良久取出,放冷,細研如粉,米飲1盞,煎7分,溫服,不拘時候。隔半時辰再進1服。系醫壞證傷寒,1服可活1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大交泰丹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活血通絡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大交泰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不宜服用。
- 大交泰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吐、腹痛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交泰丹,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金星石1兩,太陰玄精石1兩,銀星石1兩,雲母石(白色片子)1兩,代赭石1兩,桂府1兩,滑石1兩,禹餘石1兩,寒水石(吉州者)1兩半,不灰木1兩(色青黑性軟者)。 主治:陰陽二毒傷寒,或因下早亡陽,或致結伏胸膈,四肢厥冷,脈息俱無,心躁如火;或因冷物傷脾,夾臍疰痛,生硬入胃、中滿痞塞,潮發寒熱;翻胃噦逆,霍亂吐痢,小腸痃癖,脅肋氣痛;小兒瘡疹倒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