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鎮逆,涼血止血。 治噫氣嘔逆,噎膈反胃,哮喘,驚癇,吐血,鼻衄,腸風,痔瘺,崩漏帶下。
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為礦石類藥物,質重沉降而長於鎮潛肝陽,性味苦寒,又清降肝火。故用治肝陽上亢肝火盛者,常與石決明、夏枯草、牛膝等同用,如代赭石湯,用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者,每與龜板、牡蠣、白芍藥等滋陰潛陽藥配伍,如鎮肝息風湯。
《湯液本草》:代赭石,《聖濟經》雲:怯則氣浮,重則所以鎮之,怯者亦驚也。
用於血熱吐衄,崩漏。本品苦寒,人心肝血分,有涼血止血之效。故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可與白芍藥、竹茹、牛蒡子等同用,如寒降湯;用治血熱崩漏下血,可與禹餘糧、赤石脂、五靈脂等同用,如震靈丹。
別錄》:主帶下百病,產難,胞衣不出,墮胎,養血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痹,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
《藥性論》:治女子崩中淋瀝不止,療生子不落
《日華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腸風痔瘺,月經不止,小兒驚癇,疳疾,反胃,止瀉痢脫精,尿血遺溺,金瘡長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
用於嘔吐,呃逆,噫氣等證。代赭石重鎮降逆,可降上逆之胃氣而止嘔、止呃、止噫。故用治胃氣上逆之嘔吐、呃逆、噫氣不止等症,常與旋復花、半夏、生薑等配伍,如旋復代赭湯。 用於氣逆喘息。本品重鎮降逆,亦降上逆之肺氣而平喘。
.《長沙藥解》:驅濁下沖,降攝肺胃之逆氣,除噦噫而泄鬱煩,止反胃嘔吐,療驚悸哮喘。
用治哮喘有聲,臥睡不得者,可單用本品研末,米醋調服取效;用治肺腎不足,陰陽兩虛之虛喘,每與黨參、山茱萸、胡桃肉等配伍,如參赭鎮氣湯。
《本草正》:下氣降痰,清火。
內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
1.代赭石:除去雜質,砸碎,過篩。
2. 煅代赭石:取刷淨的代赭石,砸碎,入坩堝內,在無煙的爐火上煅紅透,取出,立即傾入醋盆中淬酥,搗碎,再煅淬一次,取出,曬乾,碾成粗末。(每代赭石100斤,用醋兩次共50-60斤)3.《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凡使代赭石,不計多少,用臘水細研盡,重重飛過,水面上有赤色如薄雲者去之,然後用細茶腳湯煮之一伏時了,取出,又研一萬匝,方入。用淨鐵鐺一口著火,得鐺熱底赤,即下白蠟一兩於鐺底,逡巡間便投新汲水衝之於中,沸一、二千度了,如此放冷,取出使之。
4. 《綱目》:(代赭石)今人惟煅赤,以醋淬三次或七次,研,水飛過用,取其相制,並為肝經血分引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