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經散中的紅花,擅長活血化瘀、促進經血運行。紅花能夠改善經絡中的血瘀狀況,減少經痛。在方劑中添加紅花,有助於舒緩經絡不暢,提升通經效果。
通經散中的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促進經絡通暢的作用。川牛膝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中的血瘀。在方劑中使用川牛膝,有助於緩解經絡阻滯,提升方劑的效果。
通經散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肉桂性熱,入心、腎、脾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效。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經絡不通、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肉桂可溫通經脈,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通經散方中常配伍其他寒性藥物,例如當歸、川芎等,肉桂的溫性可以起到引導藥性、協調藥力、使其更好地發揮功效的作用。同時,肉桂還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通經散中的白礬,具有收斂止血、化瘀的作用。白礬能夠幫助止血和促進血液循環。在方劑中加入白礬,有助於減少經絡中的瘀血,改善經痛問題。
通經散方劑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降逆止嘔:代赭石性沉降,入肝經,具有平肝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女性經期出現肝氣上逆、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症狀,代赭石能有效緩解。
- 行氣止痛:代赭石兼具行氣止痛的功效。女性經期常伴有血瘀阻滯,導致經行不暢、小腹疼痛等症狀。代赭石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改善經行不順的狀況。
因此,通經散方劑中加入代赭石,既能平肝降逆止嘔,又能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女性經期不順的症狀。
主治功效
通經散
組成: 紅花、川牛膝、肉桂、白礬、代赭石
性味歸經: 紅花:辛、溫,入心、肝經 川牛膝:苦、甘,入肝、腎經 肉桂:辛、甘,入心、肝、腎、脾經 白礬:辛、澀,入脾、肺、大腸經 代赭石:甘、澀,入肝、腎經
適應症狀: 婦女月經不來
成分功效與主治:
- **紅花:**活血化瘀、通經止痛、調經。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 **川牛膝:**活血通經、利尿消腫、強筋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腹痛等。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主治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 **白礬:**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
- **代赭石:**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主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注意事項:
- 妊娠期婦女慎用。
- 陰虛血瘀者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 本方不宜久服。
總結: 通經散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溫經散寒、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臨牀上,常適用於婦女月經不來的症狀。在服用本方時,應注意妊娠期婦女慎用、陰虛血瘀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本方不宜久服等注意事項。
傳統服藥法
鼠屎1兩(燒灰)。
上為細末。
每服1錢,空心以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經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斑蝥(去頭足),大黃(酒浸)3錢,藿香少許。 主治:經閉。
通經散, 出處:《産科發蒙》。 組成:紫檀2錢,紅花2錢,牛膝2錢,肉桂1錢,白礬1錢,代赭石1錢。 主治:婦人經水不來。
通經散, 出處:《女科旨要》卷四。 組成:川牛膝、當歸、劉寄奴、紅花、蘇木、肉桂、白芷、急性子、白芍、甘草各等分。 主治:婦人月經不通。
通經散, 出處:《金鑑》卷七十八。 組成:蘇木1兩,大黃5錢,紅花1兩,黃芩2兩,黃連1兩,羌活1兩,薄荷1兩,黑梔子1兩,香附1兩,生地黃1兩,當歸1兩,赤芍藥1兩,木賊1兩,甘草1兩,川芎1兩。 主治:破血通經。主治:女子血熱逆經,血灌瞳仁,滿眼赤澀或生胬肉。
通經散, 出處:《明醫指掌》卷六。 組成:陳皮1兩,甘遂(煨)1兩,當歸尾1兩5錢,川芎1兩,紅花1兩(酒洗),桃仁100個(去皮尖)。 主治:活血定痛。主治:女人瘀血積滯,經閉,腹中痛。因跌撲或吐衄後經行嘔止,日輕夜重,其痛有常處,一塊不移,喜熱惡冷,口乾,或口中常覺血腥氣,其血已結塊,脈粗澀。
通經散,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陳皮(去白)1兩,當歸1兩,甘遂(以面包,不令透水,煮100餘沸,取出,用冷水浸過,去面焙乾)。 主治:下水濕。主治:落馬堕井,打撲閃肭損折,湯沃火燒,車碾大傷,腫發焮痛,日夜號泣不止;或膝踝肘腕大痛,腰胯脅痛;或腰痛氣刺,不能轉側,不能出氣,不食;或膝被肭破行,行則痛數日。卒疝,赤腫大痛,數日不止;寒疝,臍下結聚如黃瓜,每發繞腰急痛不能忍。賁豚。風寒濕三氣,合而爲痹,及手足麻木不仁。蛇蟲所傷;或爲犬所齧,脛腫如罐,堅若鐵石,毒氣入裏,嘔不下食,頭痛而重。風水,喘不能食,遍身皆腫;或渾身腫繞,陰器皆腫,大小便如常,其脈浮而大。項瘡,狀如白頭,根紅硬,疼痛不可忍,項腫及頭,口發狂言,如見鬼神。代指,痛不可忍。痰隔,咽中如物塞,食不下,中滿。嗽血,目赤多淚。經水不行,寒熱往來,面色萎黃,唇焦頰赤,時咳三兩聲。黃疸,面黃如金,遍身浮腫,乏力,惟食鹽與焦物;或脾疸,濕熱與宿谷相搏,善食而瘦,四肢不舉,面黃無力。黃病,遍身浮腫,面如金色,困乏無力,不思飲餌,惟喜食生物泥煤之屬。收産傷胎,經脈斷閉,腹如刀剜,大渴不止,小溲悶絕,口舌枯燥,牙齒黧黑,臭不可聞,食飲不下,昏愦欲死。肥氣積,初如酒杯,大發寒熱,15餘年後,因性急悲感,病益甚,唯心下三指許無病,滿腹如石片,不能坐卧。積氣20年,視物不真,細字不睹,當心如頑石,每發痛不可忍,食減肉消,黑(黑乾)滿面,腰不能直。傷寒瘀血,心胸痞悶,不欲飲食,身體壯熱,口燥舌乾,小便赤色,大便色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