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方劑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通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溫通心陽、改善心氣虛寒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脈弱等症狀,同時也能溫經通脈,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寒凝血瘀症狀。
- 化瘀止痛: 肉桂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腰痛、經痛等症狀,肉桂能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起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中加入肉桂,主要是為了溫陽通脈、化瘀止痛,治療因寒凝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川牛膝,作為中藥方劑[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中的一個重要成分,其選用理由主要基於其獨特的藥性和臨牀應用價值。川牛膝性味苦、酸,入肝、腎,主要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的功能,尤其在血液循環不良及關節疼痛的治療上展現出良好的療效。此外,川牛膝能促進骨骼的健康,有助於強壯筋骨,對於老年人或運動傷害者尤為重要。
在[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的方劑中,川牛膝的加入能提高整體方劑的療效,加強對於痛症及血行不暢的改善。特別是在救命的情境下,其強效的活血化瘀作用能迅速緩解病症,為臨牀醫師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和靈活性。整體而言,川牛膝在配方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藥對於辨證施治理念的充分發揮。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 「裂胞生」(指胎膜早破而胎兒未出)及 「難産數日」 ,因產程過長導致 「血水已乾,産戶枯澀」 ,母子命危之症。其關鍵在於:
- 潤滑產道:針對「產戶枯澀」,補充津液以潤燥,助胎兒下滑。
- 活血催生:透過行血、通絡之力,促進子宮收縮,化解產程停滯。
- 補氣固脫:兼顧產婦氣血虛耗,避免氣力不支所致難産。
此方標榜「停半日即産」,顯見其速效性,適用於緊急危症,而非一般安胎調理。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桂圓肉(龍眼肉)六兩(去核)
- 性味歸經:甘溫,歸心、脾經。
- 作用:
- 大補陰血:重用六兩(約225克),主要補充產婦因久産耗損之津血,改善「血水已乾」之燥涸狀態。
- 潤燥滑竅:濃煎後黏稠汁液能潤澤産道,緩解「枯澀」問題,類似現代膠質溶液的潤滑作用。
- 益氣安神:間接穩定產婦心神,緩解焦慮對產程的干擾。
2. 生牛膝梢一兩(酒浸搗爛)
- 性味歸經:苦酸平,歸肝、腎經,生用下行力強。
- 作用:
- 活血通經:生牛膝善降,酒浸後增強走窜之性,直達下焦,促進子宮血行與收縮。
- 引胎下行:其性「滑利」,能機械性助胎兒下降,尤重「梢部」(細嫩部分)更擅通利。
- 協同桂圓:酒煎後活血效應更快,與桂圓之補潤形成「通補並行」格局,避免單純攻伐傷正。
3.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潤-通-補」三法並施:
桂圓補血潤燥為體,牛膝活血通經為用,佐酒行藥勢,共奏 「津血充沛、產道滑利、氣血下行」 之效。 - 急症標本兼治:
- 治標:直接解決「枯澀不滑」的機械性障礙。
- 治本:補益產婦氣血,改善無力推動的虛弱狀態。
- 劑型設計:
濃煎桂圓汁衝酒服,既保留高濃度膠質潤滑,又借酒溫行藥力,快速起效。
三、總結
此方以 「大補津血為基,峻下行血為助」 ,針對血枯氣滯之難産,體現中醫 「以滑潤通滯,以溫行促産」 的急症處理思路。然其藥量龐大(如桂圓六兩)、生牛膝藥性專猛,必屬 「救急權宜之方」 ,需辨證精準方可投用。
傳統服藥法
桂圓肉6兩(去核),生牛膝梢1兩(用酒1杯,浸,搗爛)。將桂圓肉煎濃汁,衝入牛膝酒內服之,停半日即產。
(《集驗良方》卷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仙傳通津救命至靈丹, 出處:《古方匯精》。 組成:桂圓肉6兩(去核),生牛膝梢1兩(用酒1杯,浸,搗爛)。 主治:裂胞生,及難産數日,血水已乾,産戶枯澀,命在垂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