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瘧神方

治瘧神方

ZHI NUE SHE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9.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治瘧神方」中包含肉桂,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之效。瘧疾多因寒邪侵襲,導致脾胃虛寒,氣血運行不暢。肉桂能溫脾胃,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患者畏寒、發熱等症狀。

二、 助陽化氣: 肉桂入心、腎經,具有補火助陽之功效。瘧疾發作時,患者常伴隨氣虛、陽虛等症狀,肉桂能補益陽氣,使正氣充盈,抵抗寒邪入侵,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治瘧神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在《仙拈集》中記載主要用於治療「瘧,久發寒熱不已」,專治瘧疾反覆發作、寒熱交替持續不退之情況。其功效主要表現為:

  • 減輕瘧疾發作時的寒熱症狀
  • 恢復患者精神狀態
  • 促進食慾恢復
  • 截斷瘧疾發作

組成分析

單味藥物:上好甜香肉桂(去盡粗皮)

  • 性味歸經: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 炮製要求:強調「去盡粗皮」,保留內層有效部分
  • 劑量用法:一錢余,瘧將作時整塊含服

作用機理推論:

  1. 溫陽散寒:肉桂大熱之性可溫補元陽,驅除瘧疾發作時之寒邪,尤適寒瘧或久瘧傷陽者
  2. 通脈止痛:其辛散溫通之效可疏通經脈氣血,緩解瘧疾所致身痛
  3. 引火歸元:瘧疾寒熱往來可能涉及陰陽失調,肉桂能引虛浮之火下行
  4. 截瘧作用:於瘧將發時服藥,利用其辛竄之性干擾瘧邪發作節律
  5. 芳香闢穢:甜香特性可能有芳香化濁作用,傳統醫學認為瘧疾與穢濁之氣有關

治療原理

此方主要通過以下途徑發揮治瘧效果:

  • 截斷療法:選用「瘧將作時」關鍵時機給藥,阻斷瘧邪發作
  • 局部吸收:囫圇含服使藥物經口腔黏膜快速吸收,起效迅速
  • 溫熱對抗:以大熱之性拮抗瘧疾寒顫期之陰寒
  • 振奮陽氣:久瘧易傷陽,肉桂可補火助陽,恢復正氣

注:本方在《仙拈集》中別名「肉桂片」,顯示其簡便單驗方的特點,適宜於瘧疾寒象明顯類型,體現中醫「治瘧當辨寒熱」的基本原則。

傳統服藥法


上好甜香肉桂(去盡粗皮)1錢余。
瘧將作時,囫圇預捨口中,則寒退熱輕,神爽思食而愈。
本方方名,《仙拈集》引作「肉桂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治瘧神方, 出處:《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三。 組成:上好甜香肉桂(去盡粗皮)1錢餘。 主治:瘧,久發寒熱不已。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