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理中丸

肉桂理中丸

ROU GUI LI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9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49.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肉桂理中丸方劑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手足不溫等症,肉桂可溫暖脾胃,促進陽氣生發,改善消化功能。
  2. 行氣活血,止痛止瀉: 肉桂辛溫之性,可行氣活血,溫通經絡,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肉桂可起到緩解疼痛,止瀉止痛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肉桂理中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由「理中丸」加肉桂一兩而成,專治陰寒內盛所致之腹痛、霍亂嘔吐、停食嘔噎。其病機核心為中焦虛寒兼腎陽不足

  1. 陰寒腹痛:寒邪直中脾胃,或陽氣衰微,腹中冷痛綿綿,得溫則減。
  2. 霍亂嘔吐:寒濕困脾,升降失常,嘔吐清冷,甚則揮霍撩亂。
  3. 停食嘔噎:中陽不振,運化無力,食滯不消,氣逆於上。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理中丸(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 溫中散寒:乾薑辛熱,直入脾胃,驅逐陰寒。
    • 健脾益氣:人參、白朮、甘草補土助運,恢復中焦升降之職。
  2. 加肉桂一兩

    • 補火助陽:肉桂辛甘大熱,歸腎、心、脾經,能引火歸元,溫補下焦命門之火,與理中丸相配,形成「脾腎雙溫」之勢,針對陰寒內生(腎陽不足,火不暖土)之病理基礎。
    • 散寒止痛:肉桂通行血脈,破除沉寒痼冷,助乾薑緩解寒凝腹痛。
    • 降逆止嘔:其性下行,能鎮沖逆之氣,輔助理中丸調和脾胃氣機。

全方配伍思維
以理中丸溫中焦為主,加肉桂溫下焦為輔,形成「中下並治」格局。中焦得溫則運化復,下焦得暖則陰寒散,共奏溫陽散寒、降逆止嘔之效。尤其適用於寒證兼見四肢厥冷、脈沉遲等腎陽不足之象者,較單用理中丸溫補之力更宏。

傳統服藥法


理中丸加肉桂1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腹痛胰臟炎霍亂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陰部感到寒冷

相同名稱方劑


肉桂理中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組成:理中丸加肉桂1兩。 主治:陰寒腹痛,霍亂嘔吐,停食嘔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